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22日 · 今次福布斯中國的評選準則以商界女性高管所執掌的公司的營業規模質量管理人數外界影響力等為衡量指標採取量化的方式對其進行排名最後篩選出100位傑出女性該榜單截至2019年1月8日。 《福布斯中國》認為,這些傑出商界女強人擁有著極大的個人影響力,通過事業深入人心。 其他獲《福布斯中國》評選為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包括百勝中國的首席執行官屈翠容、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星巴克中國區CEO王靜英、阿里巴巴集團全球化事業部總裁趙穎、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龍湖集團主席吳亞軍等。 欄名 : 商業快訊.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2. 2024年1月1日 · 她與CNBC分享了四個作爲數字遊民的理財技巧。 1.決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數字遊民. Pashuk説,你想成為哪種類型的數字遊民,將決定你的處境。 第一種類型是那些頻繁更換地點的人,每隔一到兩周就到一個新地方。 她一度將近兩年都是這種狀態,但後來不再這樣做了,因為她發現這對她來説壓力太大了。 她說,這可能很快就會耗資昂貴,因為每次搬家都有很大機會出問題,比如高價機票、火車被取消和另一些額外費用。 現在,她變成了「慢速數字遊民」(Slow Digital Nomad),會在一個地方至少停留一個月,或者只要簽證允許,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Pashuk說,這很有助於預算,因為幾個月來的預算是固定的,你待在同一個地方,仍在消費同樣的東西。

  3. 2020年1月22日 · 基本生活費可分為兩方面,首先是每月支出約4,000元,另外,由於現時居住的地方是親人的物業,不用交租,但因為物業樓齡較高,所以她應該要預留一筆維修保養費用。 醫藥費儲備應有兩個元素,分別是每年要支付的醫療保險保費,另外是為應付未來保費支出的儲蓄。 Tina現時年供4,900元的危疾保險。 因現時沒有工作,她亦打算購買醫療保險,估計目前保費一年需要7,000多元。 若按其收集到的資料,預計由現時購買醫療保險到90歲,屆時保費將會增至大概一年2萬元,平均而言,即每年的醫療保險保費需要大概1.4萬元。 娛樂費. 娛樂支出的金額相對彈性較高,可以由個人控制,所以可撥做最後一部分才作規劃。 【延伸閱讀】 【退休規劃】3個貼士教你管理退休儲備. 4桶金法則配置資產. 她剩餘的397萬元資產應如何配置?

  4. 2019年1月23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1/23 11:55. 最後更新: 2019/01/23 17:43. 分享: 《福布斯中國》發布2019中國最富有女性榜,呢位女首富以身家1,269億元人民幣(約1,463億港元),再度蟬聯中國女首富寶座,她便是年僅37歲的碧桂園(02007)聯席主席楊惠妍。 另外,有兩位妻憑夫貴的新人首度上榜,就是「海底撈」聯合創始人——舒萍、李海燕。 總體而言,今年上榜的25名女富豪財富總額為5,201.3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的6,703.4億元相比,下跌22%。 2019中國女首富又係佢! 女富豪集中四大城市 平均年齡53歲. 從上榜女富豪的地域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及佛山四座城市佔據半壁江山,女富豪的平均年齡為53歲。

  5. 2020年5月8日 · 藝人楊冪與劉愷威2018年離婚,據內地傳媒估計,楊冪擁近45億元人民幣身家,是前夫劉愷威的的9倍。 據去年傳媒報道,二人曾聯名購入兩幢香港物業,2012年他們聯名開設了一間有限公司,當時有指兩夫婦以3,000萬元買入中半山蔚皇居一單位。 離婚後,楊冪被發現辭退公司董事一職,公司及單位料歸劉愷威名下,報道指當時的市值達4,400萬元。 據去年報道,二人聯名購入當時市值近8,000萬港元的香港西半山寶城大廈,有指單位於去年亦改為劉愷威個人持有。 責任編輯:李瑩. ======= 免費下載 hket App, 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 立即訂閱專享無間斷美股分析. 欄名 : 知多啲. 出軌 離婚 結婚 貝索斯 楊冪 戴志偉 劉愷威 富豪 Amazon.

  6. 2021年9月24日 · 暢銷財經書作者、證券業持牌人士龔成,自小在公屋長大,畢業後於銀行工作由月薪8,000元起步,自知工作收入不足以應付將來生活,遂積極學習投資理財。 在實現財務自由之前,他月薪只得1.6萬元,但憑長綫投資,成功滾出千萬資產。 對於致富,他又有何心得? 每周花6小時研究股份 實現致富目標. 現為致富教練的龔成自言,他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80後,經常以個人經歷勉勵他人,是想證明大家都有機會成功累積財富:「我只是一名很普通香港人,公屋長大,會考只得14分,畢業後打銀行工。 」由公屋仔變身千萬富翁,龔成從不是靠幸運,而是慿個人毅力,學習投資知識,實現個人目標。 他分享,踏入社會後發現個人收入不足以應付將來生活,遂積極學習投資理財。

  7. 2021年12月24日 · 1. 保障+儲蓄: 要建立穩健的風險管理,可藉人壽、醫療及危疾等的保障計劃,將風險轉嫁給承保的保險公司。 雖然危疾是港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平均每7個人僅約1人同時享有醫療及危疾保障。 危疾保障的滲透率偏低,主要因為不少人認為於投保後,若然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 現時市場有些危疾保障計劃同時提供危疾保障及儲蓄功能,若不幸患上危疾,便可獲一筆過賠償;若然健康一直無恙,便可藉計劃累積財富的功能,當選擇退保時或於保單期滿時,獲得現金價值回奉,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風險保障規劃;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全網,亦可為財富增值。 【港人太長命? 怎樣確保退而無憂? : 按此 】 2. 儲蓄+傳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