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黃慶萱教授說:「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的修辭方法叫作映襯』。

  2. 現代詩修辭學第二講:關於「(To transform)轉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現代詩修辭學第二講:. 關於「(To transform)轉化」. --兼論詩人楊喚的兒童詩及笠詩人的即物詩. 現代詩的方法論之四. 「轉化」(To transform)應用在文學作品裡,相當普遍,最具 ...

  3. 2010年1月12日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詞的起源說:. 一、樂府說:1句法相似,長短不一. 2合樂(兩者音樂體系不同:樂府屬清樂(官方的,中原固有的),而詞屬俗樂(受胡樂的傳入,與傳統中原音樂結合而生的民間音樂). 3能歌(詞興時樂府早已離樂,如白居易 ...

  4. 2020年3月14日 · 廣論消文117-3 從輕微業起廣大果,此復當由說宿因緣發定解者. 消文117-3. 【業增長廣大者。. 謂雖從其微少善業,亦能感發極大樂果,雖從微少諸不善業,亦能感發極大苦果,故如內身因果增長,諸外因果無能等者。. (二)業會增長廣大-即使微小的善業亦能產生 ...

  5. 2020年3月8日 · 廣論消文115 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 消文115 114頁7行-115頁8行.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一、得入內道佛弟子者,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窩與寂靜論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謂得歸依,乃至未捨。. 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 ...

  6. 2020年12月29日 · 即菩薩不顧惜自己的身體和所有財物,能夠施捨一切應施之物的無貪俱生之思,以及由此思所引發的能施一切無罪施物的身業和語業。 ”這是說,佈施的自性即是善捨思以及由此意業所發起的身語諸業。 《大智度論》中也說:“檀名佈施,心相應善思,是名為檀。 有人言,從善思起身口業,亦名為檀。 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時,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名為檀。 日常法師開示. 布施的自性、特質就是一切菩薩、學習大乘的行者,能夠「不顧自身一切資具」,不但外面一切的財,乃至於自己的身體,所有內外一切的東西都不貪著。 這是一種思心所,跟無貪相應的,對自己沒有一點點顧戀,沒有一點點是為自己。 把自己的內身,乃至於滋養身體的一切財物等等,從思心所策發,透過身語而施捨給別人,這個才是布施的自性。

  7. 2015年8月20日 · 推薦 29 收藏 3 轉貼 0 訂閱站台. 【禪詩賞析】 不經一番寒澈骨 焉得梅花撲鼻香. 唐 檗禪師 《上堂開示頌》:.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另有許多不同的版本:. 「不經」一番寒澈骨,出現許多不同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