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以下為我的導讀原文。 我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常常分享時間管理的方法、工具,過去我最常使用的一個關鍵字是「高效率」。 直到今年,我開始刻意的避免使用這個字眼,因為效率再高,不一定能帶給我們快樂與幸福,還必須「慢下來檢視」。 去年我的孩子誕生,現在已經一歲多,這段時間孩子長大了,但我成長了更多。 面對同時要工作、寫文章、講課、照顧孩子,我一向覺得自己有辦法「都搞定」,把任務拆解與排上時程不是問題,但最後我發現,真正的時間管理「 不是要搞定 」。 當我什麼事情都搞定時,心中隨時保持著緊張與焦慮,趕著去做下一件事情,自己不知不覺在高效率的誘惑下,偏離了自己追求幸福的目標。 那個當下,我「驚覺」自己埋頭直衝,卻可能是衝向自己沒有看清楚的方向。 一直以為操弄著各種時間管理技巧與工具,但心中的焦慮並未減少。

  2. 2018年9月12日 · 這套方法中,有一個重點是: 「根據自己的年度目標來寫日記,看看自己每天做了什麼跟年度目標一致的行動」。 這個想法,終於讓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介紹「格日記」。 「格日記」目前只有 iOS App ,雖然可惜,但他的寫日記方法,或許可以根據你慣用的工具,移植到你自己的日記載體中。 在「格日記」裡,預先設定好多個「 格子 」,每個格子中一個「 問題 」,讓你根據問題來回答自己今日做了什麼相關的事情,這樣就不怕日記沒東西可以寫。 但是,比起日記沒東西可以寫,更重要的是日記要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參考永錫書裡的方法,把每天的日記問題,設定成「 跟我的年度目標有關 」。

    • namewee 黃明志1
    • namewee 黃明志2
    • namewee 黃明志3
    • namewee 黃明志4
  3. 2018年9月17日 · 把子彈筆記直接改寫成日記,串連計畫、執行與反省的循環流程. 作者: Esor Huang 9月 17, 2018. 從 2015 年在電腦玩物撰寫了第一篇子彈筆記術的介紹後:「 子彈筆記術 (上) Bullet Journal 快狠準清單日記法教學 」,我就搭配自己的需求,不斷改造這個國外知名的方法 ...

  4. 2018年6月8日 · 第一,我的臉書居然在那陣子沒出現太多 499 相關的訊息,這表示我「有意識」的「過濾」,確實是可以影響臉書給我的推送結果。 第二,這也是我有意識的時間選擇,因為現在想要照顧與專注的事情更多,於是勢必要做出時間投注的抉擇。 這裡沒有好壞,每個抉擇都會產生後果,但只要自己的抉擇能創造價值(只是是不同的價值),都是好的抉擇。 只是想說,其實在資訊焦慮的世界中,只要我們願意,都可以找到讓自己不焦慮的方法。 焦慮,來自於背後尚未真正實現什麼東西,因為連一個恐懼、快樂、擔心或滿意的東西也沒有,所以焦慮。 不斷閱讀新資訊會焦慮,不斷整理資訊也會焦慮,因為他們背後沒有真正產生什麼東西。 所以走出資訊焦慮最有效的方法,或許是: 不要在資訊焦慮、整理上打轉。 而是要從資訊中找出可以做的行動。

  5. 2018年11月1日 · 我為自己找到三種聽書的搭配方法。 「 1. 聽寫:邊聽邊寫 」:聽覺與筆記合一,在想要深度做筆記時,用「聽書」的方式,一邊聽覽書的內容,一邊快速把思考寫成(打成)文字。 就像上課聽老師說,我在下面立刻做筆記一樣。 「 2. 聽讀:邊聽邊讀 」:聽覺與視覺合一,在真正適合閱讀的時間,用「聽書」的方式來輔助視覺的文字閱讀,對書籍的理解速度加倍,而且不容易疲憊。 「 3. 聽說:邊聽邊說 」:聽覺與口說合一,在想要把書籍內容轉化成自己的想法的時刻,邊聽書籍朗讀,邊說出自己的看法,並且利用 語音輸入法 ,同步把自己的語音轉成文字筆記。 (這個方法也符合我的讀書筆記原則: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 下面,來跟大家分享這三個方法的技巧與經驗。

  6. 2018年9月15日 · 提早「為自己」做筆記,做好個人知識管理,但不只寫閱讀筆記. 作者: Esor Huang 9月 15, 2018. 上課時老師會告訴你要做什麼筆記(或是乾脆照抄一遍),開會時主管會耳提面命任務,準備考試時我們也知道要整理重點,閱讀一本書或論文很自然的會開始做筆記 ...

  7. 2017年9月1日 · 前幾天我下載了一個有趣的心理健康練習 App 來試試看,這個 App 叫做「 Catch It 」,他是由英國利物浦大學與曼徹斯特大學聯合開發的一款 情緒日記 。 根據「 Catch It 」的說明,他利用了 認知行為治療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 CBT)的原理設計出一個「放下情緒的系統」。 「認知行為治療」比起探究潛意識更關注於改變行為,利用有效的問題機制協助妳自我發現並進行調整,而在「 Catch It 」中,就是透過三個層次的自我追問,來讓我們認識自己現在的情緒,並且透過提問改變自己的心情。 雖然我只嘗試「 Catch It 」兩三天,不過類似的方法其實我之前在寫「 快樂筆記 」、「 清空焦慮筆記 」、「 心流筆記 」時就會利用到。

  1. 相關搜尋

    黃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