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管弦樂團 (英語: Orchestra )是編制最龐大、最複雜的 樂團 型態,擁有極強大而廣泛之音樂表現力。 管弦樂團一般演奏 古典音樂 或為 歌劇 伴奏,有時也會替 流行音樂 伴奏;現代不少管弦樂團也常為 電影 伴奏,製作 電影原聲帶 。 [註 1] 管弦樂團在演奏時,不是所有的團員都要參與演奏過程;一般根據演奏作品的需要,參加演奏的演奏者數目也不同。 大多數管弦樂團尚未擁有全部樂器的演奏家,例如很多樂團沒有常態編制豎琴家,或是薩氏管樂手、鋼琴家、爵士鼓鼓手等。 因此假如要演奏的作品中有他們不具有的樂器時,他們一般會與獨立音樂家合作,因此樂團人數相當具有彈性。 名稱 [ 編輯] 一個管弦樂團大多有70位以上的演奏家組成,有些甚至有上百位演奏家。

  2. 青少年管弦樂入門》(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是英國 作曲家 布烈頓於1945年作創作的管弦樂作品,作品是為二戰後一齣英國教育電影《管弦樂團的樂器》(Instruments of the Orchestra)中提供資訊而寫成。

  3. 黃色魔術交響樂團 (英語: Yellow Magic Orchestra ,簡稱YMO),是日本音樂家 坂本龍一 (鍵盤手、主唱)、 細野晴臣 (貝斯手、鍵盤手、主唱)以及 高橋幸宏 (鼓手、主唱) [4] 於1978年所組建的前衛時髦 電子合成樂團 。 該樂團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早期對 迷幻浩室 和 電子音樂 運動有著開創式的世界影響 [5] ,另類前衛時尚風格也令人側目卻大受歡迎。

    • Tokyo, Japan
    • 1978–1984, 1992–1993, 2002–2004, 2007–2012
    • .mw-parser-output .hlist ul,.mw-parser-output .hlist ol{padding-left:0}.mw-parser-output .hlist li,.mw-parser-output .hlist dd,.mw-parser-output .hlist dt{margin:0;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hlist dt:after,.mw-parser-output .hlist dd:after,.mw-parser-output .hlist li:after{white-space:normal}.mw-parser-output .hlist dt:after{content:" :"}.mw-parser-output .hlist dd:after,.mw-parser-output .hlist li:after{content:" · ";font-weight:bold}.mw-parser-output .hlist-pipe dd:after,.mw-parser-output .hlist-pipe li:after{content:" | ";font-weight:normal}.mw-parser-output .hlist-hyphen dd:after,.mw-parser-output .hlist-hyphen li:after{content:" - ";font-weight:normal}.mw-parser-output .hlist-comma dd:after,.mw-parser-output .hlist-comma li:after{content:"、";font-weight:normal}.mw-parser-output .hlist dd:last-child:after,.mw-parser-output .hlist dt:last-child:after,.mw-parser-output .hlist li:last-child:after{content:none}.mw-parser-output .hlist ol{counter-reset:listitem}.mw-parser-output .hlist ol>li{counter-increment:listitem}.mw-parser-output .hlist ol>li:before{content:" "counter(listitem)" ";white-space:nowrap}.mw-parser-output .hlist dd ol>li:first-child:before,.mw-parser-output .hlist dt ol>li:first-child:before,.mw-parser-output .hlist li ol>li:first-child:before{content:" ("counter(listitem)" "}.mw-parser-output .hlist ol{counter-reset:listitem}.mw-parser-output .hlist ol>li{counter-increment:listitem}.mw-parser-output .hlist ol>li:before{content:" "counter(listitem)"\a0 "}.mw-parser-output .hlist dd ol>li:first-child:before,.mw-parser-output .hlist dt ol>li:first-child:before,.mw-parser-output .hlist li ol>li:first-child:before{content:" ("counter(listitem)"\a0 "}.mw-parser-output ul.cslist,.mw-parser-output ul.sslist{margin:0;padding:0;display:inline-block;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cslist li,.mw-parser-output .sslist li{margin:0;display:inline-block}.mw-parser-output .cslist li:after{content:","}.mw-parser-output .sslist li:after{content:";"}.mw-parser-output .cslist li:last-child:after,.mw-parser-output .sslist li:last-child:after{content:none}YMO, YMO, Not YMO, Human Audio Sponge, HAS, HASYMO
  4. 香港管弦樂團 (英語: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簡稱 港樂 ,是 香港 最具代表性的 交響樂團 。 香港管弦樂團前身是1947年由 中英學會 成立的 中英管弦樂團 [1] ,至1957年脫離中英學會獨立,並改名為香港管弦樂團,管治機構則以 香港管弦協會 之名註冊。 改組後首場音樂會就是於同年10月31日在 香港大學陸佑堂 舉行。 歷史 [ 編輯] 中英管弦樂團 [ 編輯] 中英管弦樂團於1947年由中英學會成立,隸屬於中英學會音樂組。 成立不久樂團即由音樂組的伯嘉(Anthony Braga)邀請自英返港的白德醫生(Dr. Solomon Bard)出任指揮,於1948年4月30日於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禮堂首演。

  5. 灣聲樂團 (英語: OneSong Orchestra )是臺灣一支推廣臺灣音樂文化的古典樂團,2017年2月由臺灣作曲家 李哲藝 所創設,獲企業家雷輝及企業界藝文愛好者共同支持而成立。 其主要演出臺灣人所創作,或者以臺灣的素材所寫作的音樂作品。 [1] [2] 名稱及理念. 樂團取英文名為OneSong,不僅是中文「灣聲」的諧音,也有「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代表臺灣的歌」之意涵。 [3] 灣聲樂團以「古典音樂臺灣化,臺灣音樂古典化」為成團之目的,廣邀年輕且受嚴謹養成的音樂家,除了推廣臺灣音樂外,更冀求「讓演奏臺灣作品成為臺灣年輕音樂家們的使命」。 李哲藝表示,日本國內音樂比賽的指定曲目規定必須為日本本土作品,因而帶動了日本的作曲量和演奏日本樂曲的風氣,但這樣的風氣和態度在台灣並不存在。

  6. 電光交響樂團 (英語: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或簡稱 ELO )是1970年由 唱作人 / 多樂器演奏家 傑夫·琳恩 和 羅伊·伍德 與鼓手 貝夫·貝文 在 英格蘭 伯明罕 成立的英國搖滾樂團。 他們的音樂特點在於融合了 披頭式聲響 (英語:Beatlesque) 的 流行樂 、 古典樂 的 改編 及未來主義的作品。 在伍德1972年離團後,琳恩成為了樂團領導、安排和製作每張專輯,同時編寫幾乎所有的原產物。 在樂團早期,琳恩、貝文和鍵盤手 理察·坦迪 是樂團唯幾的固定成員。 ELO是琳恩與伍德希望創造出有著古典色彩的現代搖滾和流行歌曲所組成的,原先作為琳恩、伍德和貝文出身的樂團 行動樂團 (英語:The Move) 的分支樂團成立。

  7. 皇家愛樂樂團 (英語: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簡稱英語: RPO )是以 倫敦 為據點的 管弦樂團 , 英格蘭 最頂級的管弦樂團之一。 皇家愛樂樂團由 湯瑪士·畢勤 成立於1946年,並在這一年舉辦了首場音樂會。 1950年,皇家愛樂樂團前往 美國 進行巡迴演出,是其首度海外巡演。 皇家愛樂樂團不僅在古典音樂上享譽盛名,在電影配樂和流行音樂流域也有貢獻。 歷史. 1932年,湯瑪士·畢勤創立了 倫敦愛樂樂團 ,1940年由於戰爭的緣故,樂團經費告罄,畢勤前往澳大利亞和美國工作,而倫敦愛樂樂團則自力更生。 1944年9月,畢勤回到英國,10月倫敦愛樂樂團和他合作了一場音樂會,接下來的幾個月仍持續合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