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5日 · 即時熱點. 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 消委會.鼻敏感噴鼻劑|6款「處方藥物」噴鼻劑藥房有售 消委會提醒要醫生處方免誤用【附名單】 (10:59) 圖2之1 - 屬「處方藥物」或「監督售賣藥物」皮質類固醇噴鼻劑(消委會圖片/何芍盈製圖) 鼻敏感 常見,有患者會使用 噴鼻劑 紓緩鼻敏感徵狀。 消委會 收集共20款噴鼻劑樣本,可分成三類:皮質類固醇噴鼻劑、血管收縮劑噴鼻劑及鹽水噴鼻劑,其中皮質類固醇噴鼻劑或屬處方藥物、監督售賣藥物,惟消委會人員在沒有醫生處方下,成功在藥房購得共6款「處方藥物」及1款「監督售賣藥物」噴鼻劑。 6款屬「處方藥物」皮質類固醇噴鼻劑 (產品名稱/價錢/聲稱來源地) 鼻眼適Avamys/$125/英國.

  2. 2020年8月17日 · 首先解釋一下,很多精神疾病也可引致專注力的問題,最常見的焦慮症、抑鬱症,或是簡單的失眠也可以影響專注力。 但如果是真正的「專注力不足」,應該在童年讀書時,問題已開始浮現,而且在人生不同時期、活動,例如學業、工作、社交也會出現專注力的問題,即使情緒穩定,專注力不足的情况也會持續。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 傾向信自己不受影響 信他人受影響
    • 民調反映典型第三人效應
    • 與社交媒體使用的關係
    • 留意「高估媒體影響以至過度反應」傾向

    有趣的是,無論虛假資訊的實際影響是什麼,人們很可能傾向相信自己不會太受其影響,但卻同時相信別人會受到影響。在傳播研究中,這叫做「第三人效應」現象:當人們被問到自己會否受媒體內容影響時,很多人都傾向說「不會」;但當人們被問到社會上其他人會否受同樣的媒體內容影響時,很多人都傾向說「會」。第三人效應源於人們有維護自我形象的意識,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體影響,可以令自己感覺良好一些。所以,以往也有學者進行研究,如果談及的是一些正面的媒體影響時,例如會否受戒煙廣告影響而真的開始戒煙,人們就很可能反過來指自己比他人更受影響了。 第三人效應現象在傳播研究中有其獨特的重要性。它顯示,當人們看到某些媒體內容時,他們在態度或行為上作出的反應,不一定源於他們接受了內容。只要人們認為其他人會受內容影響,人們就有...

    以上談的是理論和文獻,到底香港市民如何評估假新聞對自己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第三人效應是否存在?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今年6月進行了一個電話調查,共訪問了1014人,其中就問到相關問題。如表1顯示,只有20%左右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28%左右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的家人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但跳出了自己身邊的範圍的話,48%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一般香港市民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約54%認為虛假資訊對整個香港社會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這是很典型的第三人效應現象。

    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到底市民對虛假資訊的影響之評估,跟媒體使用有什麼關係?虛假資訊成為眾人關注的現象,跟社交媒體的發展有頗大的關係。社交媒體使資訊高速傳播,而其普及化亦弱化了傳統專業媒體的守門人角色,這些都是虛假資訊被廣泛傳播的媒體科技條件,所以我們特別關心社交媒體使用會否左右市民如何評估虛假資訊的影響。 從表2可見,在沒有或很少於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交媒體看時事資訊的市民當中,12.4%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但在間中或經常於社交媒體看時事資訊的人之中,有22.1%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百分比高出很多,兩者的差異也達至統計學上的顯著程度。同樣,間中或經常在WhatsApp看時事資訊的人,也顯著地比沒有或很少在WhatsApp看時事資訊的...

    人們對虛假資訊的影響的評估不一定準確,但第三人效應要求我們面對一個矛盾現象:當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不受影響,但同時大部分人又覺得其他人會受到很大影響時,要不就是人們遠遠低估了自己受影響的程度,要不就是人們高估了其他人受影響的程度。同時,人們對虛假資訊會否影響整個香港社會的評估,似乎是跟與虛假資訊的實際接觸並無關係的,這也帶出這判斷背後有何基礎的問題。 誠然,我們不能完全忽視虛假資訊對人及社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傳播心理學者也指出,人們往往有高估媒體影響,以至作出過度反應的傾向。在討論虛假資訊和假新聞的問題時,這點也是值得留意的。

  3. news.mingpao.com › ins › 熱點news.mingpao.com

    2024年4月1日 · news.mingpao.com

  4. 2024年4月1日 · 4月. 返回今日. 社評:中國重申「開放不會止步」 關係內地與全球經濟發展. 【明報社評】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3月底先後在北京和海南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會見了參加發展論壇的美國代表,均傳遞一個信息,「開放不會止步」。 中國是否繼續開放,是國家戰略的晴雨表,而中國生產總 . . . . . . 總編輯信箱 更正欄 讀者報料. 圖片看世界. 「靜」候七欖今開鑼 食肆料生意增三成. 日期:2024年4月5日. 晚期肝癌免疫療法倘失效 服標靶藥助延存活期. 日期:2024年4月5日. 【Emily】失藝發資助 文學館《無形》停刊 局方:兩年資助完結 未獲評審推薦. 日期:2024年4月5日. Tyson Yoshi捐24.5萬助花蓮救災 YOSHIKI心痛受難者 贈千萬日圓支援.

  5. 在家工作姿勢不當,加上不停「煲劇」打發時間,頸部長時間前彎盯緊手機或電腦屏幕,久而久之,頸背生出一個「大包」,俗稱「富貴包」或「水牛肩」。.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6. 2021年10月26日 · 即時文摘. 2021年10月26日星期二. 小班教學:為誰辛苦? 為誰忙? (文:鄧耀南) (09:00) 圖1之1. 眾所周知,所有有關小班教學的辯論都極具爭議,特別是在出生率急劇下降、出現人口「死亡交叉」和可能出現「縮班殺校」的教育環境下,這個議題更是敏感。 Blatchford和Lai(2010)甚至指出,香港政府是在面對政治壓力的背景下,才在2009/10年度開始在香港小學實施小班教學。 曾蔭權在《2007至08年施政報告》第91段更開宗明義地指出「小班教學是我的選舉承諾」。 小班教學的實施及相關的成效的爭論,無疑是教育界裏最長期、持續和具爭議的辯論題目。

  1. 相關搜尋

    ptt mhptt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