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3日 · 業務員經營高資產客戶又須具備哪些能力? 本篇透過羅立群教授的視角,藉由數據分析、實務方法,逐一解析業務員該如何成功經營高資產客群。 想要成功經營高資產客戶,業務員必須掌握好其中的要點與誤區。 羅立群表示,業務員的銷售會產生失焦或錯誤,因為——你認為客戶要的,和客戶真正的需求不匹配。 專業學習,才能避免需求與規劃不匹配的行銷誤區. 保險業務員為什麼需要專業、需要不斷學習? 因為業務員看了數據、調查報告後,要具備解析的能力,才能瞭解這些企業家、高資產客群關注的問題是什麼? 從圖1的家族傳承調研我們可以瞭解到,臺灣高資產族群的家族傳承服務需求前5名以「企業治理」為大宗,但現今許多保險業務員或銀行理專卻時常和這群客戶談個人的金融狀況或是增值方法,這就是行銷上的誤區。

  2. 2022年4月1日 · 行銷講堂. 向退佣說「不」 文 編輯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4 月 1 日. 0. 2814. 在嚴格的監管面前,正規經營、拒絕退佣尤為重要的一環。 因為退佣在保險業不僅屬於違法違規的行為,而且還會敗壞行業風氣。 那麼應如何看待退佣? 又應如何良好應對? Q1:退佣對行業、團隊及業務人員的危害性主要為何? Ans: 1. 2. 4. Q2:遏止退佣現象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Ans: 1. 2. 3. 4. 5. 6. Q3:針對客戶索要退佣,有什麼好的應對態度及說法? Ans: ‧.

  3. 2022年11月3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1 月 3 日. 0. 1267. 「學會做人,才能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香港保誠保險資深營業經理黃子寧認為,業務員擁有關鍵10項特質,再輔以「服務3層次」來保溫客戶關係,便能成功深得高資產客戶的心。 成功經營高資產客戶前,首先我們必須瞭解如何開發高資產族群,黃子寧的高資產客戶大約占其總客戶數的20%左右,其中大多為購買保費達港幣50萬元(約為新臺幣200萬元)以上的客戶。 初始若要開發高資產族群,她認為業務員可以先積極參與商業會議等相關活動,因為許多中小企業老闆皆會參與這類型活動,這會業務員前期能夠接觸、拓展高資產人脈的一個方法。

  4. 2020年9月1日 · 一、金融保險知識能力。 保險從業人員因為業務需要,舉凡保險、儲蓄、外匯、基金、經濟、投資、理財、稅法等,都必須涉獵,也自然具備了相關資訊與知識,而這些都人們一輩子生活中總會與其有所關聯的,無形之中也練就了金融財務的專業與運用能力。 二、人際關係互動能力。 業務工作跟「人」密切相關的行業,保險業務人員在市場上面對各種不同屬性的客戶,在職場裡與各式各樣的同事相處共事,人際互動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待人接物、謙恭有禮、不卑不亢、舉止得體、進退應對、包容體諒,這些形形色色的經驗,皆會成為珍貴的人際互動能力資產。 三、團隊共好能力。 保險業務團隊常見大家對共同目標一起努力,如業績目標、團隊榮譽、競賽表揚等,而在這過程中常透過彼此激勵、分享、學習追求成功。

  5. 2023年12月1日 · 1. 觀察、瞭解客戶的背景與需求. 要讓你的話語打動客戶的內心,首先就要瞭解客戶。 客戶的身分背景是什麼? 他們存在哪些需求? 在這些需求的背後,客戶可能存在哪些想法? 當你明白客戶在想什麼時,才能知曉應該在面談中建構怎樣的場景,讓客戶「看」到這些保險產品與自身需求的匹配度。 2. 多積累具有場景感的素材. 什麼樣的面談素材具有場景感? 必須明確知道的,這些素材一定要能觸動客戶、引起客戶共鳴,它可以一則能引起客戶互動的故事,也可以是客戶日常生活中的某個場景。 而這樣的素材從何而來? 首先,這些素材可以直接從學習過程中蒐集。 例如,在早會上、在培訓中,或是在閱讀時,業務員聽到具有場景感、引人入勝的故事,便可融會貫通,試著重新描述這些故事,從而轉化為自己的素材。

  6. 2019年7月1日 · 在與Sanjay輔導家族(Mentoring family)會員分享交流時,時常遇到許多人詢問我,什麼是傳承規劃?他們通常會問我以下問題: 1.為什麼我們應該瞭解傳承規劃? 2.要如何做傳承規劃? 3.如何才能做到傳承規劃? 4.我想做更大件的Case,如何才能提升?

  7. 2020年1月1日 · 梁天龍|社長的話. - 2020 年 1 月 1 日. 0. 1681. 有句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意思最傑出的人才,不論從事什麼行業皆能有所成就。 而每一個行業當中,都會有一套標準去定義成功、傑出,抑或該行業的頂尖。 所謂標準,就好比跳高運動的橫桿,它量化了跳高選手的成功標準,如果沒有這個橫桿,跳高選手不會明白他挑戰的高度多高,也就容易像個無頭蒼蠅般漫無目標的訓練。 然而一旦確立了挑戰高度,縱然在訓練過程歷經失敗,卻也能明白自己與目標的距離,還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成功跳躍。 而任何事業要成功,也有不同的高低標準,要成為頂尖,自然就要用最高、最嚴格的標準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