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6日 · 現時她持有一個海外物業及一個香港物業作收租,她則與兒子另外租住,故每月支出最大的部分便是供和租金。 她亦要照顧父母生活,餘下便是一些日常家庭生活需要,每月支出容易計算。 轉按物業減財政負擔. 現時她向銀行借貸327萬元,年息達2.3%,Alvin認為以她的專業工作及資產狀況,可以考慮轉按到其他金融機構,利率有機會下調0.5%或更多,希望能夠減低負擔。 假如利息支出控制在1.8%左右,是否需要贖回按揭,便要視乎預算支付的327萬元現金,能否製造收益最少比借貸利息多約1.5%,即是年回報約3.3%。

  2. 2023年5月3日 · 臨近60歲堅持買樓 或難負擔按揭. 而到60歲退休時要依靠將來租金收入支付生活費如不足以應付的話便需要靠套現強積金及存款來應付以目前支出估算不足應付的情況是很大機會發生的所以堅持買樓製造退休入息的結果將會令Carson陷入現金流的困境因到時繼續要負擔供樓債務而又沒有工作入息更要用餘下資產套現用作支付利息。 Carson財政狀況並非很充裕,亦本來已經集中在房產,所以再增加物業會令過度集中風險進一步增加,資產組合的表現可以很極端。 假如投資物業的期望是樓價將會大升的話,便要多了解以往樓市大升年代和今天的分別。

  3. 2020年5月27日 ·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0/05/27 12:18. 最後更新: 2020/05/27 18:24. 分享: 【退休規劃】香港地 買樓退休仍是不二之選? 不少人抱怨,在香港買樓很難,價貴,地方細。 不過,《食腦本食過世:退休策劃財務手冊》一書作者謝紹榮認為,踏入中年準備退休,最簡單直接的方法還是買樓,原因何在? 置業為實質資產. 謝紹榮認為,香港是一個很適合投資房地產的市場,比較股票、基金等投資產品,只有房地產是最理想的核心資產,具有可出租、自住及投資的條件。 他以一位朋友作例子: 他於90年代因工作搬到上海定居而置業,後來回到香港再次買樓。 他並非為了炒賣,而是生活實質需要才入,選的也只是500多呎普通而非豪宅,最後也因為這樣而達到財務自由。

  4. 2021年3月4日 · 理財個案39歲夫婦疫情下收入大減 擁150萬元積蓄應如何部署買樓?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3/04 15:35. 分享: 【理財個案39歲夫婦疫情下收入大減 擁150萬元積蓄應如何部署買樓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人面臨收入大減破壞原定的人生規劃讀者表示,與丈夫同為自由身創業,疫情下收入大減,現時僅依靠積蓄過活。 他們計劃未來置業,應如何善用現時擁有的150萬元積蓄,滾存資本?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答。 【中年失業揸15股蝕13萬多 邊啲繼續揸邊啲要換馬? : 按此 】 讀者: 我同我先生39歲,都係自由身創業,疫情下大家都受影響。 收入大減,同時𠵱家都用緊積蓄生活,包括租樓租辦公室。 本來想抽居屋上車,因有政府做擔保可以借到高成數按揭,但可惜抽唔到。

  5. 2023年6月16日 · 利用物業設三大入息計劃. Ben目前有幾個想法,希望我能夠提供意見: 計劃(一):購買一個三房單位來居住,預料最少要1,200至1,300萬元,另外每月管理費應該要3,000元以上。 計劃(二):用26,000元租住新單位,然後利用收息股收益「對冲」租金,一年為312,000元,目標是累積價值500萬元,可以派發6厘或以上股息的收息股,現時平均能夠派發6厘股息率的股票共300萬元,即是需要再累積多200萬元。 計劃(三):Ben用個人名義多購入一層兩房單位來收租,預算價650萬元及每月租金1.5萬元,期望能「對沖」租住的物業的租金。 目前Ben的三個物業ABC全部都是在九龍同一區,因個人對該區比較熟悉,但都有憂慮是否過度集中,而對其他藍籌屋苑又不熟悉,所以向我查詢有什麼好建議。

  6. 2018年12月1日 · 若樓價未跌完又或是樓止跌反彈又有什麼風險要注意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認為如果真的有意入市買樓最好要待3個情況出現才好行動唔好急 等3個情況出現才好入市買樓 湯文亮認為如果一定要買樓一定要遵守幾個大原則就是

  7. 2022年3月9日 · 據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公布新一份全球城市樓價負擔能力報告香港連續12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的房地產市場榜首樓價中位數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高達23.2倍即相當於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 【全球生活成本最貴城市香港讓位 香港汽油價格比荷蘭貴14%全球排第幾: 按此 】 報告調查截至2021年第3季樓價及家庭收入,比較8個國家92個城市的數據,以樓價中位數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數計算出住屋負擔比率。 報告列出有51個城市被評為極難負擔,即樓價收入比達5.1倍以上。 報告指,疫情期間的住屋負擔能力呈前所未有的惡化趨勢。 與疫前的2019年比較,2021年極難負擔的城市數目增加60%,反映疫情持續干擾大眾生活、樓市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