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9日 · -资讯. 专家视点 | 南极藏着一台地球碳泵”? 它的减速会加剧全球变暖吗? 2024-04-09 15:58:54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专家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熙晨. 南极底层水如同“碳泵”一样,帮助捕获人类每年排放碳的三分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器”之一。 南极底层的海水正在变暖、体积正在缩小。 过去几十年里,受南极海冰持续消融等因素影响,南极底层水生成速度减缓了大约30%。 南极深层水不仅是重要的“碳泵”,也是重要的“热泵”。 01.潜藏深海的“碳泵” 在南极洲,数万亿吨寒冷、高密度、富氧的水从大陆架倾泻而下,一直下沉到洋盆底部,这就是南极底层水(AABW)。

  2. 2021年1月12日 · 尽管从古至今气候一直在不断变化但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在地球温度的变化中施加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除了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的地球全球平均气温一路爬升已经超过了亿年气温平均线

  3. 2015年4月23日 · 在丁一汇看来,不同地区和时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对气候的响应是不同的,因而气候变化的研究并不积极地推动使用任何单一阈值或目标。 “更重要的依据是在气候目标下的排放情景。 因而根据现有对气候和碳循环的认识所进行的气候预测,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在什么排放情景下升温2℃达到的时间。 ”丁一汇说。 2℃是气候突变临界值吗? 地球气候一直在冷热交替中进行。 在白垩纪结束后有两个明显的暖期,一次出现在始新世早期(距今5500万年至5000万年),又称地球极热期。 二氧化碳浓度甚至达到1000ppm或更高。

  4. 2022年5月23日 · 小. 分享到.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月18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日内瓦发布《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等四项关键气候变化指标在2021年创下新纪录。 WMO表示,这是人类活动造成全球规模变化的又明确迹象,将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和持久的影响。 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称:“过去七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七年,而我们看到下一个‘有记录以来的最热一年’只是时间问题。 除非发明出从大气中清除碳的方法,否则海平面上升、海洋变暖和酸化将持续数百年。 有些冰川损失已经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这将对一个已有超20亿人面临缺水危机的世界产生长远影响。 温室气体浓度再创历史新高.

  5. 2021年3月18日 · 大. 中. 小. 分享到.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天气网讯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超70%的面积,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驱动力。 海洋温度的一个细微波动,都有可能导致世界各地的天气气候发生剧烈的变化。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组大数据来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看看海洋正在发生怎样的发化,它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天气和气候。 从太空视角看,地球更像一颗蔚蓝色的“水球”。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海洋温度变化0.5℃ 会引发怎样的“蝴蝶效应”? “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场龙卷风。 ”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6. 2014年12月4日 · 小. 分享到.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0.12℃,60年来全球地表气温每10年升高的度数; 19厘米,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高度; 2260亿吨,全球每年减少的冰量。 数字背后是气候变暖的不争事实,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利马召开。 一个月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在丹麦哥本哈根正式发布,为国际气候制度谈判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提供科学参考。 IPCC报告历时7年,由80多个国家830位科学家共同参与,反映了近年来科学界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认知。 过去30年——1400年来最温暖的时代. 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

  7. 2008年11月24日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刊登的科学论文研究短论对策建议科学计划动态快讯研究进展争鸣和述评及会议预告涉及的内容包括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以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

  1. 相關搜尋

    地球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