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health.esdlife 健康生活易 相關

    廣告
  2. 「健苗網」逾20個服務點遍及中環、銅鑼灣、尖沙咀、佐敦、旺角、荃灣、沙田、大埔、元朗、上水等. 香港最具規模疫苗接種服務商之一。24週年醫療集團。有效預防90%由病毒引致的疾病,男女均需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7日 · 明報即時新聞. 長者肌肉會隨年紀流失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課程總監英國註冊營養師黃蘊芝表示吸收足夠蛋白質有助減低肌肉流失速度建議長者攝取蛋白質可以吃魚類蛋及豆腐等一般較易消化身體相對容易吸收。 進食分量方面,則可按健康飲食金字塔(見圖2),每日喝一至兩杯奶,以及進食5至6兩富含蛋白質食物(包括肉、魚、蛋)。 黃蘊芝提醒,均衡飲食以外,亦要配合適量運動。

  2. 2023年9月5日 · 即時熱點. 2023年9月5日星期二. 長者健康|短片示範:長者健體操【附健體操示意圖連結】 (09:11) 圖1之1 - (普及健體運動YouTube片段截圖) 適量運動有助強心健體,改善心肺功能,亦可改善血壓和降低血脂,有助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長者多做適合的運動,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好重要。 以下精選適合長者的健體操。 【長者健體操示意圖】 一. 熱身運動. 活絡. 伸展. 二. 長者健體操. 長者椅上操. 長者健步舞. 長者毛巾操. 長者靜態平衡鍛煉. 長者肌肉鍛煉. 三. 緩和運動. 長者呼吸練習:開闊胸懷、按掌平氣. 伸展運動(與熱身運動的「活絡」和「伸展」相同) 四. 長者運動注意事項. 運動前徵詢醫生或專業人士意見;

  3. 2023年8月28日 · 即時熱點. 2023年8月28日星期一. 醫療券|長者滿65歲獲發醫療券 一文睇涵蓋服務、配偶共用、使用小貼士 (11:35) 圖2之1 - (資料圖片/Canva製圖) 本港符合指定資格的65歲以上長者,可獲政府發放醫療券,支付私營基層醫療服務的費用。 初獲醫療券的長者有何需要注意? 一文睇醫療券如何登記、涵蓋服務、配偶如何共用、使用小貼士及其他使用注意。 獲發醫療券資格. 年滿65歲並持有有效香港身分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的長者,即符合領取醫療券資格。 醫療券金額. 長者自符合醫療券計劃資格的年度起,於當年度可獲發的醫療券金額會於1月1日自動存入其醫療券戶口。 該年未使用的醫療券可累積,累積金額上限為8000元,保留年期不限。

  4. 2023年11月13日 · 參與醫療券計劃的中西醫和牙醫提供的預防疾病跟進或監測慢性疾病服務如健康評估驗身篩檢疫苗注射慢性疾病管理牙齒檢查洗牙脫牙補牙等.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篩查,及治療階段服務. 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的個人化服務和社區復康計劃. 港大深圳醫院11個指定診療中心和其屬下健康服務中心的預防疾病、跟進或監測慢性疾病門診服務. 問:獎賞有何使用限制? 答:獎賞只可用於上題的四類特定服務,不包括視光服務。 問:獎賞可否即時使用? 答:獎賞可於下一次接受特定服務時使用,系統會先自動扣除獎賞(如有),才會扣除醫療券戶口內餘額。 問:獎賞有效期為多久? 答:每年度所得獎賞的使用期限為翌年12月31日,逾期作廢。 未及使用的獎賞不能累積,而新一年度的累積金額會重新計算。

  5. 2024年4月1日 · 圖2之1 - (laurence soulez@iStockphoto). 【明報專訊】4月7日星期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每年訂定的「世界健康日」。. 今年主題為「我的健康,我的權利」(My health, my right),目標是希望世界每個角落的人都享受優質醫療和教育。. 優質醫療,包括生命最後階段的 ...

  6. 2024年4月29日 · 由註冊營養師詳細解釋。 運動和調節飲食是健康控制體重的有效方法要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達到減肥瘦身的目標,「熱量赤字是關鍵詞。 若把身體比喻為銀行戶口,熱量是存款,箇中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跟真銀行戶口不同的是,我們減重時追求的不是「盈餘」,而是「赤字」。 到底如何為自己訂立合適的飲食方案? 要視乎年齡、性別、身體狀况,以及運動強度和時間而定。 低碳飲食非減脂 流失醣原、水分. 何謂熱量赤字? 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活動量和飲食組合都不同,令每日總熱量消耗(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TDEE)隨之而改變。 當身體每日消耗的熱量少於攝取的熱量時,便會化成熱量盈餘;反之便能做到熱量赤字。

  7. 2024年1月15日 · 益生菌膳食補充劑近年廣受消費者歡迎,消委會提醒,並非每個人都需要食用益生菌,而日常飲食亦可攝取到益生菌、益生元(益生菌喜歡的富含膳食纖維食物)。 消委會建議,選擇及食用益生菌時注意下列事項。 益生菌選擇及食用貼士. 1. 先諮詢醫生意見. 不同益生菌菌種的益處各不同,亦可能有副作用。 消費者應先諮詢醫生或專業人士意見。 倘若消費者有任何健康問題或患病,更應先求醫。 2. 宜選資料較齊全產品、受較多國際認可菌種. 選擇益生菌時,應先了解產品資訊,選擇資料較齊全、受較多國際認可的菌種,例如加拿大衛生部列出可接受的非菌株益生菌的特定健康聲明的菌種( 菌種清單 ),或內地《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中訂定的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種( 菌種清單 )。 3. 勿存放在太熱潮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