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熱帶風暴馬力斯(英語: Tropical Storm Maliksi,國際編號:240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22024)是2024年太平洋颱風季2個被命名的風暴。 「馬力斯」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意為快速 [1] [2]。 馬力斯是繼2016年5月熱帶低氣壓後,8年以來首個在6月前吹襲港澳兩地的熱帶氣旋,更是自2008年颱風浣熊後,16年以來 ...

  2.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英語: Increasing Gale Or Storm Signal No.9 )為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中第二高的信號,僅次於 十號颶風信號 ,一般市民俗稱為 九號風球 或 九號波 [註 1] ,表示當熱帶氣旋接近香港時,香港風力顯著增強至每小時88至117公里 ...

  3. 2017年2月13日,回任科技中心主任。 2018年3月16日,升任副局長 [4] 。 2020年5月6日原任氣象局長葉天降屆齡退休由副局長鄭明典代理局長並於6月29日真除簡任第十三職等局長)。 2023年7月16日屆齡退休。 [5] 專長 [ 編輯] 鄭明典是 數值天氣預報 的專家中央氣象局現在使用的氣象數值模式預報發展應用系統就由他所建立。 並且參與研究颱風的「 追風計畫 」(侵台颱風之飛機偵察及 投落送 觀測實驗) [6] 。 爭議 [ 編輯] Facebook上談論氣象 [ 編輯]

  4. 2016年7月3日 · 臺灣中央氣象局在凌晨5時半把尼伯特降為輕度颱風日本氣象廳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臺亦接連在早上8時45分上午9時10分和9時半把尼伯特降為強烈熱帶風暴 [44]。中國國家氣象中心隨後表示,尼伯特於下午1時45分在福建省泉州 石獅市登陸 [45]。

  5.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2024年太平洋颱風季 泛指於2024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 赤道 以北及 國際換日線 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 南中國海 所產生的 熱帶氣旋 。 雖然沒有指定的形成時間,但大部份於西北 太平洋 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1] 。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 赤道 以北及 國際換日線 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水域的颱風。 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 2024年太平洋颶風季 。 於 西北太平洋 產生的 熱帶風暴 是由 日本氣象廳 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 24xx ,而美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則將於此地區的 熱帶低氣壓 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

  6. 香港天文台從成立到現在所用的台徽. 香港天文台 (簡稱: 天文台 ;英語: Hong Kong Observatory , 縮寫 : HKO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 及 聯合國 所屬 世界氣象組織 成員,專門負責 香港 的 氣象 觀測 [註 1] ,亦兼任 地震 、 授時 、 天文 及 輻射 監測等事務,向 香港市民 發出相關的警告。 香港天文台也是 世界氣象組織 擔任網頁開發和操作之總負責氣象部門,以及 聯合國 世界氣象組織 屬下的航空氣象委員,撰寫航空氣象文章之牽頭氣象部門。 另外也是 世界氣象組織 和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 共同主持的 颱風委員會 成員。

  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強烈熱帶風暴貝姬 (英語: Severe Tropical Storm Becky ,國際編號: 9316 ,台灣編號: 9317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22W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 Yeyeng )是 1993年太平洋颱風季 第十八個被命名的風暴。 發展過程 [ 编辑] 1993年9月14日,一熱帶擾動於 加羅林群島 形成,並在翌日就增強成為一個 熱帶低氣壓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給予編號22W,接著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往西或西北偏西方向移動。 初時貝姬的強度一直處於熱帶低氣壓的狀態,即相當於中心風力僅達強風程度。 但貝姬進入 巴林坦海峽 的水域後,即增強為一 熱帶風暴 ,並被命名為「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