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日 · 結果顯示在感染新冠後10天內服用中藥的患者其快速測試轉呈陰性的時間中位數是7天出現的症狀種類中位數是4種症狀比未服用中藥的患者明顯減輕未服用中藥患者轉陰的中位數是八天症狀種類中位數是11種反映中藥是治療新冠感染的有效方案五成半病人感染半年仍後有長新冠症狀. 研究團隊又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根據浸大遠程醫療中心數據庫的記錄,以電話跟進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間求診的新冠患者,以了解他們在感染半年至一年後的症狀及風險因素,成功訪問6,242人。 研究發現,55%患者在調查期間仍有最少一種長期症狀,即「長新冠」或「新冠後遺症」。 最常見的症狀是疲倦(36%)、腦霧(34%)和咳嗽(31%)。

  2. 2022年3月21日 ·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全球當大家關心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法時病毒的後遺症同樣值得留意近日有網民分享感染Omicron後的身體變化不少人表示出現味覺改變心肺功能變差容易疲倦甚至性慾減少等問題

  3. 2023年5月23日 · TOPick整合了過去各中醫營養師給確診新冠患者的舒緩痛症方法及飲食預防建議為大家排憂解難: 1. 確診後4大飲食注意. 營養學家王敏寧(Mandy Wong)在其 facebook 專頁發文指出,確診後飲食有4方面要留意,以助消化及補充所需的營養素,增強免疫力,加快康復進度。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天然方法KO呼吸道不適. 本港註冊營養師Jim Lau在 個人專頁 總結針對3項呼吸道不適症狀,提出天然方法幫助舒緩;以及出現不適時避免做的事項。 點擊圖片放大. +3. 3. 「轉陰」後調理. 註冊中醫師何肇婷在 Facebook 專頁分享,確診期間一律不應服補品,轉陰後若需補身,則要注意時機,轉陰性亦不代表已經痊癒。 4. 增強預防新冠肺炎藥方.

  4. 2021年10月4日 ·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受訪時贊成醫管局購入新藥看門口」,又指這款口服藥物有望降低住院和死亡率一半不過新冠疫苗就能將入院和死亡風險降低90%形容疫苗贏九條街」,亦不建議長期服食重申新藥不能取代疫苗

  5. 2022年3月18日 · 註冊中醫師吳裕城:「新冠肺炎後遺症在醫學上命名為長新冠因病毒不只攻擊肺部人體各器官都有機會被侵襲自有相對應的症狀和後遺症出現患者的肺部功能會明顯下降若肺功能損害嚴重甚至會出現肺纖維化即肺部組織修復後出現較厚較硬的疤痕臨床觀察患者出現毛玻璃病變現象肺部X光圖片看起來就如同毛玻璃一般的肺實變。 其後遺症如肺活量變小,走幾步路已有喘氣情況出現。 【復元食療】染疫後調理治療長新冠後遺症 中醫推薦3款湯水食療補肺健脾. 最新影片: 活得健康啲. 【活得健康啲】小朋友患濕疹未必要全面戒口 中醫教自測食物敏感方法【附食療】 確診中期才出現痰多.

  6. 2022年2月17日 ·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 立即下載: 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黃穎津、伍瑋瑋. 本港新冠疫情嚴峻,第五波疫情未見頂,星期三(16日)創新高4,285宗確診個案,同日更錄7,000宗初步陽性;消息指社區有約1.2萬名病人仍有待送院,醫管局、民政局,以至坊間提供7條支援熱綫,為等待送.

  7. 2020年5月7日 ·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公共衞生實驗室科學分部主任潘烈文教授的團隊早前研究新冠病毒在不同環境的感染力。 團隊在實驗室量度病毒在不同溫度下減少速度,發現在愈高溫的環境,病毒愈快失去感染力。 以下是病毒在不同溫度,失去感染力所需的時間: 4℃:14日後病毒仍然穩定. 22℃:14日. 37℃:2日. 56℃:30分鐘. 70℃: 5分鐘. 團隊又指,若市民擔心自己衣物曾接觸病毒,例如曾接觸患者或照顧家居隔離人士,可用60度的熱水浸泡半小時再洗。 更多有關病毒存活的資訊: 【美國研究】新冠病毒出現14種變異 傳染力更高有抗體仍可二次感染. 【法國研究】新冠病毒能長期在高溫下存活 加熱至92℃15分鐘才可殲滅病毒. 【新冠肺炎】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在4度及22度環境均可存活14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