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notary lawyer 相關

    廣告
  2. 專辦公證海外文件、合約、屋契、見證文件簽名、誓章、鑑證身分、海牙認證。國際及中國公證服務. 提供一站式國際及中國公證,開業28年,專業可靠,辦事處遍佈港九新界,查詢熱線:68889999

    • 國際公證 Notary Public

      文件護照認證、海牙認證、加簽、監誓

      見證簽名、遺囑、認證公司文件和交易

    • 中國公証服務

      寡佬証、國內遺產、房產轉讓

      授權委託、同一人身份、親子公證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6日 · 陳恩美女士位於萬錦市的房產已被法庭執達吏更換了門鎖。 (明報記者攝) 耗盡家產也要把官司進行到底的李研婷女士。 (明報記者攝) 【明報專訊】約克區警方去年9月間以15項欺詐等罪名,對華人地產經紀兼按揭經紀陳寶玉 (Po Yuk「Peggy」Chan,音譯)開始刑事調查,但警方調查進度卻趕不上被騙苦主遭放貸方追數封樓的進度。 5位被警方列為受害人中的陳恩美女士,於昨 (5日)被法庭執達吏上門趕出家門,成為第一個在此案中被驅逐出戶的受害人。 陳恩美稱,她雖然在去年10月31日就被法庭下令要交出房產,可能也會收到法庭的驅逐令,但一直以為是自己被騙的第二個按揭債主的追債信,因此沒有查看。

  2. 聯邦司法部長兼加拿大檢察總長拉梅蒂公布,委任華裔律師、華越柬寮法律援助中心行政總監吳瑤瑤 (Avvy Yao-Yao Go)為聯邦法官,任期由9月1日開始。 吳律師自取得專業資格後,30多年來在法援中心工作,長期以來倡導人權,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發聲。 更多要聞一. 重啟經濟 做足嚴謹防疫措施. 【明報專訊】重啟經濟後,華人旅行社已分別在加西和加東地區推出了經典的巴士團,旅行社表示,反應不錯。 加拿大翠明假期7月推出的夏季洛磯山... 詳情. 美國客排隊重遊加拿大 瀑布區要等90分鐘過關. 【明報專訊】加拿大從昨天 (9日)凌晨起向完全接種的美國人重開邊境的大門。 有美國遊客在尼亞加拉瀑布區邊境排隊等候了90分鐘才能過關,但他們盛讚... 詳情. 美國近期疫情突變差 專家恐輸入更多病例.

  3. 2019年1月3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法解通識﹕商場跌倒 或涉民事侵權. [2019.01.03] 發表 推文. 處所佔用人對訪客負有一般謹慎責任,但民事侵權法並非絕對保障受害人的權益,而是着重合理的保障,例如訪客因個人的過失而滑倒受傷,在法庭上有可能需要負上共分疏忽責任。 【明報專訊】法律賦予我們享有各種權利,如不受傷害的權利及擁有個人財產的權利等。 民事侵權是指侵犯他人財產、權利或利益的行為。 當受害人因他人侵權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就可根據民事侵權法提出索償。 民事侵權法的內容廣泛,與人身傷害有關的法律責任是民事侵權法的其中一環。 人身傷害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例如在商場因地面濕滑跣倒受傷,便有可能牽涉到民事侵權法的應用。 民事索償 要證意外因負責方疏忽所致.

  4. 2023年3月10日 · 【明報專訊】事務律師劉慧兒涉於任職醫委會委員期間披露病人投訴資料及詳情,唆使對方聘用她向一名醫生申索,並收取逾58萬元律師費。 劉否認一項藉公職作出不當行為罪,案件昨於區院續審。 事主供稱,原本他懷着「原諒」和「忘記」 (forgive and forget)的態度對待事件,只曾向會方投訴,沒想過打官司,後來他得知有多於一名受害人,覺得自己應挺身而出。 被告劉慧兒 (64歲)所涉的案發日期介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之間。 據控方開案陳辭,事主李守義2011年6月做鼻中隔移除手術,2014年患上空鼻症。 他翌年向醫委會投訴肇事醫生黃漢威。 稱事前不知律師身分 藉社協介紹.

  5. 2022年4月22日 · 【明報專訊】處理多宗人權官司及反修例案件的韋智達律師行 (Vidler & Co. Solicitors),早前向香港律師會發出擬停止執業通知書,計劃於6月3日停業。 律師會昨以會員通告公布事件,惟沒透露律師行停運原因。 人權律師帝理邁表示不便猜測原因,但稱法援改革減少司法覆核的限額,擅長處理覆核的律師行飽受影響。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林新強則相信律師行結業無關政治壓力。 本報向韋智達律師行合伙人、有人權律師之稱的韋智達查詢,韋智達昨晚回覆確認律師樓將停業,但現階段不作回應。 根據律師行網頁,韋智達於英國里茲大學修讀法律,其後來港發展,2003年成立韋智達律師行。 facebook專頁顯示,該律師行上月有份舉辦「香港人權模擬法庭比賽」,參加者為各間大學的學生,有辯題與新冠疫苗有關。

  6. 2022年12月22日 ·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上月底因應海外律師參與《港區國安法》案件一事提請人大常委會釋法,至昨日中央仍未回應。 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今日在本報觀點版撰文表示,「現在的問題並非是否釋法的問題,而是如何釋法的問題」,指中央已要求特首就國安法實施情况提交報告,港澳辦提出落實二十大報告「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確保落實國安法的要求,故人大釋法不可能只考慮國安法案件可否聘請海外律師的問題,需全面檢視國安法實施情况,需要足夠時間處理。 李家超提請人大釋法後,社會有不同意見,例如以修例取代釋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國安法案押後至明年9月開審。

  7. 2015年5月8日 · 資料顯示,楊澍琳今年3月以律師行名義入稟控告胡少芬,指胡對其律師樓服務作不實指控。 前妻寓所發現檢遺書. 前晚10時許,楊澍琳的前妻返回42號匯豪閣家中時,發現楊昏迷屋內,身旁有3盆燒過的炭,大驚報警,楊終證實不治。 據悉,楊與48歲姓謝妻子數年前離婚,但仍同住,楊患有糖尿病及情緒病逾10年,警員在屋內檢獲遺書,大意提及有財政問題困擾,警方調查後相信案件無可疑。 本報記者昨曾致電楊澍琳獨營的律師行,問及楊的死訊時,職員連番回應「不知道」。 持多間公司 患情緒病10年. 楊澍琳為事務律師,曾任上巿公司「數字地球」執行董事,2000年5月辭任,他亦曾持有多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