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日 · 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半數(53%)的民眾1週至少會喝一次含糖飲料(手搖或包裝飲料),31%的人1週會喝1~2次,16%的人約每1到2天就會喝一杯,5%的人一天會喝一次,1%的人一天會喝到2次或以上。. 而這些喜好喝飲料的民眾當中,以25~44歲年齡層的比例為 ...

  2. 2024年2月1日 · 212. 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預估,在2025年前,全球過重或肥胖成人人口將從2014年的20億人增加到27億人。 在現在社會環境當中,食物的多樣化和往常相比,有著更豐富的選擇性,加上生活緊湊,在沒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正常生活作息以及均衡飲食之下,容易造成體態發福的情形發生,因而肥胖防治已成為時下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大挑戰。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更新的資料顯示,自1975年以來,世界肥胖人數已成長近3倍。 為了呼籲更多的政府組織,更加重視及推動肥胖防治,在2013~2020年非傳染病防治全球行動計畫中,設定2025年實現「遏止肥胖上升」的目標。

  3. 2023年3月1日 · 肥胖不僅僅是體態豐腴這麼簡單,而是一種慢性疾病,不僅會導致體能衰退,也將造成各種心血管及代謝疾病。. 此外研究也顯示,肥胖會提升罹患新冠肺炎時的重症及住院風險。. 據衛福部2022年發布資訊,2020年臺灣10大死因中就有8項與肥胖有關,臺灣 ...

  4. 2024年5月1日 · 全球每年有6億人因食物中毒引發不適,42萬人因此死亡. 近期食物中毒事件頻傳,對廣大的外食族群而言無疑是人心惶惶,也引起了民眾對食安議題的風險意識。. 綜觀國際,其實有為數眾多的民眾深受食源性疾病,也就是俗稱的食物中毒所苦。. 根據 ...

  5. 2021年11月1日 · 抗壓韌性著重如何避開挫折,而是專注於我們經歷挫折後,該怎麼從低谷中重新爬起。 ⠀⠀⠀許多業務人員常常在體驗過挫折後,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6. 2019年11月1日 · 1179.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蔬果攝取不足」為全球死亡的前10大危險因子。 全球每年死亡人數中,2.8%可歸因為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包括14%消化道癌症、11%缺血性心臟疾病,以及9%的中風死亡。 臺灣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民眾每日至少需要攝取3份蔬菜(300公克,或煮熟後一碗半)、2份水果(2個成人的拳頭大小)。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指出,近十年民眾每日攝取3蔬2果有下滑的趨勢,從二 八年的16.8%,逐年攀升至二 一 年的25.1%後就開始往下滑,二 一七年僅剩13.8%。 再從年齡別來看,以二 一七年為例,55~64歲年齡區間段是民眾攝取建議蔬果量最高比例,有19.1%,而比例最低是25~34歲年齡的區間段,僅有9.6%。

  7. 2023年1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 月 1 日. 0. 358. 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點飲料的習慣早已從半糖變成微糖甚至是無糖,然而對鹽分的控制卻是較少人留意的部分。 鈉是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元素,但要是過量攝取鹽分,卻會提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等風險。 除了食鹽之外,其實日常飲食中也有許多鈉潛藏其中,像是麵包在發酵過程中會添加小蘇打及鈉,而加工食品中也有亞硝酸鈉成分的添加劑,甚至是增添食物風味的味素,其主要成分就是麩氨酸鈉。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健康促進統計年報,2017~2020年臺灣民眾平均每人每日攝取8.3克的食鹽(約相當於3.32克的鈉),其中男性平均9.3克,女性7.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