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6日 · 2021-08-16 Steven Cheung. 上週長和(SEHK:1)及長實集團(SEHK:1113)公布業績,中期股息重新增長,長線投資者應該感到滿意。 長實與長和均是長和系的旗艦,惟形勢不時改變,長和系要角不時易手。 更多內容: 投資長和要注意的3大要點. 由於現時環球各國對國家安全重要性提高關注,未來長和在電訊及基建資產收購機會有限,惟各國對外資投資房地產的疑慮不太大;長實未來進行收購的可能性較長和為高。 從這個角度看,長實才是李澤鉅的至愛。 投資者如果要配置傳統行業股票,長實潛在升幅較長和為高。 進一步剖析長實為何是李澤鉅至愛前,簡單分析一下長和及長實業績重點。 先講長實,疫情持續情況下,集團營業額按年倒退按年倒退17%,至242.6億元。

  2. 2019年12月11日 · 2019-12-11 Steven Cheung. 長和系舵手李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高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 ...

  3. 2021年6月3日 · 對港供水收益穩健. 粵海投資的其一重大優勢在於有對港供水項目作為核心收益來源。 對港供水項目的最大優勢在於有協議保障,這讓粵海的項目收入可以不受終端需求所影響,因為過去的供水協議是以「統包總額」方式交易,港府在協議期內每年均會購買定量的東江水,為粵海帶來相當穩定的收入來源,在過去3年間的收入分別有約47.9億元,48.1億元,及48.2億元。 雖然2021年至2023年的協議已由「統包總額」改為「統包扣減」,粵海的實收水價或會較以往水平為波動,但實際衝擊應該很有限。 此外,隨著集團在過去一直將對港供水收益再投資於其他更具潛力的業務,新協議的不確定性對整體收入的影響亦會被攤薄。 多元業務支持增長.

  4. 2020年6月12日 ·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亦稱為「波動指數」,或簡稱為「VIX指數」)量度預期股市在未來30日的波幅。 數值本身並不是很重要, VIX指數實際的計算非常複雜。 投資者要知道VIX指數通常被稱為股市的「恐慌指數」,即如果VIX指數大幅上升,可能投資者會擔心未來幾天和幾週內股價會大幅波動。 筆者的同事Dan Caplinger最近就VIX指數撰寫了一篇精彩的文章,提供詳盡的資訊。 為什麼了解波動性很重要? 這篇文章並不是為了詳細介紹投資界所有的波動性術語,這些都是日常(非專業)投資者應知悉和理解的,與波動性相關的重要概念。 了解波動性的作用,有助理解大市的當前狀況,分析個別證券相關的風險,並建立一個非常適合您的增長目標和風險承受程度的股票投資組合。

    • 第一點:開宗明義就提貨幣政策
    • 第二點:關鍵審計事項仍是商譽減值評估
    • 第三點:債務償還狀況影響股東長遠回報
    • 未來挑戰:利率變化、資產價格與債務匹配的聯繫順序
    • 投資者應該怎樣分析?

    過去,集團成功預測了某些政治及經濟衝擊,判斷十分準確。如今「錢太多有害處,都怪美聯儲」已經成為世界潮流,集團也許也有同感。面對低收益、不能預料的經濟及政治環境,集團怎樣應付? 從報告中可見,年末,集團有24%及31% 的投資分別在歐洲及英國,對應通過貨幣互換後,淨債務分別是歐元佔81%及英鎊占3%。集團利息支出折合98億港元,加權平均債務成本2.4%。金融負債賬面值4,840億港元,相對淨資產5,908億港元。通過利率掉期,已將等值506億港元債務轉為固定利率,假如利率上升100個基點,加權平均債務成本會增加0.2%。

    過去,集團好幾次重大收購都是物有所值,可見時機之準。如今把收購價盡量提高,「話知你資產泡沫」也十分常見。集團近年完成的收購,是否不用「排毒」,並且更鞏固業務基礎? 從報告中可見,集團擁有大量因各項收購而產生的商譽及品牌名稱,年末合共約4,119億港元,業務範圍遍及全世界。商譽主要是2015年收購和黃及近年收購Wind Tre交易後獲得,主要分為零售及電訊業務,分別約1,140億港元及1,270億港元。集團年內購入Wind Tre 餘下50%權益,較公平價多付971億港元,但對電信業務EBITDA有貢獻。集團對電信業務頻譜牌照及擴大網絡的支出仍然審慎,保健及美容產品業務繼續是主要盈利來源,歐洲零售業務亦有穩固表現。因此,集團認為商譽及品牌名稱都無須進行減值。

    過去,集團一向擁有資金優勢,而且零售業務更是穩定的現金來源。但時間一到「還款鬧鐘」必然響起,各種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變量,潛在互動變化,如今以集團的投資規模來說,是否不用擔心那些復雜的資本遊戲? 從報告中可見,年末集團有58%的歐元債務(折合約845億港元)將於五年內到期,主要是集團發行的企業票據和債券,利率介乎2.7%至6.2%。年內集團償還借款現金減少550億港元,新增借款增加553億港元。經營業務現金收入557億港元,加上其他項目,年內現金減少215億港元。集團在業務回顧中表示,將維持穩健的流動資金水平及健全的資產負債狀況。

    世界貨幣供應量一旦增長勢頭 下降,足以影響市場對利率及風險資產的價格預期。怎樣抽取市場預期?看工業國家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由於市場認為這些債券接近無風險並且最具流動性,參與買賣的交易員非常多,所以市場出來的判斷很有參考價值。最近就出現了中長期收益率低於當期,做成收益率曲線倒轉,表示市場預期風險投資回報並不吸引,更傾向無風險的中長期債券。 收購產生的商譽,需要進行強制性的年度減值測試。但減值測試的主觀性很強,判斷和假設經常滯後,假如要等到經營業績及投資回報惡化,至少相隔兩年。 各種資產負債公允價值變量的潛在變化,隨之而來的風險資產價格急劇下跌,都會為債務融資帶來挑戰。

    利率是否可以保持「長期低」局面?面對未來挑戰,集團怎樣「再平衡」投資帶來的風險及回報?市場對於長和股價的預期是否考慮這些挑戰?雖然業績報告沒有直接表達,但今後投資者需要明白:「決定不做決定」代表甚麼意思了。

  5. 2020年1月2日 · 2020-01-02 聶振邦. 回顧2019年,恆指累升9.07% (25,845 → 28,189點),升幅不足一成,相信不少投資者會認為這是表現欠佳的一年,但回顧過去十年 (2010至2019年),表現已是第三高,只是遜於2017的35.99%和2011年的22.91%,而其餘七年表現則介乎-19.97%至2.87%;十年的年均升幅只有2.57% (21,872 → 28,189點),反映去年恆指表現,較2.57%三度複合升幅還要高,意味著過去十年恆指較多情況是處於有波幅,卻沒有顯著升幅或跌幅的狀態。 觀乎過去12個月,有8個月錄得升市,佔比達2/3,雖不及2017年的11/12;但總比2018年的1/4要好得多,故此投資者去年績效,應較2018年為佳。 檢討合適檢視準則.

  6. 2019年9月13日 · 更何況,當去到有效分析這些因素時,不少評論員根本就沒有這能力,連自己都不懂分析,當然不敢憑這去作評論,漸漸地,一些有用但較難明的方法,變成了市場上較少聽到的方法。. --易明但錯的方法--. 相反,一些較易明易用(但卻不賺錢)的方法,卻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