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7日 · 退市原因有这些. 透镜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总结了过去十年退市中概股的主要特征:一是亏损失去持续经营能力,二是因造假被迫摘牌退市,三是认为估值低而进行私有化、主动退市。 《国际金融报》记者选取了2012年至2022年这十年间158家退市中概股(其中不包括SPAC)为样本发现,其中有 35家(22%)企业被摘牌强制退市,79家(50%)企业选择了私有化退市,还有17家(10%)企业宣告主动退市。 被摘牌强制退市的企业中,多数都因为不符合在持续30个交易日内保持至少1500万美元的平均市值的上市标准,或收盘价最近连续30个工作日低于每股1美元;也有部分企业因没有按时提交SEC要求的相关文件或被发现财务造假;还有部分是出于政治原因。

  2. 2022年4月7日 · 中概股监管之争:遭遇团灭危险后中国主动让步.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生效后,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被夹在互相冲突的两国监管层中间。. 中国 ...

  3. 2022年12月18日 · 当时高盛认为,中概股被迫自美退市的机率由3月的95%降至50%退市风险完全消除,或会带动中概股的市盈率提高11%。 9月中旬,PCAOB工作人员抵港,开始检查工作。

  4. 2022年5月12日 · 以2021年作为起始年度,如果中美双边审计监管的矛盾一直存在,理论上2024年名单中的中概股将面临退市处理。 表面上看,该法案适用于在国外开展业务并聘请了位于国外的会计师的所有美国上市公司,但从该法案的执行效果看,确实主要针对了中概股 ...

  5. 目前中概股回归港股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为私有化退市后赴港直接上市,例如中国飞鹤、港美股双重上市如百济神州、小鹏汽车以及通过挂牌的 ...

    • 中概股退市1
    • 中概股退市2
    • 中概股退市3
    • 中概股退市4
    • 中概股退市5
  6. 其他人也問了

  7. 自2022年3月起,这些被认定无法对被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所审计的中概股公司逐步被纳入退市清单。 最早的退市时间原定为2024年,因2021年美参众两院提交的加速推进《外国公司问责法》法案,退市时间有可能提前一年,这样预计有170多家中概股公司将在2023年被摘牌退市。 这170多家中概股公司美股市值近万亿美元,牵动中美资本市场的神经。 2022年3月,中国证监会曾表示,经向美国SEC了解,这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外国公司问责法》的一个正常程序,列入清单的公司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 今年8月26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PCAOB签署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将双方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活动纳入双边监管合作框架下开展。

  8. 2022年8月14日 · 五家央企为何主动从美股退市?. 中概股如何化解退市危机?. 宣布退市的五家央企,在美上市的证券占比很小,退市计划不影响企业继续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图/视觉中国. 文|《财经》记者 王颖 宋文娟. 编辑|杨秀红 张威. 多家央企将从纽交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