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5日 · 從一場地震賑災,看出中國與日本的差別. 在這場東日本大地震裡台灣捐了 68 億新台幣,是其他有捐款的 93 個國家中裡的第一名,金額甚至超過所有國家的總和。 這筆錢很多但再怎麼多都沒有 13 年前台灣對中國汶川大地震川震捐了 88 億台幣還要多不過台灣在川震的國際捐款也僅排名第二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僅僅彈丸之地的香港在那場中國大地震裡捐了 83 億人民幣,是當年川震捐款的冠軍,幾乎是第二名台灣的五倍之多。 東日本大地震 10 年了,台灣捐了 68 億,日本人不分朝野、從官方到民間年年感謝,到現在還在謝;而13年前的中國汶川大地震,台灣捐了 88 億,但到現在中國竟還拿一千多顆飛彈對準台灣,甚至不時軍機繞台,揚言要「武統台灣」,這兩相對照,實在無比強烈。

  2. 2017年8月10日 · 8日晚21:19地震發生時身處成都的雷星正在飯館裡吃串串。 杯中的水面突然震盪,她立刻意識到,地震又來了。 但身處一樓,且算不上十分強烈的震感讓她和朋友選擇待在室內。 這種鎮定和直覺多少來自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她清楚記得這個日子同樣在成都7層的老房子頂樓巨大的轟隆聲像飛機低空擦過頭頂桌子書櫃頃刻間掉落或倒塌。 「那還是可怕多了。 你一定會跑。 」雷星說。 但災難畢竟是災難。 震中的房屋損毀和人員傷亡情況逐漸通過媒體和社交平台發酵,雷星所在的「大龍燚」工作微信群也熱鬧起來。 集體經歷過512地震的同事們想盡快組織物資,支持災區救援。 離倉庫近的同事趕回來清點方便米飯,午餐肉和礦泉水數量,整理裝箱車。

  3. 2018年2月8日 · 台灣的紅十字會並沒有受到國際紅十字會認可因此嚴格來說和國際紅十字會不一樣BBC 曾在去年八月中國四川九寨溝地震發生時介紹過台灣紅十字會的爭議

  4. 2018年2月7日 · 根據地震生還者所作的綜合統計地震最危險最頻繁的傷害因素並非轟然塌下的屋頂或樓地板, 而是四處亂飛、掉落、位移的家具和碎玻璃。 所以,地震來臨時,要趕緊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摀住最脆弱的頭部,或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這種避難措施更為可靠。 也就是我們過去以來所推廣的 DCH(Drop 臥倒、趴下 Cover 掩蔽、掩護 Hold on 握緊、穩住)方法。 而「黃金三角」則完全沒考慮到這個最頻繁情況! 面對非結構性威脅,我們過去以來所推廣的DCH方法這種避難措施更為可靠,「黃金三角」則完全沒考慮到這個發生最頻繁情況! (二)結構性威脅:建築物倒塌、樓層下陷。 1.如果建築物是磚造結構.

  5. 2016年9月21日 · 上報 UP Media 2016-09-21.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2016年是921大地震的18周年。. 18年前的夜晚,突然一陣地動山搖,接著面臨的是超乎想像的人、物傷亡損害,此事幾乎是這一代台灣人心中共同的傷痛記憶。. 如今18年了,台灣也在天災預防上獲得許多教訓 ...

  6. 2015年4月27日 · 台灣紅十字會怎麼了根據蘋果日報報導為了馳援尼泊爾大地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已向衛福部申請發動425 尼泊爾地震震災勸募計畫預計募集新台幣 3 千萬元專款專用全力協助尼泊爾賑災。 我知道,當你看見電視上、網路上流傳的災難影像,悲天憫人的你已經開始上網 Google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捐款帳戶,準備將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捐出去,但在此之前,我想先讓你看看幾則故事: 1991 年: 時任記者范立達接獲調查局人員投訴,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在台北市的 16 個支會(註:每區設立一個支會)中,有濫用經費的情形。

  7. 2024年1月5日 · YY Liu. 2024-01-05. 分享本文. 日本能登半島在元旦日發生規模 7.6 強震,日本氣象廳雖第一時間發布海嘯警報,協助沿海居民儘速疏散,以躲避 5 公尺高的海嘯。 但至今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周邊火警等災害,已導致逾 60 人罹難。 日本作為科技先進、地震頻繁的國家,如何加強科技防災再度成為眾人關注焦點。 近幾年日本、台灣、墨西哥、土耳其以及美國,都開始施行地震預警系統。 現行地震預警系統最大盲點:無法提前發布警報. 地震預警系統能讓震央周遭地區的居民,在震波抵達前幾秒至幾分鐘收到警報,好爭取黃金避難時間。 然而 預警系統最大的局限在於,它只能在地震發生當下發出 ,因此在震央 40 公里內的居民,幾乎只能在受地震衝擊當下,同步接收警報,只有較遠區域的居民,才可能早個幾秒鐘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