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8日 · 台灣史上第一次官方「解殖」行動. 對於一心想恢復大明正朔並深深受過南京國子監(編按2)華夷之辨(編按3)思想教育的鄭森來說,台島行之有年的 「蠻夷文化」(尼德蘭文化)與原生文化(台灣南島文化),跟對大明發難的滿州韃子的文化風俗一樣,都是難以容忍的。 在那之後,全台第一座創建最早的新港教堂學校(1636 年)還有蕭壠神學院(1659 年),都於 1661 年後毀於明鄭之手 ── 這兩次教堂摧毀事件,象徵了福爾摩沙至此切斷與歐洲文化強烈連繫的臍帶。 此後西拉雅四大社(編按4)與周邊明鄭所能觸及的行政地域(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等地的原住民,開始被進行強迫式的解殖 ── 去尼德蘭化。

  2. 2017年1月9日 · 「對我來說,形容本片的一個詞就是『穿越』。 每個人都在試圖穿越著什麼。 這些女性要穿越種族與性別的限制。 」導演莫菲敘述道。 關於這三位默默無名女英雄的背景. 凱薩琳強生(塔拉吉P.韓森飾演) 圖片來源: NASA. 桃樂斯范恩由奧塔薇亞史班森飾演瑪麗傑克森由賈奈兒夢內飾演):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好劇Talk. 影劇. 關鍵少數.

    • 英國哲學家艾瑞絲.梅鐸:當我回過神來想起另一件事時,便似乎沒那麼重要了
    •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我最好的思考來自於走路
    • 日內瓦哲學家盧梭:這段時間,我可真正稱為是意志力的自然流動
    • 科學證據也證明,走路對心理健康很有幫助

    在這段行程中,我並沒有完全專注,但仍然享受著多變的各種風景,我發現自己在思考的是,鄉間對於精神來說如此舒緩,對靈魂來說如此令人耳目一新。但我不能完全解釋清楚,或者說,我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覺得這與空間有關,在於原野和天空的開放性。而且我覺得這與幾乎溫和得察覺不到的事物變化節奏有關。 在鄉下,你屬於比自己更大、更重要、更長久的事物,所以一切都讓你相形見絀,但是好的方式。 英國哲學家兼小說家艾瑞絲.梅鐸(Iris Murdoch)在她美麗的著作《至善的主權》(The Sovereignty of Good)中所傳達的,比我好得太多。 或許這一切都解釋了為什麼許多煩惱憂鬱的思想者,都是狂熱的步行者。

    以十九世紀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為例,他是個非常混亂、鬱悶、消沉的男人,相較之下,我認為自己非常正向開朗。 齊克果二十一歲時,失去了母親和六個兄弟姊妹中的五個。他有一個熱衷宗教的憂鬱父親。齊克果將親人的死亡視為上帝對他年輕時罪惡的處罰。他的身體健康有問題,脊椎扭曲,還很可能性無能。 年輕的時候,他與一位喜愛的年輕女子訂婚又退婚,理由是他永遠不能提供正常婚姻所需,以免餘生還要聽她抱憾一輩子。 童年時期,他受到同學的嘲笑欺負,長大成人,又在丹麥媒體上被嘲笑。為了抑制這一切,並不令人意外地,他患有嚴重的慢性焦慮症。 他在日記中寫道:「整個存有都讓我焦慮不安,從最小的蒼蠅到輪迴轉世的奧祕⋯⋯我的痛苦無限巨大。」 另一次他寫道: 這是強烈的憂鬱症。然而,即便是一個受到如此絕望程度所折磨的男人,也能從簡單的行...

    或者,再舉一個例子,十八世紀日內瓦哲學家兼作家盧梭。 盧梭晚年,在他輝煌卻動盪不安的生命即將結束時,他決定到巴黎近郊鄉下一個人獨自漫步。 盧梭是個心理健康不良的患者,他認為自己一生都受到嫉妒和迫害,所以決定要結束一切,離開他認為殘忍虐待他的社會。 在他最後一部作品《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Reveries of a Solitary Walker)中,描述了他的行走以及相應而生的「思考之路」。這是一本美麗而抒情的書,有時非常悲傷,有時美妙得令人振奮,有時是敏銳的洞察力,有時是自戀和偏執。對我來說,這本書描繪出一個陷入困境、充滿疑惑的人,在孤獨的漫步中,他找到了一種其他方式所找不到的安寧和滿足。 他寫道:「這些孤獨靜思的時間,是每天我完全是自己,也是為我自己的唯一時間,沒有事物分散我的注意力,...

    科學證據證實了這一點。大量研究顯示,走路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著正相關。 例如,《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報導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走路 30 分鐘,比憂鬱症藥物能夠更快提振憂鬱症患者的情緒。在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走的路愈多,精神愈高昂,情緒也愈好。英國斯特靈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走路對憂鬱症「具有很大效果」。 我很幸運,不是每天走 30 分鐘,而是每天要走七、八個小時。不僅如此,還要走遍英國一些最狂野、最開闊、最具啟發靈性的地方。 難怪,我開始感覺更健康、更快樂、更有活力。長久以來我都不曾有過這種感覺。 《徒步大不列顛:穿越 2500 英里的哲學之旅》 這裡買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徒步大不列顛:...

  3. 2017年11月21日 · 丹麥人為什麼這麼有創造力 》這本書從北歐、丹麥人的創意思維切入探討樂高 80 年來的品牌經營方向,介紹「邊界創意」哲學如何讓樂高代代備受喜愛? (責任編輯:劉庭瑋) 在我們的實證研究中,邊界創作的例子比比皆是。 此際的樂高,成功地重新擁抱其傳統積木,沒有迷途太久; 以道地北歐料理為核心,逐步調整變化;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則 重新演繹其大唐草設計,創造出嶄新的瓷器系列。 就此觀之,戈爾德及雷斯提一再由既存汲取靈感,莫不也是沿著創意邊界前行。 我們覺得樂高的例子值得深究,於是動身前往比隆市 (Bellund),以了解構成這些積木概 念的基本元素,說得更確切一些:樂高何以能維持銷售於不墜,並透過一堆塑膠顆粒重新賦予 品牌生命? 塑膠積木的神話.

  4. 2021年9月14日 · 米蘭達使用的工具是「恐懼」,她讓員工淸淸楚楚知道這份工作不是兒戲;她十分重視每一個小細節,甚至可以因為細節出錯而淘汰一個人。 米蘭達沒理由給你好臉色看,反正你做不來還是得被開除。 職場又不是交朋友的地方,她何必多給自己一份情緒勞動的工作? 不浪費時間討好別人,這看起來更像是米蘭達的處世哲學。 她對你的尊重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得親自爭取。 在還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時期看這部電影,我覺得米蘭達眞的就是惡魔。 下屬努力半天,卻從來不會被肯定,一旦犯錯就好像罪不可赦。 如今,我反而可以理解電影前半的小安為何處處被刁難。

  5. 2021年7月6日 · 由勞勃狄尼洛、安海瑟薇主演的《高年級實習生》最近剛在 Netflix 上架,這部療癒而溫暖的喜劇,在多年後、有更多人生歷練後再看一次,更能深刻體會電影裡的人生哲學。 如同電影宣傳海報上所說的:”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 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年級實習生班・惠塔克,用他過去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幫助新創公司About The Fit的創辦人兼CEO茱兒・奧斯汀度過人生中的許多難關。 VidaOrange為你整理了《高年級實習生》中,由勞勃狄尼洛飾演的班傳達的 4個「老派智慧」,也許,你可以從這位高年級實習生的職場哲學當中,憶起這些年自己在工作時所秉持的信念。 圖片來源:《高年級實習生》劇照. 老派智慧1:關鍵,是主動出擊. 「我知道我的生命出現空缺,而我必須填補它。

  6. 2020年11月25日 · Josiah Zayner 是 “基因黑客” 中的一名,他們常常用生物技術手段、尤其是基因編輯手段在自己的身上做實驗,來優化自己的身體 。 Zayner 就常常在網絡上討論如何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去治療遺傳疾病,甚至於讓人們跳出自然的選擇,完成新的進化,不僅如此他還會直播如何在家裡搭建生物實驗室,簡易地開始基因編輯的嘗試。 而人們對於他的熟悉則是從他一次瘋狂的人體試驗開始的。 2017 年10 月3 日下午4 點。 舊金山 Mission Bay Conference Center 的一個房間裡。 整個房間不大,最多能夠做 50 – 60 人,不過現在也沒有坐滿,零零星星坐著 30 多個人。 但對於Josiah Zayner 來說,這是他人生最為重要的一次公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