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全民造星是香港首个打出偶像选秀招牌的电视节目号称是香港电视史上最大型偶像工程”:99位男参赛者将接受不同类型的歌舞比试出线选手有机会与电影公司及唱片公司合作最后的优胜者将夺得100万港元奖金

    • 概览
    • 发展沿革
    • 技术特点
    • 衍生型号
    • 服役动态
    • 总体评价

    德国20世纪30~40年代中期研制装备中型坦克

    四号坦克(德文:Panzerkampfwagen IV,英文:Panzer IV Tanks ,又译为:IV型坦克,4号坦克),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中期德国研制并大量装备的中型坦克。

    四号坦克经多次改进改型,有多种型号,其J型坦克装有一门75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使用高爆炮弹,坦克总重25吨,装甲厚度50毫米,越野时速为40千米,公路最大行程300千米,还装有车载无线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四号坦克的多种用途改型战车,包括突击炮、自行反坦克炮、弹药运送车、架桥坦克等。因其可靠的性能和多样的用途,被德军士兵称为“军马” 。

    四号坦克于1934年开始研制 ,1937年样车测试,1939年四号坦克A型批量生产,并装备德军投入实战;截至1945年5月,四号坦克各种型号累计制造8870辆 。

    历史背景

    虽然坦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已出现于战场上,可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各方对于该如何使用坦克还是意见分岐。多数的保守派军人坚持步兵才是战场上的主力,坦克只是配属步兵的支援兵器,用以突破阵地和支援火力而已,只有少数如古德里安将军等预见到装甲兵在未来战场上的主宰地位。 1934年,德军对于未来装用作战的构想是以两种坦克为主:一种是数量较多,搭载高初速火炮的坦克,据此研制后来的三号坦克。另一种则仅扮演火力支援角色,搭载一门大口径火炮,以发射榴弹来支援步兵突破的坦克,这就是四号坦克的初衷。因此,四号坦克的原始设计其实是一种支援坦克;又因为德国境内桥梁负荷的限制,所以四号坦克的重量限制在24吨以下,并规定要与三号坦克在零件方面有很高的通用性 。 1934年1月11日,德国陆军武器署提出了一项坦克规格需求方案,主要战斗由两种坦克搭配:主战坦克配备高初速火炮,而支援型坦克则搭配大口径炮(即后来设计的四号坦克)。军方计划开发一款重24吨、最高时速35千米/小时、安装一门可发射高爆弹的短管大口径火炮的坦克,作为掩护步兵攻击的辅助坦克 。

    研制历程

    1934年,克虏伯公司、莱茵金属及MAN生产的三款试验型坦克开始进行测试,结果克虏伯公司的坦克被选中,并以四号坦克A型的名称进行量产。第一辆四号坦克A型于1937年10月制造出来,随后的六个月则继续生产另外35辆同型车,并继续改进工作。但由于为了简化结构花了不少时间,直到1939年时四号坦克才能进行量产,此时已经发展到D型了 。 1940年,德国为克虏伯公司的四号坦克及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三号坦克提出一个标准化的方案。德国政府原计划把大部份四号坦克分配给步兵及防御工事,但由于三号坦克的不足,才使得四号坦克得以承担其三号坦克的战斗任务。四号坦克陆续参与了波兰战役以及法国战役,最后在1941年进入苏联战场。虽然该坦克设计良好,但薄弱的装甲使其难以胜任三号坦克的作战任务,故在大战期间该坦克仍持续不断的进行修改。直到当德国开发五号中型坦克并将之投入于战事后,很多四号坦克才由前线退下来,并开始被五号中型坦克所取代 。 从1939年10月,四号坦克正式批量生产开始,至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时为止,德国各军工厂多种型号的四号坦克总计生产了8870辆 。

    总体布局

    四号坦克在发展中有A、B、C至J等10个不同型号,而且各型四号坦克之间性能上也有若干差异。四号坦克战斗全重为18.4~25吨,因具体型号而异。 四号坦克乘员为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无线电员兼机枪手。A型的车长5.6米,车宽2.9米,车高2.65米。从总体布置上看,前部为驾驶舱和传动装置舱,驾驶员居左,无线电员兼机枪手居右,他们有各自的舱门。中部为战斗室,装75毫米火炮,车长席位于炮塔后部中央,炮长位于火炮左侧,装填手位于火炮右侧。炮塔侧面开有多个小舱门,便于补充弹药和乘员用手枪向外射击,但对炮塔的防护性有较大削弱。车体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

    武器装备

    四号坦克的主要武器为1门75毫米火炮,但各型间的火炮身管长度却有差异。四号坦克A~F型采用的是24倍口径的KwK37型火炮,F2型和部分G型为43倍口径的KwK40型火炮,G、H、J型为48倍口径的KwK40型火炮。坦克火炮身管加长的目的,主要是从支援步兵作战和打坦克转变为以反坦克作战为主。24倍径KwK37型火炮为立式炮闩,电击发装置,火炮的高低射界为-10~+20度,弹种包括:榴弹(65%)、穿甲弹(25%)和发烟弹(10%)。火炮弹药基数:A型,122发;B~F型,80~87发。穿甲弹在2000米的射击距离上仅能击穿30毫米厚的钢装甲,威力明显不足。KwK40型43倍口径的火炮,穿甲威力提高到98毫米(1000米距离)和63毫米(2000米距离)。KwK40型48倍口径的火炮,更进一步提高到106毫米(1000米距离)和64毫米(2000米距离)。由于炮弹的重量较轻,远距离上的速度下降快,威力大减,因此,四号坦克多用于近距离上攻击敌方坦克。 四号坦克的瞄准装置为望远镜式,倍率2.5倍,视场24度。 四号坦克的辅助武器为2挺7.92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置机枪。前置机枪安装在球形机枪座上,有-10~+20度的高低射界。机枪的弹药基数为2500~3150发,因型号而异 。

    动力装置

    四号坦克在发展改型过程中,坦克动力几经变化。A型为V型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230马力。B型为A型的功率提高型,最大功率增大到265马力。C型从第41辆生产型坦克开始,采用改进了点火装置的迈巴赫HL120TRM型汽油机,最大功率提高到300马力,该动力装置一直沿用到J型坦克。四号坦克的变速箱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有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 该坦克的悬挂装置为平衡悬挂式,每侧8个负重轮中,每两个为一组,连接到钢板弹簧上。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诱导轮处有履带张紧度自动调节装置。每侧履带上部有4个托带轮。履带为高锰钢铸造件,每侧有99块履带板。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200千米 。

    四号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在投入批量生产的7年多的时间里,先后生产出A~J型共10种型号的四号坦克,反映出战时的特点,一旦在战争中发现坦克设计和制造上的不足或缺陷,便立即加以改进。下面分别介绍各型坦克的特点。

    A型

    该型是四号坦克的基本型,战斗全重为18.4吨,发动机的功率为230马力,从1937年10月到1938年3月,共生产了35辆,参加了对波兰和法国的“闪击战”。主要装甲厚度仅15毫米,装甲较薄。其实,即使是A型,不同月份生产的坦克,也有细微差别,如弹药数量不同,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不同,有无高射机枪架等。该型坦克主要用作培训装甲兵及制造技师 。

    B型

    B型坦克主要改进是在战车主要部位加厚了装甲,达到了30毫米,因而使战斗全重增加到18.8吨。发动机的功率增大到265马力,车体形状也有若干变化。1938年4月至9月间共生产了42辆。B型坦克参加了对波兰和法国的作战 。

    C型

    投入实战

    四号坦克原本设计之处只是火力支援车,三号坦克才是战斗的主力。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侵苏作战时,德军共有428辆四号坦克,至1943年,光是库尔斯克之战,德军就使用了841辆四号坦克,此时的四号坦克已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了。由于三号坦克无法有效对抗T-34坦克及KV-1重型坦克等苏联坦克,再加上新开发的坦克迟迟未能成功,以至于德军不断地改进四号坦克其中包括了加挂装甲和利用备用履带增强防护等措施。总之,四号坦克虽然不像虎式或豹式坦克那么有名气,但它却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 。 1944年2月7日,德军第五装甲师的几辆四号坦克在突围的过程中,有两辆四号坦克进行反击作战。在与苏军坦克的对抗中,四号坦克共摧毁了8辆T-34坦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德军四号坦克部队与苏军装甲部队作战,最终摧毁了21辆苏联坦克。 1944年6月11日下午,德军第十二装甲团的几个营试图突破由加拿大第六装甲团的包围圈,并占领乐梅斯尼勒。第十二装甲团的四号坦克在反击作战中,摧毁了32辆加拿大军坦克,进而迫使加拿大人撤退,而德军仅损失了2辆四号坦克 。

    别国使用

    四号坦克除了装备德军,还出口多国。1942年向罗马尼亚出口11辆,匈牙利32辆;1942年底及1943年初期间,其中大部分损失在东线。在整个二战期间,罗马尼亚接收了约120辆不同型号的四号坦克。德国供应了46(又称91)辆四号坦克以武装保加利亚,12辆给意大利以此作为组建新装甲师的基石。该批坦克在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被废黜后,用于训练意大利乘员,但在1943年中期德国占领意大利期间被收回。西班牙政府于1943年3月提出100辆订货要求,但到12月仅仅得到20辆。在1944年芬兰获得20辆四号坦克,在同年第二批次,匈牙利获得62或72辆(虽然有20辆用做补充德军损失)。总共约有297辆各型四号坦克供应了德国盟国 。

    战后情况

    1945后,一部分四号坦克仍在保加利亚、南斯拉夫、芬兰、埃及、西班牙、叙利亚、约旦和土耳其的军队中使用。 1949~1950年,芬兰人将四号坦克退出现役部队,但仍用于培训目的使用,直到1962年全部退役。 1950年代,法国将战后缴获的一部分四号坦克卖给叙利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西班牙。该批四号坦克甚至到了1966~1967年,阿以冲突期间,叙利亚军队仍在使用 。

    四号坦克虽然是德国1934年的设计,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时仍称得上是优秀的坦克,其优异的基本设计使它能进行不断的改装。例如车身重量自原来的17吨增至最后的25吨,主炮由原来低初速的24倍径短炮身火炮提升至高初速的48倍径长炮身火炮:装甲厚度也自最初的14.5~20毫米提高至30~80毫米。无论火力、机动力或装甲防护力都足以和盟军新式坦克对抗。

    至大战结束时,四号坦克系列共制造了上万辆,大战期间,除了德国外,意大利、西班牙及土耳其也获得若干四号坦克。但是四号坦克的生涯并不随着大战结束而终止。战后一批为数200辆左右的德国坦克(大部分是四号坦克和III号突击炮)被送给叙利亚、约旦等国,一直使用到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距离四号坦克开始生产的1937年已有30个年头,这是除了T-34以外服役最久的坦克。该高可靠性的“德军军马”真算得上是二次大战中的杰出坦克之一 。

  2. 乔恩·沃伊特(Jon Voight),1938年12月2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扬克斯,美国男演员、导演、编剧。1967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龙虎山大决斗》。1969年,主演剧情电影《午夜牛郎》,他凭借该片提名第4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获得第2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有前途新人奖。

  3. 向华强,1948年12月16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汕尾,祖籍中国福建省,中国香港制片人、出品人、中国集团董事会主席、监制、演员、企业家。1973年,向华强参演其首部电影《龙虎地头蛇》。1975年,与甄珍、刘永出演电影《盲女奇缘》。1977年至1986年间,相继出演《交货》《一老一少一根钉》《重建 ...

  4. 郭富城(Aaron Kwok),1965年10月26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东莞,华语影视男演员、歌手、舞者。1990年,因代言机车广告在台湾成名;同年,在台湾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对你爱不完》,亚洲销量破百万,他凭借歌曲《对你爱不完》奠定其在乐坛的地位。1991年,发行专辑《郭富城2》《到底有谁能够告诉 ...

  5. 类型: 真人秀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语言: 粤语。. 首播: 2020年,季数: 3,集数: 36,单集片长: 60分钟。. [1] 全民造星3的导演是黄慧君 / 鲍俊杰,编剧: 萧宝年 / 谢家骥,主演: 郭伟亮 / 卓韵芝 / 邓建明。. 类型: 真人秀,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语言 ...

  6. 近战视点进行战斗的会战模式大幅升级,游戏可以让各自部队进行自由移动,对应战场地形与部队配置享受战术性更高的战斗,并有新剧本及约500人的追加武将。 中文名.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威力加强版. 原版名称. 信長の野望・創造 パワーアップキット. 别 名. Nobunaga No Yabou:Souzou PK、Nobunaga's Ambition: Souzou with Power Up Kit. 游戏类型. 策略战棋SLG. 游戏平台. PC. PlayStation 3. PlayStation4. PlayStationVITA. 所属系列. 信长之野望. 地 区. 日本. 开发商. KOEI TECMO GAMES CO., LTD. 发行公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