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 【主旨】 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wenku.baidu.com/view/8770bbbf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3.html
  1.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2. 春望的主旨是什么? 《春望》主旨是: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春望》全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韵律为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是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五律佳作。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4.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5. 【作品簡介】 《春望》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這首詩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 「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 (fu)州(現在陝西富縣)前往靈武(現在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後困居長安。 該詩作於次年三月。 全篇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 這正是本詩沉鬱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 這首詩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 詩人以寫長安城裏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 起首一「國破山河在」,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

  6. 《春望》是唐代大詩人 杜甫 創作的一首詩。 此詩前四句寫春日 長安 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 全詩格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則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而稀疏,對仗精巧,聲情悲壯,充分地表現出詩人愛國之情。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春望.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春望. 國破山河在 ⑴,城春草木深 ⑵。 感時花濺淚 ⑶,恨別鳥驚心 ⑷。 烽火連三月 ⑸,家書抵萬金 ⑹。 白頭搔更短 ⑺,渾欲不勝簪 ⑻。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7. 春望》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七月,太子 李亨 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 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参考资料: 1、 王伟.品经典 悟人生 诗词撷英卷.青岛市:青岛出版社,2010年:95-96页. 2、 李承林.中华句典 中华文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9-50页. 《春望》创作背景,提供春望诗词的赏析、评析、注释、写作特色及创作背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