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27日 · 香港不少藝人近期亦紛紛加入戰團。 吳若希購入蛋人 一度升值50倍. 不少藝人其實已經加入NFT這個元宇宙市場,作為理財投資期望藉此增加收入。 於上月底於NFT買賣平台Open Sea推出的一款「Who Is This Boy」系列,其蛋頭形的蛋人角色,配以不同動物、名人、流行文行等的等可愛造型,就得到不少藝人支持。 已知有份購入「Who Is This Boy」NFT的藝人就有林盛斌、林芊妤、吳若希、黎諾懿、陸浩明、林秀怡、陳敏之、譚杏藍等,其中吳若希的蛋人以購入價加密貨幣0.05eth計算,更曾一度升值50倍。

  2. 2021年2月26日 · 在查戶籍的工作期間遇上中學校花,卻發現昔日女神已飽歷風霜成為神女。 幻想的破滅,才觸發他反思人生意義。 納豆正是憑演出這個迷失角色而奪金馬最佳男配角獎。 《麥娜絲》也許在手法上不及《普拉斯》那樣令人驚艷,一次過呈現4種大叔心境也略嫌篇幅不足,未夠深入,但種種人生荒誕以至寫實的處境,卻肯定有充夠彈藥令觀眾又笑又哭。 點擊圖片放大. +2. 戲中電風慨嘆:「把事情做對跟做好的差別,就是一個會升官一個不會。 」戲末黃信堯的旁白則總結說:「我們總相信自己身上有一雙翅膀,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展翅高飛,但過了40歲,慢慢可以理解,原來我們其實只是一隻雞。 」紛陳的金句,總有一句刺痛中年大叔的心。 撰文 : 胡慧雯.

  3. 2021年8月6日 · 2015年小朋友出世,他於30歲前完成人生3大課題:置業、結婚、生仔,似乎人生是如此美好,他卻在疫情期間選擇創業,將個人的積蓄投放於健康事業上,下一篇我們一起聽聽他的創業夢。 【台灣窮小子13歲隻身移民美國 身無長物如何打拼成老闆 : 按此 】 點擊圖片放大. 記者:陳玉蓮. =====. 一鍵攞齊全港所有「疫苗優惠」、「疫苗抽獎」的參加辦法及連結【 按此 】 結婚 創業 畢業 歌手 樓價 全民造星 物業 香港 屯門. 曾經參加《全民造星》的歌手梁奕藍(Hayden)當年讀到中五,17歲便放棄學業,即使當時成績可以升讀中六,但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寫歌,父母也看見他對歌唱的熱誠,而且看到他有足夠能力將歌唱變為事業,所以支.

  4. 2020年5月28日 · 話說在《降魔的2.0》飾演小姐的譚凱琪,因為知道莫家淦飾演的「餞男」有90年的Lafite,便跟了他上小馬的的士,結果差點被落迷藥。 本身是海之精靈的小姐,當然沒有那麼容易被騙,最後將的士半天吊,嚇退「餞男」,但就向小馬抱怨: 他是壞人,給我喝溝渠水;說是90年的拉菲紅酒,難喝到死。 為何是90年Lafite,而不是82年呢? 82年是公認波爾多的世紀年份,而59、86、96年,酒評家Robert Parker曾給與接近滿分及100分,而2000年《Wine Spectator》亦評100分,還有05及09年也是不俗的年份,但偏偏編劇不選80年代人所共知的82年,而選90年代不算標青的90年份,許多疑問就出來了。

  5. 2022年11月16日 ·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Edward Jones 分析師 Jim Shanahan 估計,科技和通信業務的股票現在約佔巴郡股票投資組合的一半,為巴郡本身的舊經濟體投資組合帶來平衡。 不過他提出一點,目前尚不清楚是巴菲特親自指導對台積電的投資,還是由幫助監督該公司3060億美元股票投資組合的兩名副手Todd Combs或Ted Weschler所進行的。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九倉、中國有色礦業、中糧家佳康.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九龍倉集團、中國有色礦業、中糧家佳康. 欄名 : 今日晨讀.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路透社 經濟 股票 芯片 台積電 巴菲特 買入 香港經濟日報 新台幣 美元

  6. 2023年5月19日 · 這次作為主演之一的王淨,飾演與政治人物有婚外情的幕僚人員,對比劇中一眾資深演員,年僅25歲的她絕對是當中的年輕後輩,但資歷卻毫不遜色。 早在2019年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獲金鐘獎女配角提名,並於2020年憑電影《返校》獲得第22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對於香港觀眾而言,2021年她與柯震東合演的《月老》則是王淨被觀眾認識她的第一部電影。 而最近大收旺場的台灣新戲《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亦是由她與新晉男神許光漢、林柏宏合作的動作喜劇。 王淨在劇中身陷政治人物的婚外情,後決定抽身並向對方報復。 (Netlfix劇照) 王淨在不同角色都展現了超齡演技,成為近期台灣演藝圈中備受矚目的「大勢女星」。

  7. 2018年3月14日 · 「七十後」的K小姐於某大企業任職中高管理,月入10萬元,過去一直以租樓解決住屋需要。 K小姐想到退休後總要找地方長住,近日才留意樓市消息,但她卻發現可以選擇的原來並不多。 以壓力測試標準計,月入10萬元的K,可負擔的按揭金額逾1000萬元;她之前向地產代理了解過,心水的港島大屋苑二手樓價大概在800萬元水平。 可說絕對有能力供款,問題在於,她過去奉行「搵得來、洗得去」的信念,沒有積蓄的習慣,手上現金不足200萬元;而以800萬元樓價計,首期需要320萬元,印花稅另需30萬元,尚未計裝修及其他雜費開支。 K小姐此時才發現,雖然自己收入不俗,卻難以負擔大屋苑的兩房單位價錢。 K小姐的個案應該有一定代表性:論收入,其實可以負擔相當高的按揭供款;但受制於首期,卻難以落實入市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