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面對港元資金成本抽高,銀行接連上調定期存款利息「吸錢」,半年期定期利率最新重上4厘。 分析認為,在今年6月半年結前,Hibor強勢料持續,估計銀行調高定期利率的動力增,並將集中推高短期限的定期利率。
      www.hk01.com/財經快訊/896984/港元拆息16年高-6個月定期息重上4厘-分析-銀行勢加息吸存款
  1. 經常聽到銀行拆息上升會令到香港銀行有加息的需要。. 但你又知不知,拆息升跌與甚麼因素有關?. 遠在天邊的美國議息會議為何與香港有關?. 銀行拆息要升多少,銀行才會加息?. 加息之後對貸款的每月還款有沒有影響?. MoneyHero會同大家講解以上問題 ...

  2. 2023年5月11日 ·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指出相信在6月半年結前hibor會維持升勢原因銀行體系結餘已經跌至2008年低位不過市場對港元的資金需求增多當中包括企業的派息因素不少中資股在未來數月會用港元派息因而現時會提早部署買入港元。 統計指三個月 中資股派息額近700億美元. 據彭博上月的初步計算,在香港上市內地企業今年將派發總計801億美元的股息,其中680億美元將在6月開始的三個月內支付。 企業有需要兌換港元,以便在夏季向本地股東派息。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指出,在港元需求上升的推動下,估計一個月Hibor 有機會進一步追貼美息,短期定存利率的加幅料會較快。 (訪者提供)

  3. 美國加息原因. 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利率高低與經濟好壞唇齒相依。 利率高的時候,舉個例子,企業做生意貸款成本高,生意難做,於是會減少投資;一般人買樓的借貸成本亦提高,按揭供款增加,也許沒有能力還錢,作出決定時或會更審慎。 另一方面,利率高將令一般人傾向寧可把錢存在銀行安安穩穩地收息,而不願意冒險投資於股票市場,對股市造成壓力。 延伸閱讀: 【經濟差買咩避險股? 】逆市投資 房託股、公用股買得過? 延伸閱讀: 【量化寬鬆】詳細拆解QE對股市樓價經濟影響. 誰來決定美國加息利率? 一般來說,是中央銀行,但是不同國家地區有不同的決定方法。 香港特區政府就沒有參與利率的決定,由商業銀行自行決定。 在美國,短期的隔夜(即只借一天)的銀行同業借貸利率由美國聯邦儲備局(聯儲局)決定。

  4. 2022年7月28日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回應指因應美國加息香港將無可避免需要加息但由於銀行業的流動性仍相對充足故香港毋須跟隨美國的加息幅度及速度他又預計最優惠利率可能會在未來數月上調加息時間取決於銀行及存款流動。 買樓變負資產的可能性很低. 他表示,單是加息不太可能使樓市急跌,樓價仍要考慮供求及整體經濟形勢等因素。 置業人士跌入負資產的可能性很低,本港仍然存在強勁的潛在住屋需求,市民不應對樓市感到太悲觀。 更多內容: 消費券第二期|The ONE、apm等超過30個商場優惠大合集|最多送5手匯豐股票|持續更新. 美國加息影響|1. 供樓人士壓力上升. 銀行同業拆息(HIBOR)在未來將逐步上升,最優惠利率又預計會在未來數月上調,對港人第一個影響就是供樓的壓力上升。

  5. 美國加息原因. 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利率高低與經濟好壞唇齒相依。 利率高的時候,舉個例子,企業做生意貸款成本高,生意難做,於是會減少投資;一般人買樓的借貸成本亦提高,按揭供款增加,也許沒有能力還錢,作出決定時或會更審慎。 另一方面,利率高將令一般人傾向寧可把錢存在銀行安安穩穩地收息,而不願意冒險投資於股票市場,對股市造成壓力。 誰來決定美國加息利率? 一般來說,是中央銀行,但是不同國家地區有不同的決定方法。 香港特區政府就沒有參與利率的決定,由商業銀行自行決定。 在美國,短期的隔夜(即只借一天)的銀行同業借貸利率由美國聯邦儲備局(聯儲局)決定。 聯儲局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召開一次議息會議,決定加息、減息或維持利率不變。 聯儲局只決定隔夜息,那些借貸期較長的利率依然由市場自行決定。

  6. 2023年5月4日 · 加息就是升高這一利率那麼銀行在給企業或個人放貸時的利率也水漲船高貸款的需求會相應減少由此可以減少貨幣供給量市場上流動的錢少了就可以降低通脹給經濟降溫。 反之,如果降息,銀行放貸的利率就會降低,借錢成本更低,將刺激企業和個人貸款,更多錢注入經濟,整體經濟得到刺激,更加活躍。 美聯儲通過調節這一利率來達到一個目的——保持美國最大限度的就業和物價穩定。...

  7. 2022年5月19日 · Reuters. 一名慢跑者跑過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美聯儲大樓. 美聯儲進入加息通道,並在3月和5月兩次加息,其中5月加息50個基點(即0.5%)是美國自2000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動作。 有經濟學家稱,這麼做是「用錯誤糾正錯誤」,不得已的舉措背後也隱藏著不小的風險。 美聯儲加息,將如何影響股市、房貸、整體經濟以及人民幣匯率? BBC中文為你逐一梳理。 中國「清零」政策承受內外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