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收集要「集中」成一個知識庫。我的第一個關鍵步驟是讓所有收集的資料集中在一個自己選擇的「知識庫」中,無論這些資料是哪一件工作要做的、無論是工作用或生活用資料、無論是單純的好文收集,或是任何覺得好像以後會有用的內容,他們都應該集中在一個可以統一搜尋的知識庫裡。
    • 用「搜尋」連結不同來源資料。仔細想想,常常生活中隨意收集的資料也可能成為工作上企劃的靈感啟發,這時候如果我們在資料收集時把生活、工作資料分開存放,把不同類型的資料分開存放,那麼是不是在未來搜尋工作資料時,就錯失了生活資料可能對工作的啟發了呢?
    • 把資料「思考」成自己的資料。另外在收集資料的當下,我自己還會做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在資料中「寫下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們剪貼再多網頁資料,收集再多內容,但那也只是「他人的看法」,當知識庫裡只有他人的看法,那麼頂多就是變成參考資料庫,而沒辦法成為自己學習成長的動力。
    • 將資料「演繹」成具體的行動。透過一個統一的資料庫把資料集中收集,然後善用搜尋功能來連結不同來源、不同時間搜尋到的資料,並且在收集資料時「寫下自己的思考」,把資料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資料。
    •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 如何保持資料來源的活力?「他人觀點」與「世界觀點」我完全不從社群收集資料嗎?當然不是,我也看社群,但那對我來說是收集資料的第二步驟。並且為了「打破社群氣泡」,第三步驟我也會輔助以 Google 搜尋。
    • 跳過 80% 的資訊。前面的方法中,我覺得應該已經盡可能用最好的方法獲得網路資料的收集來源了,當然我這裡略過了書本上的資料管道,在閱讀書本上,我覺得也是一樣可以從「自己」、「他人」、「世界」三層角度去思考怎麼挑選自己要讀的書。
    • 閱讀並且也同一時間做筆記,強化資料的參與性。看到某篇文章好像有啟發的當下,我會盡可能當下把這篇文章讀完,因為這時候的啟發最大!並且最好能一邊閱讀、一邊畫重點、一邊做筆記,這就是我一開頭說的「參與性」,收集資料最有價值的往往不是資料本身,而是你對這則資料的啟發、想像、延伸。
  1. 2017年4月4日 · 我的加工就是把資料裡的這三種內容區分開來構成封存層參考用)、構思層重點整理)、行動層要採取什麼行動)。 這樣一來: 不僅資料容易被搜尋到因為加入很多我認為的重點的關鍵字),而且以後找到這些資料時可以快速從行動與重點中掌握使用方法也能幫助我理解這些資料的用途是什麼。 2. 康乃爾筆記法 :整理那些需要理解重點的複雜資料.

  2. 2018年3月24日 · 就像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工具:「 sheet2site 」,它讓我們用自己的「 Google 試算表就能在幾分鐘之內架出一個速成網站把試算表裡的圖文資料變成漂亮的網站展示

    • 峮峮資料1
    • 峮峮資料2
    • 峮峮資料3
    • 峮峮資料4
  3. 2015年8月2日 · 1. 便利貼牆:筆記與任務,排程與封存. 關於 Google Keep 的基本操作,可以先參考我最早寫過的這篇基本功能教學:「 Google Keep 靈感的雲端待辦清單筆記推出! 測試心得 」,而其實只要學會最基本的這個新增筆記、排序筆記、封存筆記功能,我們就可以把 Google Keep 看起來像是「便利貼牆」的畫面變成任務管理清單。 我會透過手動拖曳排序, 把目前最需要關注、準備執行的任務卡片移動到最上方 ,這樣不就是一個最簡單有效的任務排程畫面,而且還可以切換成「清單檢視」,這樣就更像我們熟悉的待辦清單。

  4. 2018年3月2日 · Google 雲端硬碟開始「內建」註解 PDF、 Office 文件功能!. 前陣子看到這個功能即將推出,就一直很期待,而昨天開始,我也終於在自己的 Google 雲端硬碟中獲得這個新功能,實際測試了一遍,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功能的一些細節與用途。. 這個功能就是 ...

  5. 2020年7月16日 · 在雲端硬碟中的各種檔案。 Google 文件的網址。 大多數外部網站、網頁。 等等. 都可以在貼上網址後,利用新的自動替換標題功能,取代成有標題名稱的超連結。 快速預覽超連結內容: 而且,插入的連結、超連結,都會彈出更豐富的[預覽畫面]。 尤其如果連結的是 Google 雲端硬碟的檔案的話,在預覽畫面還會告訴你: 檔案擁有者是誰? 檔案最近有沒有更新變動? 此外,如果連結的是 Google 文件、 Google 簡報,則可以[直接開啟預覽]。 預覽視窗中,不用離開目前的文件,就可以查看整份文件、簡報的每一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