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寅 ㄧㄣˊ 恪 ㄎㄜˋ [1]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 鶴壽 , 江西省 南昌府 義寧州 (今 江西省 修水縣 )人,生於 湖南 長沙 , 中國 現代 歷史學家 、 古典文學 研究家、 東方史學 家 [2] ,曾獲選為 中央研究院 院士,亦為 民初時期 清華大學 國學院 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為 梁啟超 、 王國維 、 趙元任 )。 通曉二十餘種 語言 。 其史學脫胎於 乾嘉考據學 ,著有《 柳如是別傳 》、《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 嚴耕望 將其與 錢穆 、 陳垣 、 呂思勉 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學家」。 生平 [ 編輯] 1939年秋,陳寅恪、唐篔 (yún)夫婦與三個女兒避難香港。 家世 [ 編輯]

  2. 生平. 學說. 逸事. 評價. 家庭. 著作. 「恪」字读音争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陈寅恪. 陳寅恪 (读作 陈 寅 yín 恪 què [1] ,也有读作 陈 寅 yín 恪 kè [2]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 鶴壽 , 江西省 南昌府 義寧州 (今 江西省 修水縣 )人,生於 湖南 長沙 , 中國 現代 歷史學家 、 古典文學 研究家、 东方史学 家 [3] ,曾獲選為 中央研究院 院士,亦為 民初時期 清華大學 國學院 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為 梁啟超 、 王國維 、 趙元任 )。 通曉二十餘種 语言 。 其史學脫胎於 乾嘉考據學 ,有著《 柳如是別傳 》、《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

  3. 2024年4月6日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寅恪 (读作 陈 寅 yín 恪 què [1] ,也有读作 陈 寅 yín 恪 kè [2]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 鹤寿 , 江西省 南昌府 义宁州 (今 江西省 修水县 )人,生于 湖南 长沙 , 中国 现代 历史学家 、 古典文学 研究家、 东方史学 家 [3] ,曾获选为 中央研究院 院士,亦为 民初时期 清华大学 国学院 四大导师之一(其余三人为 梁启超 、 王国维 、 赵元任 )。 通晓二十余种 语言 。 其史学脱胎于 乾嘉考据学 ,有着《 柳如是别传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严耕望 将其与 钱穆 、 陈垣 、 吕思勉 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学家”。 生平 [ 编辑]

  4.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 [3] 。. 江西省 義寧縣 (今九江市 修水縣 )人。. 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 , 陳寶箴 之孫、 陳三立 次子 [53] 。. [51] [56] 陳寅恪自少受家學薰陶,廣泛閲讀經史。. [47] 早年赴歐洲留學 ...

  5.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义宁县今九江市修水县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陈宝箴之孙陈三立次子陈寅恪自少受家学熏陶广泛阅读经史

  6. 陳寅恪 ( 1890年 7月3號 — 1969年 10月7號 )係 中國 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喺湖南長沙出世,祖籍喺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佢先後喺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留學同埋鑽研梵文、巴利文同比較語言學,通曉多種文字。 佢喺清華大學做嘢嗰陣有「公子中嘅公子」同埋「教授中嘅教授」嘅稱號。 評價. 李慎之話:「佢係舉世公認嘅二十世紀中國偉大嘅史學家,亦係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傑出嘅思想家。 佢嘅思想嘅光芒將照耀中國人進入二十一世紀」。

  7. 本名 :陳寅恪. 別稱 :Tschen Yin Koh. 字號 :字鶴壽. 所處時代 :近現代.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湖南長沙. 出生時間 :1890年7月3日. 去世時間 :1969年10月7日. 主要作品 :《 柳如是別傳 》《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 主要成就 :國學大師,百年清華四大哲人,前輩史學四大家. 畢業院校 : 復旦大學 、 哈佛大學. 信仰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人物生平.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生於湖南長沙,生時祖母黃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恪為兄弟間排輩。 陳寅恪兒時啟蒙於家塾,學習四書 五經 、 算學 、地理等知識。 陳寅恪畫像.

  8. www.wikiwand.com › zh › 陈寅恪寅恪 - Wikiwand

    寅 恪 (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 字 鶴壽 , 江西省 南昌府 義寧州 (今 江西省 修水縣 )人,生於 湖南 長沙 , 中國 現代 歷史學家 、 古典文學 研究家、 东方史学 家 ,曾獲選為 中央研究院 院士,亦為 民初時期 清華大學 國學院 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為 梁啟超 、 王國維 、 趙元任 )。 通曉二十餘種 语言 。 其史學脫胎於 乾嘉考據學 ,著有《 柳如是別傳 》、《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 嚴耕望 將其與 錢穆 、 陳垣 、 呂思勉 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學家”。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403.

  9. 2017-02-21. 清華EMBA學堂. 陳陳寅恪現今難以找到。 (網絡圖片) 封面圖片史學家陳寅恪網上圖片) 三類書. 陳寅恪將書分為三類最低限度的讀物進一步學習的讀物深入研究的讀物。 三類書中他尤其強調第一類。 陳寅恪認為第一類是必讀書從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識。 譬如,他認為,無論一個人的愛憎好惡如何,《詩經》、《尚書》乃人人必讀之書。 因為它們是我們先民智慧的結晶。 此外,他還認為《禮記》是儒家雜湊之書,但其中包含的卻是儒家最精闢的理論。 《禮記》中除了解釋儀禮及雜論部分以外,其他所謂通論者,如大學、中庸、禮運、經解、樂記等,都是相當精彩的作品,不但要看,還應該背誦。 讀老書 讀原典. 陳寅恪讀書,注重原典和最基礎的書,這可以說是他讀書的一個訣竅。

  10. 2017年8月26日 · 陳寅恪是中國現代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他和夫人唐篔的骨灰安葬在江西廬山植物園內與廬山植物園創始人--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和教育家胡先驌著名植物學家中國蕨類植物學的奠基人秦仁昌著名植物園專家植物學家陳封懷之三老墓相鄰廬山植物園南瀕浩瀚的鄱陽湖面對巍峨的五老峰含鄱嶺最高海拔1,360米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交接處長年累月雨量充沛雲蒸霧罩鬱鬱葱葱淌綠滴翠是著名的亞高山植物園也是中國第一座正規的供植物科學研究的植物園。 我青年時代,在廬山人武部工作期間,不止一次遊覽過廬山植物園。 前幾天,借重返廬山探親避暑之機,我又一次走進廬山植物園。 這次主要目的,是去看國學大師「陳寅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