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9日 · 天水圍亦是新發展市鎮東南有元朗新市鎮西南有洪水橋新市鎮加上屯門新市鎮新界西北高速城市化上世紀80年代初港府為發展新市鎮就在1982年港府與長江實業協議以22.6億港元向華潤及長實回購所有天水圍農地再以8億元代價向天水圍公司批出其中38.8公頃土地實施天水圍新市鎮發展。 根據協議,天水圍169公頃土地發展為新市鎮,人口13.5萬人,其中的38.8公頃土地批予天水圍公司發展住宅與商業用途,其餘130.2公頃由港府發展公屋、資助房屋、政府機構、社區設施,及一些「商業用途的鄰里商舖」,餘下的319公頃土地留作土地儲備。

  2. 天水圍原為 流浮山 與 屏山 及 橫洲 之間,一個名為「廈村灣」的內港灣,北面與 后海灣 連接。 [1] 其靠近廈村的一方形成一大片沼澤和泥灘,因此輞井圍和廈村的鄉民利用此海灣從事養蠔。 [2] 1916年來自 廣東 台山 的趙氏家族籌組聯德公司,向香港政府申請開發廈村灣。 由於港府當時剛接掌新界不久,故亦希望利用外來人牽制 新界鄧氏 在新界西的政經勢力,因而以低價將廈村灣合計490.5公頃的土地批租給聯德公司開發,令鄧氏控制的養蠔業因此結束。 [2] 至於命名為「天水圍」的原因,根據 劉皇發 的說法,是台山趙氏為紀念他們的祖先——宋太祖 趙匡胤 而以其祖籍 甘肅 天水 命名 [3] 。

  3. 2018年1月11日 · 天水圍在主流論述中離不開偏遠」、「充滿低下階層」、「無街道文化」、「官商勾結等字眼卻無進一步資料解釋有些歷史細節更仿佛是一個謎過去一年我幾乎有空就去觀塘歷史檔案館找尋自己社區的歷史檔案不斷補充主流天水圍論述中的缺陷和盲點。...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天水圍原為 流浮山 與 屏山 及 橫洲 之間,一個名為「廈村灣」的內港灣,北面與 后海灣 連接。 [1] 其靠近廈村的一方形成一大片沼澤和泥灘,因此輞井圍和廈村的鄉民利用此海灣從事養蠔。 [2] 1916年來自 廣東 台山 的趙氏家族籌組聯德公司,向香港政府申請開發廈村灣。 由於港府當時剛接掌新界不久,故亦希望利用外來人牽制 新界鄧氏 在新界西的政經勢力,因而以低價將廈村灣合計490.5公頃的土地批租給聯德公司開發,令鄧氏控制的養蠔業因此結束。 [2] 至於命名為「天水圍」的原因,根據 劉皇發 的說法,是台山趙氏為紀念他們的祖先——宋太祖 趙匡胤 而以其祖籍 甘肅 天水 命名 [3] 。

  6. 明報專訊天水圍的規劃發展史有很多看似難以理解的波折故一直流傳很多說法有人稱之為悲情城市指控官商合謀規劃不周筆者發現天水圍之複雜遠超於此。 80年代規劃學者Roger Bristow寫了一本關於香港新市鎮專著因當時資料有限他沒有引用證據就寫下政府在市道下挫期間為了挽救華潤為大股東的巍城而無可避免地買回天水圍土地業權的斷言甚至稱巍城一度拒絕另外亦誤指天水圍是土地供應特別委員會選中的地方這些說法在近年的討論中廣為流傳。 其實這種說法本身沒有說服力,如果巍城本身面臨重大經濟困難,聽到政府願意出手理應求之不得,又怎會有資格去與政府談判? 直到近年,當所謂政府因妥協而限制天水圍南商業設施不得損害巍城利益的秘密協議曝光後,上述說法雖更站不住腳,卻依然繼續流傳。

  7. 天水圍新市鎮早期的規劃概念是於新市鎮南部及北部中心各建一個大型公園作為核心而住宅則圍繞公園而建。 政府為了建立全市鎮有良好設計榜樣,政府發展時加入很多康樂和便民設施,建築密度較同期發展的 將軍澳新市鎮 為低。 此外市鎮內設有由天瑞路公園向東北伸延的「 風水里 」( Fung Shui Lane )景觀廊貫穿整個天水圍新市鎮將鄉郊和市鎮景觀連在一起。 社區環境.

  8. 2017年5月14日 · 天水圍歷年被擱置或延遲動工的基建. 由此顯示檔案法只是我們其中一個要正視的議題城規會透明度低的現實均不能忽視正是它當年貿然通過政府和地產商的規劃申請令天水圍陷入嚴重的發展失衡我們卻無從得知批准理由更遑論當局的決議依據試問天水圍的歷史空白可如何填補要找回當年官商勾結的證據我需要進一步查探更多資料反覆論證才能釋除以上的疑問。 無論如何,制度革新是大勢所趨,我相信終有一天,這些空白是會得到填補的。 稍後出版的專題系列,就是送給天水圍居民的「禮物」,好讓他們透過史實,更深入認識自己的社區,探視未來的出路。 但願天水圍有一日不再被標籤纏身。 官商勾結 天水圍 消失的街市‬. 分享文章. 想贊助支持獨媒工作? 相隔一年後再於獨媒撰文,感慨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