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通常會直接進行切除手術

      • 為免日後需重覆進行檢查,醫生為病人進行大腸鏡檢查期間,若發現瘜肉,通常會直接進行切除手術,即透過大腸內窺鏡移除瘜肉。 若瘜肉的直徑大於2厘米,則可能要透過其他技術,例如「黏膜下剝離術」來處理。
      www.cigna.com.hk/zh-hant/smarthealth/medical/colon-polyp-causes-symptoms-treatment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3月15日 · 形成大腸瘜肉平均約需要10年左右從大腸瘜肉演變成大腸癌則需要約5年左右因此定期做好大腸癌篩查想要早期發現大腸瘜肉並不是難事為甚麼大腸瘜肉切除後仍需要定期復查

  3. 視乎大腸鏡檢查期間是否有切除瘜肉政府將會就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提供兩種資助如果進行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期間有切除瘜肉政府的資助金額為$8,500此考慮到已登記大腸鏡醫生在切除瘜肉期間需時較長並需使用較多儀器

    • 腺瘤性瘜肉
    • 增生性瘜肉
    • 青年性(幼年性)瘜肉

    一般被認知為會逐漸長大並轉變為大腸癌的瘜肉。不過腺瘤中風險真正最高的是進行性腺瘤(Advanced adenoma),也就是 1 公分以上、病理化驗後有絨毛成分和高度細胞變異的腺瘤。 邱瀚模指出,根據台大醫院研究,台灣 50 歲以上男性平均 3 個人就有 1 位有腺瘤,而女性則約 5 位有 1 個,但是進行性腺瘤大約 20 個人才會有一位。不過這只是平均值,一般而言,年齡愈大有這類瘜肉的機會就越高。另外,如果糞便潛血檢查是陽性,平均 2 個人就有 1 人有或大或小的腺瘤性瘜肉。

    這種瘜肉非常常見,但是癌變的風險非常低,常見於直腸或乙狀結腸的成群微小瘜肉,50 歲以上成人幾乎將近一半的人會有這種瘜肉。因為這種瘜肉風險極低,臨床上不會去切除或摘除,很多人被醫師告知不需要處理的瘜肉,就屬於這類。「如果在檢查中發現這種病灶,不必恐慌,也不需要常常為此追蹤,」邱瀚模說。 有一類和增生性瘜肉長得很像、但是有可能癌變的瘜肉叫「鋸齒狀腺瘤」,就必須切除。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在內視鏡下運用窄帶影像(Narrow band imaging)或染色內視鏡(Chromoendoscopy)就可以準確區別以上說的腺瘤性瘜肉、鋸齒狀腺瘤和增生性瘜肉。

    這種瘜肉多半發生在較年輕的族群,鮮少會癌變,但是跟發炎性瘜肉一樣,有時候也會出血,所以也會把它切掉。 並非所有瘜肉都是必須切除的。一般來說,「腺瘤性瘜肉」一定要切掉,至於其他瘜肉是否要切除,就看醫師診斷能力與臨場判斷。在某些狀況下,有些非腫瘤性瘜肉在內視鏡下看起來像腫瘤性瘜肉的時候,醫師為了不留下病灶在腸子裡面,也會先把瘜肉切除,留待病理化驗出爐再做出最後診斷。【推薦閱讀:健檢後疑似肺癌,該做哪些進一步檢查確診?需要手術嗎?】

  4. 2017年4月12日 · 根據美國的大腸鏡檢查後追蹤指引如果是只有一兩顆小於 1 公分的小瘜肉一般五年後再追蹤即可。 假如有超過三顆(不論大小),或只要有一顆超過 1 公分化驗結果有絨毛成分或高度細胞異常則三年後就要追蹤只有非常少數非常大的腺瘤超過 3 公分或 4 公分以內視鏡逐刀切除時要在半年後再安排一次檢查追蹤觀察有無殘留病灶。 但要是發現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因臨床上觀察這是最有可能轉變成癌症的瘜肉類型,如果檢查時發現,醫師就會進一步將組織切下做化驗。 【 推薦閱讀:該用大腸鏡切除大腸癌? 還是要用外科手術切除? 若評估切片的病理報告確定是癌症,會評估癌細胞長到大腸黏膜上層或下層或更深、癌細胞分化程度,以了解癌細胞侵犯程度、作為評估復發風險的參考。

  5. www.colonhealth.hk › zh-hk › large-intestine-resection-process大腸瘜肉切除過程

    現代人受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令部分人士的腸壁細胞容易出現增生即大腸瘜肉而有部分的大腸瘜肉或會經過十至十五年時間逐漸演變成高度細胞病變甚至大腸癌因此醫生若於腸鏡檢查期間發現瘜肉一般會將其切除並作化驗以策安全

  6. 大腸癌是少數可以預防的癌症大部分的大腸癌均由腸臟瘜肉發展而成所以適時進行大腸鏡檢查便能及早發現瘜肉並加以切除有效阻止瘜肉增大及演變為大腸癌香港癌症基金會呼籲市民要培養健康生活一般人士50歲起適時進行大腸鏡檢查根據大腸癌最新數據*,港人早期大腸癌發現率偏低近半數的個案在確診時已屬第三及第四期。 遲確診加上高發病率,反映市民對預防大腸癌檢查意識不足。 及早發現存活率有機增86%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去年首度公布了港人5年相對大腸癌存活率,2010-17年所有期數相對存活率為58.2%,當中第一及第二期的存活率較高,分別為 95.7%及 87.3%。 第三期為 68.7%,而第四期則跌至 9.3%,可見及早發現,有較高康復機會。

  7. 除了病人已出現大腸癌症狀需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外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加上早期大腸癌亦無明顯症狀故建議一般人由 45 歲至 50 歲起開始定期進行大便隱血測試及大腸鏡檢查如發現有少量瘜肉經化驗後無特別問題可於 5 年後再接受大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