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5月11日 · 生產 完後, 產婦 需要一段時間讓 子宮 、其他器官回復到 懷孕 前狀態,這段恢復期稱為 後 期。 而這段讓身體慢慢恢復的期間,對女性有重要、長遠影響,無論是身體、心理未來的健康,都要有充分、適當休息與照顧。 然而,每位產婦的復原、改變情況都不相同。 因此,下列將為每位 媽咪 及準爸爸介紹,女人的身體在產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產後身體的改變. 生產完後,身體狀況會漸漸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況,然而您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改變,如: 肌肉疼痛 :對剛生產完的女性而言,這是很常見的情況,尤其是您的手臂、脖子或下巴,最容易感到疼痛。 陰道流血、出現分泌物 :這個情況可能持續 2~4 個星期,接下來 2 個月內,這種現象有時會有,有時可能沒有。

  3. 本文介紹產後護理及照顧初生嬰兒須知還有如何辦理出生登記產後護理 分娩後你的身體還會經歷不少轉變例如可能出現脫髮問題須處理會陰傷口或剖腹生產的傷口和肚皮仍微微隆起等只要產後好好護理如保持均衡飲食和做適量產後運動便可

  4. 2015年1月20日 · 【身體修復】 媽咪產後會有一段過渡期因為身體需要修復而且身材外形及生理機能也尚未復原再加上有惡露排泄宮縮疼痛水腫等問題一定會讓媽咪產生疑慮。 了解產後的恢復時機,才能安心靜養休息,準備迎接新手爸媽的生活! 惡露及排泄. 惡露是子宮內膜細胞脫落所產生的分泌物產後六個禮拜內有惡露都算是正常的情況產後1至3天的惡露較濃量較多是無味或帶有微微腥味的鮮紅色分泌物產後3天會出現顏色較淡的粉色血清分泌物分泌量中等不帶有異味產後2個禮拜的惡露會漸漸轉淡呈現白色或黃色量越來越少也沒有臭味。 若產後超過4天,惡露仍然是鮮紅色或帶有惡臭味,就有感染的可能,如果媽咪有發燒或出現下腹部疼痛的症狀,必須到醫院檢查治療。

    • Offbed‧產後24小時
    • Offbed‧產後第1週~第2週
    • Offbed‧產後第3週~第4週
    • Offbed‧產後回診檢查

    傷口狀態

    胎兒頭圍約有10公分,在娩出過程中會劇烈拉扯產道肌肉,並會造成陰道口撕裂、腫脹。自然產的會陰部傷口會在產後立即縫合,但疼痛感會持續1~3天,1週左右才會逐漸減緩並消腫。大里仁愛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董育瑞建議,自然產後24小時可按壓合谷穴、太衝穴、三陰交等穴道減輕會陰部的疼痛感。剖腹產雖然多半會使用脊髓麻醉,但因傷口較大,麻醉消退後會感覺緊繃壓迫,也會出現子宮收縮痛的症狀,若要下床須用束腹帶固定。產後恢復良好的剖腹產媽咪應儘量多走動避免沾黏,但束腹帶不宜綁太久太緊,以免日後子宮脫垂。

    子宮狀態

    子宮頂在產後1小時會比產前略微下降,約在肚臍或肚臍下一指左右的位置。醫護人員每15~20分鐘會幫媽咪監測心跳、血氧、血壓,並會按摩子宮觀察其硬度。若子宮遲遲未變硬且出血量仍多,或子宮變硬但仍不停出血(有可能是子宮下端出血或外陰部血腫),即有產後大出血的風險,須服藥打針減緩出血量。如情況仍未改善,則須檢視原因進行輸血,必要時施行子宮動脈栓塞、子宮體縫合甚至切除子宮。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宋碧琳表示,產後1小時是觀察產後大出血的關鍵時刻。媽咪若感覺頭暈、心跳加快、喘不過氣,即須通報醫護人員,在旁陪伴的家人也須密切注意媽咪的生命徵象和出血情形。也因為生產時會有產後大出血的風險,在診所生產的媽咪產前須先向診所確認血液庫存狀況及臨時轉診制度的進行模式,以降低生產風險。 產中產後大出血當心「席恩式症候群」 產中、產後大出血的媽咪因休克讓腦部嚴重缺血使腦下垂體受損、體內荷爾蒙製造功能喪失,產後可能出現後遺症,即「席恩式症候群(SheehanSyndrome)」。罹患此症的媽咪無法分泌乳汁、月經也遲遲無法恢復,須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產後漏尿好崩潰!3招教你這樣改善

    惡露

    媽咪在分娩後,陰道會分泌脫落的子宮內膜、瘀血、組織液等,統稱「惡露」。惡露分泌狀況是子宮復元指標。產後24小時會排出大量鮮紅色惡露(比月經量大),須使用產褥墊或產後衛生棉;產後3天惡露同樣維持鮮紅色,不過從液體變成果凍狀;產後一週惡露變成紅色以至暗褐色;1週後從褐色轉為黃色;2週後變淡黃色或白色。產後第3週~第4週惡露量下降並逐漸停止,但哺乳會刺激宮縮,因此有人直到產後第6週(或超過6週)仍會間續分泌惡露,建議回院診斷是否有胎膜或胎盤殘存子宮或為正常現象。在中醫觀點,超過6週仍分泌惡露被定義為「惡露不止」,代表子宮恢復不佳,須就醫治療。

    傷口狀態

    自然產的會陰部傷口維持腫脹狀態,媽咪可坐製床墊舒緩。剖腹產因傷口較大可使用束腹帶,但要避免長時間綁束以防子宮下垂。久蹲、久坐、彎腰搬重物都可能導致產後腰痠和子宮脫垂,媽咪要特別小心。

    子宮狀態

    通常子宮會在產後2週內回到骨盆腔、4週內回到原本尺寸。若子宮到第3、第4週仍未下降、出血量也多,有可能是月子餐中活血化瘀的藥膳引發出血,或是胎盤未完全分離,須回診檢查。

    身體狀況

    產後1週氣血仍虛弱,有意修復體態的媽咪可在兩週後開始在床上提臀、收小腹,逐步拉長下床行走的時間。體力恢復較快的媽咪則可以做產後體操、伸展操,但動作不要太大,以免造成身體負擔。肚皮仍鼓脹的自然產媽咪須請醫師評估子宮下降狀態,可從第2週開始穿上束腹帶,每穿3~4小時放鬆1~2小時,以加速恢復體型。血型為Rh陰性的人,產後3天內須注射免疫球蛋白。

    傷口狀態

    剖腹產傷口通常在第3週就會癒合,若傷口仍有分泌物,可能是傷口未長好,須回院檢查。媽咪可以在癒合的傷口上貼上防疤痕增生的美容膠帶或貼片。不過因為傷口周圍被剃掉的毛會在第1個月~第2個月長出來,怕膠帶沾黏毛髮的媽咪也可以擦除疤凝膠取代美容膠帶。自然產縫合的傷口到第3週也已痊癒得差不多。如傷口仍腫脹出血,有可能是會陰部未完全縫合,須回診檢查或擦藥膏、盆浴幫助傷口癒合。

    身體狀況

    第3週~第4週身體大致恢復,但肚皮仍鬆弛,骨盆腔也會有下墜感,可以開始做骨盆腔凱格爾運動幫助收縮陰道、骨盆腔底肌肉以增加肌肉彈性,避免鬆弛。產後腰部和背部肌肉量下降,媽咪也可以針對這兩處肌肉加強肌力。想儘速恢復體態的媽咪可以特別鍛練腹部肌肉。此時許多媽咪會有下背痛及下腰痛的問題,有人以為腰背痛是坐月子期間沒調養好,但其實多半是肌肉骨骼未完全恢復,餵奶、換尿布等頻繁彎腰的動作又容易加重肌肉負擔。宋碧琳醫師指出,媽咪應配合身高調整換尿布平台的高度,並請復健科醫師評估是否要用復健、按摩或校正骨盆腔等方式舒緩背部壓力。 另一方面,媽咪在產後也要讓眼睛適度休息,最好避免躺在床上一直滑手機,可多補充葉黃素以免近視加深、視力惡化。產後掉髮嚴重的媽咪約4個月~6個月即會恢復正常,如掉髮情況仍未改善,則須請皮膚科醫師治療。

    心理狀態

    懷疑自己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咪,可先自行填寫「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官方網站及各大醫院網站皆有電子量表可供填寫),再諮詢臨床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

    剖腹產拚下一胎最好相隔半年以上

    產後第6週會做第一次產後回診。在住院期間即注射過子宮頸癌疫苗的媽咪可在第一次回診時注射第2劑子宮頸癌疫苗,並在第二次回診後3~5個月施打第3劑子宮頸癌疫苗。超過30歲的媽咪應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確定子宮狀況。如會陰出血,須照超音波確定子宮內沒有胎盤殘留。若產中即計劃避孕可在剖腹時順便結紮輸卵管;自然產媽咪可在產後2~3天結紮。如產後才決定避孕,建議在體內裝設銅製避孕器或服用含黃體素成份的避孕藥(可避免讓乳汁減少)。由於輸卵管結紮屬侵入性手術,結紮後想再懷孕只能做人工生殖(試管嬰兒)或請醫師打通輸卵管(有子宮外孕的風險,非100%可受孕)。如打算生下一胎,宋碧琳醫師建議服用口服避孕藥、戴避孕器或保險套。想「再接再厲」的剖腹產媽咪最好相隔半年以上再懷孕,以免子宮傷口裂開。

    產後6週血壓仍高恐成慢性疾病

    產後回診會一併做產後檢查,檢視子宮出血、惡露出血、傷口復元、哺餵母乳等狀況。孕期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媽咪須測量血糖變化;罹患妊娠高血壓的媽咪則須檢視血壓有無恢復正常數值,若血糖、血壓仍超過標準值須延長服藥時間,有可能已轉為慢性疾病。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webservice@mababy.com

  5. 2020年12月16日 · 關鍵字: 剖腹產 、 剃陰毛 、 灌腸 、 產後傷口照顧 、 惡露. 要不要剃陰毛? 必須灌腸嗎? 剖腹產前必須空腹多久剖腹產後何時會開始覺得痛產後惡露多久會流乾淨剖腹產傷口如何照顧剖腹產產後飲食如何吃剖腹產前你也有這些疑問嗎一起來看看醫師怎麼說。 剖腹產產前生活提醒. 平時應注意血糖與血壓. 待產中仍可能出現孕婦血壓偏高、血糖不穩、發燒等常見的產科情況。 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產科問題,產檢時應注意血壓、尿糖,倘若有子癇前症,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李毅評醫師表示,應配合醫師處方,按時服用血壓藥物;倘若有妊娠糖尿病,平時即應該控制飲食、做好血糖監測,以免剖腹產前空腹時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延伸閱讀:水果取代蔬菜又喝蜂蜜水,孕婦驚患「妊娠糖尿病」!

  6. 產婦分娩後身體各器官開始恢復至懷孕前的狀態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一般需時六周期間的護理實不容忽視產後六星期之後應進行一次檢查確定身體是否完全復元。 此外,因為適切的家庭計劃更能為日後美滿的家庭生活奠下良好基礎,所以夫婦應協議用何種方法避孕。 甚麼是惡露? 生產後,子宮會收縮至未懷孕時的大小,排出的新陳代謝物稱為惡露。 初時惡露量較多,呈鮮紅色,一般持續一周。 及後惡露會逐漸轉成淡紅色,持續約兩周。 最後變成白色的分泌物並漸漸減退。 惡露乾淨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時兩至六周。 餵哺母乳可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賀爾蒙,促進子宮收縮,使惡露排出時間縮短。 但若僅短暫餵哺母乳的話,停止餵哺母乳後,惡露可能會由淺紅色或白色再轉為鮮紅色,然後逐漸減少變為乾淨。 何時需要見醫生?

  7. 2018年8月8日 · 產後怎麼補能不能提重物? 自然產、剖腹產傷口護理大不同。 以下就讓護理師帶領媽咪看看產後傷口照護全攻略』,讓身體有良好的恢復吧! 目錄. 1. 自然產傷口照護重點. 2. 剖腹產傷口照護重點. 自然產傷口照護重點. 一、自然產傷口較小,復原力強. 自然生產的傷口(約五公分),比剖腹生產的傷口(約十公分)小很多,一般媽媽如果是順利生產,傷口都不會太大。 通常醫護人員每一天都會幫媽媽做評估,如果傷口有異常紅、腫,並且媽媽覺得灼熱疼痛,就表示是有別於正常自然生產會陰的傷口! 一般正常的傷口,不太會讓媽媽有紅腫的現象,除非撕裂傷太嚴重。 造成撕裂傷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太大了,而媽媽在用力的過程中不適當,也會造成比較大的撕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