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6日 · 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分為三種可改變不可改變及風險尚未明確的因子. 4個可改變的危險因子1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30會增加20%罹患胰臟癌的風險2抽菸與從未抽菸者相比抽菸者患胰臟癌的風險大約是其兩倍。 3、糖尿病:第2型糖尿病風險高。...

  2. 胰臟內分泌神經腫瘤只佔所有胰臟癌的 1 ~ 3 %,目前所知的危險因子只有抽菸好發年齡平均為 50 歲。 一般人更應注意的是長在胰管上皮細胞的胰臟腺癌,很痛且很快致人於死。 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在發現時通常已經是晚期癌症。 可能的症狀包括: 黃疸 :黃疸是胰臟頭癌較常見的症狀,主要是因為腫瘤壓迫到膽道所造成,但也可能是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 上腹疼痛 :上腹疼痛是胰臟癌常見的臨床症狀,有時疼痛甚至會延伸到背部。 右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發生在胰臟頭部,左上腹疼痛則代表病變可能發生在胰臟尾部。 明顯體重減輕 :食慾不振、嘔吐、噁心,這與進食不佳、以及消化異常有關,快速且明顯的體重減輕,則代表胰臟癌可能以無法用手術切除治療。

  3. 胰臟癌. 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四位在2021年胰臟癌導致889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5.9%。. 胰臟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於過去十年錄得明顯升幅,從2011到2021年,因胰臟癌而死亡的人數躍升75%。.

  4.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發佈的數據,與 2017 相比,胰臟癌2018年新症個案增加 11.6%至 855 宗,自 2008 年起上升約 91%。 雖然胰臟癌並不屬於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但卻是2018年全港第五位致命的癌症,該年有711人因胰臟癌而死亡 。 胰臟癌死亡率偏高,與胰臟的位置有密切的關係。 胰臟組織位於腹下部後方,位置隱蔽,致使早期胰臟癌大多沒有病徵,令患者難以及早發現。 事實上,臨床上不少胰臟癌病例,都是在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後引起症狀,方被發現 。 然而,即使確診時已屆晚期,患者亦無須絕望,皆因近年醫學界針對胰臟癌研發出更多治療方法,有效延長部份晚期病人的存活期。 胰臟癌常見症狀.

  5. 2022年11月4日 · 胰臟癌的高風險群. 胰臟癌的診斷及檢查方式. 胰臟癌分期及存活時間. 胰臟癌治療方式. 胰臟癌之所以稱之為癌王,是因為其不易察覺,發現時大多已屬於中、晚期,且在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僅約5-10%。 所以,預防胰臟癌需要關注兩大重點:遠離危險因子、高危險群應定期追蹤。 胰臟的位置與作用. 胰臟是消化系統中的腺體之一,位於左上腹、胃和脊椎之間,長度約為15-20公分,從頭到尾逐漸變窄,前端頭連接十二指腸,中間為體,末段則稱為尾。 胰臟主要由外分泌細胞 (95%)及內分泌細胞 (5%)所組成,其作用為: 外分泌作用:負責製造汁,經管流入十二指腸,進行醣類、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作用。 此外,管也負責將肝分泌的膽汁輸送到十二指腸的膽管。

  6. 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於2015的數字胰臟癌雖然不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但卻高踞香港十大死亡癌症的第四位而其死亡率排名於第四的原因很大機會是由於早期胰臟癌通常並無明顯症狀並加上其位置相對較隱蔽因而較難被發現。 當有明顯症狀時,疾病多為較後期或不能以手術作治療的階段,即使能進行手術進行切除,其存活的時間一般較其他癌症病患者短。 胰臟癌的症狀可包括黃疸,糞便顏色變淡,尿色變深,腹痛或背痛,不明原因體重下降及無飢餓感。 市民若要檢查有否患上胰臟癌,本中心亦有提供以下檢查作出診斷︰. 內視鏡超聲波檢查. 內視鏡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檢查. 分享: 列印.

  7. 種類. 胰臟的 胰岛 和外分泌腺體具有許多功能胰臟癌能夠從其中的任何一種細胞產生並干擾相關功能。 胰臟癌雖然有許多種,但可粗略歸為兩大類。 絕大多數(約99%)的胰臟癌發生在胰臟的外分泌部(分泌 消化酶 的地方),此處的各種癌症在診斷和治療上都有許多的共通點;另一些癌症則發生在胰臟的內分泌部(分泌 激素 的 內分泌 組織),特色和前者截然不同。 這兩類的胰臟癌都好發(但並非絕對)於40歲以上的患者,且男性稍多於女性,但少數亞型在女性和孩童身上較常見 [19] [20] 。 外分泌腫瘤. 最常見的外分泌胰臟癌為胰臟 腺癌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註 1] ,佔所有胰臟癌的約85%,約60%到70%的胰臟腺癌發生於胰頭部 [27] 。

  8.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由於胰臟位置深藏腹腔加上發病早期往往幾乎毫無徵兆一般身體檢查難以偵測到大部份個案在確診時已屬晚期。. 胰腺癌可以從胰腺中的兩種細胞發展而來外分泌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細胞如胰島細胞。. 外分泌型更常見通常在晚期 ...

  9. 2023年12月8日 · 胰臟癌 (英語: pancreatic cancer )是指 胰臟 細胞 發生 癌變 而產生的 腫瘤 ,這些腫瘤細胞具有侵犯其他組織的能力 [10] 。 胰臟的癌症可分為許多類型,最常見的是胰臟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佔了85%,因此胰臟癌一詞有時也用來直接指稱胰臟腺癌,這些 腺癌 發源於胰臟製造 消化酶 的部位;該部位也可能發生其他幾種通稱為非腺癌(non-adenocarcinomas)的癌症。 另外1-2%的病例為來自 神經內分泌細胞 的 神經內分泌腫瘤 ,這類癌症的侵襲性通常沒有胰臟腺癌強 [6] 。 胰臟癌最常見的症狀和徵象包括 黃疸 、 腹痛 或 背痛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淺色 糞便 、茶色尿和 食慾不振 [1] 。

  10. 胰臟癌 簡介. 當胰臟細胞一旦失控地增生,並侵犯身體其他正常細胞,便形成胰臟癌。 從病理分析,約90%的胰臟癌管上皮細胞的腺癌,約70%胰臟癌發生在頭,20%發生在體和尾,餘下的10%為許多小腫瘤遍布整個胰臟。 胰臟癌在芸芸癌症之中惡性度較高。 由於胰臟深藏於腹腔內,位置隱蔽,因此胰臟癌症狀難以覺察,大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屆晚期,加上胰臟癌有明顯的早期擴散傾向,傳統化療和放射治療效果亦不理想,故胰臟癌的整體預後情況較差。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本港在2018年共有855宗胰臟癌新症,其中男性佔475宗,女性佔380宗,患者年齡較多在65歲或以上,總死亡人數為711人,乃本港第五位致命癌症。 iI. 胰臟癌的分類. 外分泌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