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6日 · 荷蘭人透過定期召開的 地方會議 ( 荷蘭語 : landdag ),維繫雙方的封建關係,並任命原住民首長,確立原住民社會的正式領袖 [註 2] ,以協助荷蘭人推行政令。 透過地方會議,荷蘭人也將原本以個別或多個村社為 政治實體 、彼此攻伐的原住民部落,統合成互相聯盟的 聯合村 ( 荷蘭語 : Verenigde Dorpen ),置於 荷蘭 主權之下 [7] 。 荷蘭人便藉由攻擊聯合村的敵對部落,讓原住民 出草 ,使得雙方的關係更為緊密 [8] [註 3] 。 1640年代以後,臺灣南部沿海殖民地的行政支出不斷的暴漲,收入也逐漸從轉口貿易轉移到本地稅收 [9] 。

  2. 荷蘭人透過定期召開的 地方會議 ( 荷蘭語 : landdag ),維繫雙方的封建關係,並任命原住民首長,確立原住民社會的正式領袖 [註 2] ,以協助荷蘭人推行政令。 透過地方會議,荷蘭人也將原本以個別或多個村社為 政治實體 、彼此攻伐的原住民部落,統合成互相聯盟的 聯合村 ( 荷蘭語 : Verenigde Dorpen ),置於 荷蘭 主權之下 [7] 。 荷蘭人便藉由攻擊聯合村的敵對部落,讓原住民 出草 ,使得雙方的關係更為緊密 [8] [註 3] 。 1640年代以後,臺灣南部沿海殖民地的行政支出不斷的暴漲,收入也逐漸從轉口貿易轉移到本地稅收 [9] 。

    • 殖民地(荷蘭東印度公司)
    • 背景
    • 過程
    • 荷蘭治世

    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在1624年來到福爾摩沙南部,在大員建築熱蘭遮城作為統治據點,向周圍的原住民部落試探結盟的可能性。荷蘭經營這個殖民據點的最初目的,僅單純是作為他們在亞洲貿易的轉口港。但後來為了安全考慮,再加上當局所需的補給品大多遠從巴達維亞以海運方式送達,成本高昂、供給時間不定,荷蘭殖民當局開始思考擴大統治腹地,尋求與鄰近村莊合作的可能。荷蘭人於是與新港社(Sinkan,今臺南新市區)結盟。十七世紀早期,村落在一種充滿敵意的張力中共存,而新港社是臺江內海周圍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中最弱小的部落,經常會被最強大的麻豆社攻擊。透過結盟,新港社供給荷蘭人柴火、鹿肉和魚等物資,換取荷蘭人的庇護與武力支援對抗麻豆社;然而這...

    雖然前後任臺灣長官彼得·納茨和漢斯·普特曼斯都亟欲打擊麻豆社,但荷蘭在熱蘭遮城只有400名駐軍,其中更只有210名士兵,難以在無人留守本營的情況下與麻豆社抗衡。他們持續向巴達維亞當局請求增援,終於在1635年當局派了475名士兵到臺灣,以替1629年的麻豆溪事件向麻豆社報一箭之仇,並恢復荷蘭人的聲望,以保護他們從中國招募移民到臺開墾的漢人不受原住民侵擾。 荷蘭人與原住民部落的關係持續惡化,甚至曾與荷蘭人友好的新港社都策劃反叛。傳教士尤紐斯寫道:「新港人秘密起事謀反,並陰謀殺害新港村的牧師與士兵。」荷蘭長官迅速派遣了八十名士兵前往新港,捉拿了三位新港頭人,化解了一次危機。1635年9月,一場嚴重的天花襲擊麻豆社和蕭壠社,而當時荷蘭人所控制的新港社和其周圍村落卻都沒有染上瘟疫,荷蘭人視此為上帝對...

    麻豆社被荷蘭人以武力征服後,許多原住民部落也相繼臣服於荷蘭。例如放索社(Pangsoia,或稱放索仔,今林邊鄉田厝村放索)便遠自100公里外的南方前來,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結盟;其他前來求和的使者包括哆囉嘓社、塔加拉揚社、塔羅凱社(Tarokei)、大目降社、(下)淡水社(今萬丹鄉社皮村)、塔樓社(今里港鄉塔樓村)等。荷蘭臺灣當局於1636年2月22日在新港舉行了第一次的「地方會議」(荷蘭語:landdag,意為「盛大的會議」),共有28名來自臺灣西南部平原的原住民部落代表與會。會議上荷蘭首長授予原住民代表荷蘭三色旗、黑絨禮袍、嵌著銀杖頭的籐杖,象徵他們的地位與權威。傳教士尤紐斯寫道:「看著這些初次見面的人們如此友善,發現他們彼此親吻相視,是一件令人欣悅的事。這在此地殆為史無前例,因為任何部落都...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本文探討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時,對原住民部落的整併理念實施過程與成效文章在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領地控制脈絡下,進一步以大武郡與打猫社為例,討論荷蘭人如何處理整併後的部落權力結構與村社規模。 東印度公司之所以於平原地區實施部落整併,係遷就其宣教活動與行政統治;因此,村社作為殖民地的底層單位,其規模以及村社首長的派任,即成為荷蘭人整併前後的考量。 荷蘭人在部落整併的做法上,雖然大多會循原有的部落社會網絡與族人的意願,但整併的成效不一。 到了公司統治末期,整併形同蛇尾,甚至傳聞出加入叛離荷蘭人勢力的案例。 關鍵詞:荷蘭東印度公司、部落整併、臺灣原住民 . ∗.

  5. 2023年8月1日 · 初抵臺灣的荷蘭人對原住民的認知與理解往往來自道聽塗說短暫接觸所留下的表面印象。 早在1622年,爪哇總督昆恩(Jan Pietersz. Coen)派雷爾生(Cornelis...

  6. 我們所熟悉的熱蘭遮城,才從商館的性質逐漸轉型為兼具殖民地領土與屬民的行政中心。 如同北美殖民地時期的原住民,曾在歐洲人資本投資信貸利潤競逐等商業利益的論述背景下,建構想像成歐洲貨物的消費者,以及原住民的首次消費者革命(the first consumers revolution)」圖像:甫具殖民地領土與屬民管理的東印度公司,面對擴張中的領地與各地形形色色的南島語族,也發展出對臺灣南島語族的特定認知。 所謂的「 文明人」與「 野蠻人」論述所指的對象為何?構成「 文明」與「 野蠻」的實質內涵是什麼?

  7. 本期專題1. 荷蘭時期原住民族的分佈. ——番社名稱、誤讀與其他. 翁佳音. 研究近代初期(16-18世紀)臺灣•東亞東南亞史、史學思想與歷史的歷史。 流派,屬乾嘉考證與Ranckean文獻實證主義的復辟新保守派,愛講政治•外交以外的社會•文化往事。 老宅,每次出門便覺得出國,所以愛拍照留念。 sijnde, Magkinam ende Bacluan versceenen(Groote, III, 94) 傍晚,麻豆、蕭壠番人,哆囉嘓番人(有兩社),以及Makinam目加溜灣番人出席. 甘為霖的英譯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