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4日 · 由. Nutrilion小編. - 24 11 月, 2023.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經常會養成食無定時欠坐不動的壞習慣導致身體出現三高問題三高問題當中不少人都尤其關注血脂血糖」,因為它們與變胖息息相關卻往往忽視了血壓高的警號就算得知自己血壓高想改善也無從入手Nutrilion為你推薦8種有效的降血壓食療以及教你分辨高血壓的徵兆! 目錄. 何為血壓高? 血壓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血壓高有什麼症狀. 為什麼會高血壓? 什麼食物可以降血壓? 降血壓食物1:鮮豆漿. 降血壓食物2:綠葉蔬菜. 降血壓食物3:三文魚. 降血壓食物4:紅菜頭. 降血壓食物5:橙和檸檬. 降血壓食物6:番茄. 降血壓食物7:開心果. 降血壓食物8:牛奶. 相關文章. 何為血壓高?

  2. 2021年2月1日 · 醫學界提倡以DASH食療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來控制血壓。大致就是以低鈉,高鉀、高鈣、高鎂的食物來控制身體的鹽份,軟化血管,以達致降低血壓的效果。另外,有研究顯示一些含有抗氧化功效的食物也能夠有助降低血壓。具體相關食物如下:

  3. 2021年10月25日 · 基本上血壓高食療必需減少鈉和脂肪的攝取量並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鈣及鉀多吃蔬果多喝水且戒菸和酒這看似簡單但對血壓控制至關重要如下補充說明

  4. 2023年4月14日 · 上壓還是下壓重要? 高血壓是導致腦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成因根據衛生署調查香港15歲至84歲人口當中患有高血壓比率約27%而且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患者往往出現併發症後才知道。 人們經常討論的「上壓」及「下壓」,究竟哪一個比較重要? 按圖了解上壓還是下壓重要? 」:: + 6. 「上壓」即收縮壓,代表心臟收縮泵血時加諸血管壁的壓力;「下壓」即舒張壓,代表兩下心跳之間心臟放鬆時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 很多人關心血壓中的「上壓」還是「下壓」較重要,台灣心臟科醫生謝安民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若一定要作出選擇,「上壓」可能較重要。 而最新研究指出,「脈壓差」(上壓減去下壓)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因為「脈壓差」數值代表血管硬化程度。 「脈壓差」宜在30至40之間.

  5. 2021年12月1日 · -. 9個高血壓食物禁忌. - 每天攝入超過10克的鹽. - 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包括鴨蛋、五花肉、排骨肉、肥豬肉、豬腰、豬肝、羊腿、無鱗的魚、鯨魚、鯡魚、吞拿魚、油浸沙丁魚。 - 動物油、生豬油、燻肉。 - 會引致脹氣的食品,如番薯、乾豆、味道濃的餅乾類。 - 硬纖維的蔬菜,如玉米和竹筍。 - 刺激性的蔬菜及香辛料,如葱、香菜、香辛蔬菜、胡椒、辣椒、咖哩粉。 - 加工品,如香腸。 - 醃漬食品,如鹹菜、鹹魚子、用糖及醬油煮的菜、醬菜類。 - 咖啡、濃茶、烈酒、白酒、酒類飲料。 高血壓一日三餐餐單推介. -.

  6. 中醫治療高血壓和一般療法不同的是中醫對待高血壓的看法並不一樣很多人把高血壓視為疾病但正如上邊提及以現代研究的方式仍然無法得知高血壓的病因為何所以比起疾病」,高血壓其實更接近一種病徵」,這和中醫治療疾病的角度不謀而合。 中醫看病,講求的是「辨証論治」,以簡單的方式來說,中醫把所有疾病都分為表、里、寒、熱、虛、實、陰、陽等。 以流感作為簡單的例子,不同病毒引起的流感需要用不同的疫苗或抗生素;但如果以中醫的方式治療,則取決於病人的表現,例如發熱嚴重的是「風熱証」,怕冷明顯的是「風寒証」,即使致病的病毒並非相同,並不一定會影響中藥的效果。 這種治病的方式使中醫在無法確定病因或致病因素時,仍能發揮一定的療效,這就是中醫的特點之一。

  7. 在中醫的角度預防高血壓的關鍵就是低鹽飲食均勻體重戒煙酒處理壓力等等要在日常生活中入手預防高血壓可以從飲食開始香港註冊中醫師吳海燕指要預防高血壓首先應該減少高糖及紅肉牛肉羊肉及豬肉),以及酒精的攝取。 另外,可採取減鈉飲食,每日約攝取少於1茶匙(5cc)食鹽,並搭配運動促進健康。 如果正服用西藥,可考慮減少含鉀的食品,包括莧菜、川七、紫菜、柿餅、葡萄乾、香蕉、龍眼乾、西柚以及紅棗等。 以下是針對三種常見體質的湯水建議: 氣血虛 – 黃芪紅棗靈芝湯、南瓜排骨湯. 熱底 – 番茄芹菜薯仔湯、 海帶黃豆湯、冬瓜薏米湯、牛蒡玉米須馬蹄湯、羅漢果茶. 寒底 – 鮮淮山竹笙鵪鶉湯、枸杞子杜仲湯、黑豆杜仲茶. (每人體質不同,建議大家飲用前先查詢中醫師,以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8. 2019年6月26日 · 根據中醫對眩暈和痰的不同認識高血壓病的中醫食療要掌握以下7個原則。 示意圖/TVBS. 原則1:少吃油膩. 膏粱厚味滋生痰濁對高血壓是極為不利的。 油脂大、脂肪含量高的菜要少吃,所以像動物內臟、蛋黃、烏賊、鮑魚、無鱗海魚、蝦、蟹黃這類食物要少吃,因為這類食物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這是有害的脂肪酸,是造成動脈硬化、血栓的罪魁禍首。 原則2:科學用鹽. 吃鹽多是對高血壓不利,每天最好控制在3~4克。 有個小訣竅是炒菜的時候不要太早放鹽,等菜快熟的時候再放,這樣能減少鹽的量,還不失鹹味。 另外醃製的食物、醬湯等也要遠離。 原則3:使用素油. 素油是什麼,就是我們常說的植物油,如玉米油、花生油、橄欖油等,這些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這是有益健康的脂肪酸。

  9. 不可不提很多人的血壓高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食得太鹹飲酒過量少吃蔬果少做運動體重超標或者睡眠不足等都會引起高血壓

  10. 腎病科. 相信不少港人也知道低鹽飲食的重要性尤其是對高血壓患者而言減少攝取鈉質有助他們控制病情但鮮有人知道原來還有一種被國際科研證實能有效降血壓的飲食法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結合低鈉飲食效果更佳對徘徊於高血壓界線的市民來說積極從飲食著手控制說不定可以避免服藥! 高血壓後果嚴重勿輕視 飲食習慣影響大. 當身體攝取過多鈉質,會增加血管內的水份滯留,血液量隨之上升而增加血壓,加重心臟負擔,故多年來均建議市民應避免攝取過多鹽份,減少鈉質吸收,尤其是已患高血壓的患者,以免病情持續惡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