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行禪師此時被認證為佛法導師dharmacharya [15] ),足以擔當慈孝寺住持。 [6] 1966年5月1日他在慈孝寺從受真寔禪師傳燈」,為佛法導師dharmacharya)。 越戰期間 [ 編輯] 1960年一行禪師得到 普林斯頓大學 提供的獎學金,赴美攻讀 宗教比較學 ,之後又在 哥倫比亞大學 教授佛學課程,並持續呼籲反戰,希望美軍能退出越南。 那段期間他也精讀了法文、中文、梵文、 巴利文 和英文。 1963年,他回到越南協助他的同胞僧眾推動非暴力和平運動。 一行禪師同時也在萬行佛教大學教授 佛教心理學 和 般若 。 1965年4月的一場會議中,萬行聯盟的學生發表了和平籲求聲明,宣稱:「為幫助所有越南人民實踐和平生活、互相尊重,現在是南北越尋求停戰的時候了。

  2. 釋一行Thích Nhất Hạnh,發音 Tik – N’yat – Haan),是我們的老師自20多歲就開始使用的法名,並在全世界以此名成為廣為人知的作家、老師、詩人與和平活動家 。 為了簡潔和閱讀方便,這篇傳記中涉及Thích Nhất Hạnh的統稱為Thầy,這是越南日常用語“老師”的意思,為他的學生們所熟知。 一行禪師16歲時攝於越南順化市。 ( 回到目錄) 25歲,1951年受具足戒後不久。 1950年代,一行禪師(後排最右)與其學生合影,當時禪師仍是位年青的佛法老師。 新的希望. 1960年代初期,一行禪師用觀音頌教導小孩讀寫。 ……在我們每個人之内的朗朗星空令我清明,我感到滿心喜悅,堅信自己可以忍受超乎想像的痛苦。

    • 早期
    • 越戰期間的社會運動
    • 流亡海外
    • 在法國建立梅村

    一行禪師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在順化市的慈孝寺剃度出家。1950年代初,作為一名年輕的比丘,他投身於越南佛教復興運動。他是第一位在西貢大學學習非宗教學科的比丘,也是最早騎自行車的六名僧侶之一。

    越南戰爭爆發後,僧尼面臨的問題是堅持禪修冥思的生活、繼續在寺院修行, 還是幫助身邊那些遭受轟炸與戰亂的人們。一行禪師是同時選擇這兩種方式的人之一,由此創立了“入世佛教”運動,並在其著作《越南:火海中的蓮花》中首次使用這個詞。 1961年,一行禪師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比較宗教,次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和研究佛教。1960年代初期,他在越南創立了青年社會服務學院,這是以佛教的非暴力原則和慈悲行願為基礎,由萬名志願者組成的一個基層救援組織。 作為一位學者、老師及和平行動者,一行禪師於1960年代初,在西貢創辦了萬行佛教大學、貝葉出版社和一本具影響力和平運動雜誌。1966年,他在佛教傳統菩薩戒的基礎上成立了“相即共修團”。 1966年5月1日,一行禪師於慈孝寺從真實禪師接受傳燈,成為臨濟法脈的第四...

    幾週後,他再次前往美國和歐洲呼籲和平,結束越戰。正是在1966年的這次訪問中,他首次見到了馬丁·路德·金博士,後者於1967年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然而,由於這次的奔走呼籲,南越和北越都拒絕了他返回越南的權利,他開始了長達39年的流亡生涯。 一行禪師繼續到不同地方廣泛傳播和平與兄弟情誼,遊說西方領導人結束越南戰爭,並率領佛教代表團參加了1969年的巴黎和談。

    禪師也繼續教授、演講和寫作有關正念與和平生活的藝術,並於70年代初在巴黎索邦大學(University of Sorbonne)擔任佛教講師和研究員。1975年,他在巴黎附近建立了芳雲庵(Sweet Potato community)。1982年,他們搬到了法國西南部一處更大的地方,以“梅村”命名。 在一行禪師的精神領導下,梅村已從一個鄉村農莊發展為當今西方最大、最活躍的佛教道場,居住了超過200多位出家人。每年有超過10,000位從世界各地前來學習「正念生活之道」的修行者。 梅村歡迎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們來這裡禪修,學習行禪、坐禪、食禪、工作禪、深度放鬆以及修習止、微笑和正念呼吸。這些都是古老的佛教修習,一行禪師將其本質和精華加以簡化和發展,容易而有力地應用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困難...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0年11月2日 ·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身心研究所於2001年12月14日特別將35年來第一個身心靈研究貢獻獎致贈給一行禪師以表揚他提倡正念修持」(Mindful Training的卓越貢獻——經過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他所提倡的正念修持對於轉化壓力及保持身心平衡有明顯的效果。 這是佛教的正念修持,首次受到國際醫學界的肯定。 本文出處: 梅村正念修習中心網頁. http://www.plumvillagehk.org. 標籤 : 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來港. 分享: 梅村正念修習中心. 所有作者.

  5. 一行禪師是一位全球精神導師詩人和平活動家因其強有力的教導和有關正念與和平的著作受到全世界的尊敬馬丁路德金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時稱其為和平與非暴力使者」。 離開越南在海外流亡接近四十年一行禪師是將佛教和正念修習帶到西方的先驅者並積極建立入世佛教的修行團體早期. 一行禪師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在順化市的慈孝寺剃度出家。 1950年代初,作為一名年輕的比丘,他投身於越南佛教復興運動。 他是第一位在西貢大學學習非宗教學科的比丘,也是最早騎自行車的六名僧侶之一。 越戰期間的社會運動. 越南戰爭爆發後,僧尼面臨的問題是堅持禪修冥思的生活、繼續在寺院修行, 還是幫助身邊那些遭受轟炸與戰亂的人們。

  6. 2023年1月30日 · 2023-01-30. 圖:網上圖片. (續上期去年1月22日示寂的一行禪師19262022年),在許多著作和法談中開示過對於死亡的思惟與理解你可以不怕死一行禪師寫道:「我們最怕死亡來臨時一切將化為烏有許多人都相信我們的整個生命只有一世誕生的那一刻是開始死亡的那一刻便是結尾。 ⋯⋯因此我們對滅絕充滿了畏怖。 」但佛陀對於存在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體認。 禪師說:「生與死都只是概念,它們並不是真實的。 就因為我們當真了,所以才製造出強而有力的幻覺,進而導致了我們的苦難。 禪師舉例,在他出生前,母親曾懷有一個孩子,後來流產了。 禪師年少時對這件事存有疑惑:「是哥哥還是我,想示現於人間?

  7. 社會生態學. 一行禪師有關相即的教導引領了佛教深層生態學的發展參照古代佛經金剛經》,他從社會生態學的角度解釋了佛教的無我教導:“我們無法將人從環境中分離出來環境在人之中人是環境的一部分禪修之後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區別消失了一行禪師主張以人為本解決氣候危機。 他說:“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保護地球的新技術。 我們需要真正的社群與合作,需要重建與自己、與地球、與他人的真正交流。 ”他說,只有當我們觸碰對地球的真正的愛時,才會有所需的巨大能量進行必要的徹底改變,以拯救我們的文明。 革命是需要的,它始自我們每個人的內在。 我們需要覺醒,與地球相愛。 我們個人與集體的幸福和生存取決於此。 一行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