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31日 · 慈濟環保車每天每週定期會將各個社區環保點大量的回收物載回環保站後就會交由志工們進行分類與清潔整理等細部工作最後再送到堆儲區存放待固定時間再由回收商前來收購讓這些回收資源物能重新進入循環利用的經濟環節

  2. 2016年5月22日 · 劉渼嬌說就算是公眾打電話到慈濟要求慈濟派員上門回收大量再循環物也不受理因為慈濟須派員先上門評估而慈濟本身面對着人手不足的問題因慈濟環保志工都是義務性質都有本身的正職同時避免讓公眾產生誤解別把環保站當垃圾場”...

  3. 2022年6月4日 · 慈濟在台灣各處設置環保站起因是證嚴上人行腳在外於市場看到垃圾堆積進而成立環保站藉此呼籲大眾簡約生活垃圾減量」。 站內人員會將各區垃圾回收後進行條理式程序整理清洗以及回收物性質分類例如玻璃分成白玻綠玻及茶玻紙類分一般紙類紙餐具等塑膠則分成寶特瓶塑膠杯以及其他回收分類。 塑膠袋由志工透過手的觸感分辨材質。 攝影/陳品諭. 其中,志工們會將塑膠袋依材質詳細分類。 主要塑膠袋材質以PP及PE較為常見,要分辨兩種材質,從外觀及觸感有極大差別性,PP外觀透亮、PE外觀較霧、PP觸感比PE硬,由此,能了解到慈濟環保站對於回收分類的用心。 PP與PE比較圖。 資料來源/ 利和塑膠 、製圖/邱資馨.

  4. 其他人也問了

    • 資源永續、地球永續 下一個30年責無旁貸
    • 經濟循環加精神循環 迎向資源永續
    • 清淨在源頭、簡約好生活 邁向「地球永續」之路
    • 讓數字說話 慈濟倡議永續

    全球各地頻傳水災、乾旱、高溫、大雪,未來,每個人有生之年遇上天災、大瘟疫的機率急劇升高。2019年,歐洲議會宣布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警示層級大幅超越過去的氣候變遷。 慈濟推動環保三十年,眼前的環保路,有豐碩的成績,也有追趕不及的急迫。如何加速循環經濟的腳步?如何更有效地減少資源消耗、節能減碳?已成為慈濟人心中最深的掛念。 2017年,服務於半導體科技業的顏博文轉任慈濟基金會執行長,他如何看待慈濟的優勢與過去,帶領全球11萬名環保志工,繼續打這場以地球、人類生存為目標的零垃圾之戰,再造下一個環保30典範? 顏博文說,有理念、有志工、有組織、動員能力強的慈濟,下一個30年,責無旁貸的責任,是以永續為核心,善用優勢達到資源永續、地球永續的目標,並在過程中用數字呈現行動效益。

    科技業出身的顏博文,擅於拆解既有的產品製程,改良使它更流暢。他提出慈濟模式的資源永續,將一般人熟知的回收利用「經濟循環」連結人類心靈層面的「精神循環」,兩者合一,啟動無限大的作用。 例如,慈濟在全球19國家地區,設立超過1萬個環保教育站、環保點,每天有超過11萬志工分類回收塑料,並透過環保科技,再製成各種賑災和生活用品,提供人們日常需求。這是慈濟引以為傲的回收「經濟循環」,也符合產業界的概念。 不過,慈濟版的「經濟循環」流程,還蘊藏著另一股「精神循環」力量。 全球各地的環保志工,日復一日地投入資源分類回收,回收所得的經費,挹注大愛電視台,製播正向美善的節目,傳播至全球各地,讓民眾了解環保的重要性,進而號召更多人做環保,進入「經濟循環」。顏博文說,這是經濟與精神兩個循環,輪轉不息的作用。 「經...

    不過,以目前人類的科技,再怎麼花心思讓資源回收再生,處理過程中仍消耗能源,甚至造成汙染。顏博文說,要達成地球永續的目標,關鍵是秉持證嚴上人推動「清淨在源頭,簡約好生活」的倡議精神。 「清淨在源頭」,是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裡,落實5R(Refuse、Reduce、Reuse、Repurpose、Recycle)的好習慣。 Refuse最好不用,Reduce減少使用,Reuse重複使用,Repurpose重新調整用途,Recycle回收使用。顏博文解釋,從源頭開始降低消耗,就能減少廢棄物;如果因必要而使用,回收時必須保持乾淨,才能加速資源回收再利用。 茹素20年的顏博文也提倡蔬食、善待地球環境。根據統計,全球畜牧養殖業每年至少排放325億噸二氧化碳,加速溫室效應,影響生態環境。多以蔬食替代葷食,能...

    從心靈層面來看,慈善的本質是沒有任何要求或條件的,顏博文說,這就像證嚴上人耳提面命「行善是慈濟人如常的本質,很自然地做,不懷目的地做。」 不過,當今社會對於慈善組織的期望、標準越來越高。倘若缺乏量化指標,外界很難了解組織的運作成效。慈濟產生的社會效益,外界也只能霧裡看花。 顏博文因此找來安侯建業(KPMG)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計算慈濟「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算出慈濟每投入一份愛心資源,加上志工付出無所求的價值投入,即能創造超過五十倍以上的社會價值,讓社會用數字看懂慈濟的貢獻,倡議行動更可長可久。 舉例來說,2018年度慈濟志工動員數,超過1800多萬人次,全年度受益人次超過3000萬人次,這些志工無償付出,所產生的經濟價值超過120億元。行動效益量化成數字,讓慈濟與社會溝通有了共通語言...

  5. 2022年6月4日 · OS. 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塑膠製品,像是塑膠袋、飲料杯及寶特瓶等。 你知道嗎? 根據環保署2021年統計資料顯示一年廢塑膠容器約20萬噸是回收類的最大宗這些塑膠除了送去焚化爐另外則是送到回收站進行回收再利用標二慈濟環保站 人工分類不馬虎. OS. 在嘉義慈濟環保回收站裡志工們將琳瑯滿目的回收依據玻璃紙類鐵鋁3C以及塑膠進行初步分類。 BITE 慈濟嘉義環保站志工 黃麗琴. PP、PE要給它分開,有的有彈性,像這有彈性,像這都沒有彈性。 OS. 志工以人工的方式,分辨PP及PE,PP光澤度亮較透明,PE則相反,而PP的觸感較PE硬。

  6. 回收還不夠 再製善循環. 撰文‧陳麗安 攝影‧蕭耀華. 在菲律賓海燕風災災區,志工向居民分享, 稍後發放的環保毛毯是由寶特瓶回收再製而成, 邀請大家一起保護環境,讓資源生生不息。 物命再生形成循環經濟」, 還助益慈善賑災善行繞全球。 二 一七年臺灣廢棄物回收率已達百分之六十,在世界名列前茅,然而,仍有許多可以回收的資源沒有順利進入回收系統,最終還是進到了焚化爐。 許多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前端的回收系統完善,但往往基於處理回收物不符合經濟成本,因此選擇將部分無法消耗的回收物焚燒或是出口至其他國家。 「這其實是很可惜的事!

  7. tw.tzuchi.org › 認識慈濟 › item環保與四大志業

    2009-01-09 | 慈濟基金會. 攝影者:顏霖沼. 環境保護資源回收是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的其中之一。 1990年,證嚴上人一句輕輕的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人自此紛紛響應環保的善舉。 環保成為全民運動. 佛教慈濟基金會於1992年與 金車教育基金會 合辦為期一個多月的「預約人間淨土‧環保綠化活動」,落實全民綠化工作,推廣環保護生觀念,珍惜地球萬物資源。 1990年代,社會工業快速發展,帶動經濟效應,衛生筷、紙杯、保麗龍飯盒等產品充斥巿面,雖然為人們生活帶來了便捷,卻也變成了難以收拾的垃圾問題。 因此,自1994年起,證嚴上人便精心審定慈濟環保餐具的研發,並對所有慈濟人宣導使用環保餐具,落實生活環保概念。 環保的概念,從個人傳至社區,更落實在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