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在全球7個熱帶氣旋盆地之一

      • 熱帶氣旋是種快速旋轉的風暴系統,特徵是有個低壓中心、封閉的低層大氣環流、強風和螺旋排列的 雷暴 (產生大雨,或是大風)。 每年這些氣旋的大部分會在全球7個熱帶氣旋盆地之一形成,全球有各種氣象服務和預警中心予以監測。 決定熱帶氣旋活動的因素相對較易理解:溫暖的 海平面溫度 和不穩定及潮濕的對流層中部有利於熱帶氣旋形成,而垂直 風切 則有抑制它們的作用。 這些因素都會因 氣候變化影響 而發生變化,但尚不清楚是哪一種因素佔主導地位。 熱帶氣旋在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被稱為颶風,在西北太平洋被稱為 颱風 ,在南太平洋 ...
      zh.wikipedia.org/wiki/熱帶氣旋與氣候變化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3月25日 · 大多數熱帶氣旋在熱帶地區的海洋形成熱帶氣旋是在全球熱帶地區出現的雷暴活動區熱帶氣旋在海水溫度高的地區生成通常在27 以上它們在海洋的東部產生向西移動並在移動的過程中增強

  3. 熱帶氣旋 (英語: tropical cyclone )是發生在 熱带 與 亞熱帶 地區海面上的 氣旋 性 環流 ( 风暴 ),由 水蒸氣 冷卻凝結時放出 潛熱 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慣用稱呼. 習慣上不同的地區熱帶氣旋有不同的称呼。 人们称西北 太平洋 及其沿岸地區(例如 中国大陆 东南沿岸、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朝鮮 、 韓國 、 日本 、 越南 、 菲律宾 等地)的熱帶氣旋為「 颱風 」(英語: Typhoon ),古漢語稱「 颱風 」爲「 颶風 」,而 大西洋 和東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例如: 中西非 、 美國 、 墨西哥 、中東 蘇伊士運河 以西北地區)的熱帶氣旋则依强度称為 熱帶低氣壓 、 熱帶風暴 或「 颶風 」(英語: Hurricane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熱帶氣旋簡介
    • 慣用稱呼
    • 生成過程
    • 結構
    • 生成的動力
    • 運動
    • 消散
    • 颱風的影響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 TC)是產生於熱帶和亞熱帶洋面上的中尺度或天氣尺度的暖性氣旋。可見於西太平洋及其臨近海域(颱風)、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颶風)以及印度洋和南太平洋。

    熱帶氣旋常見於夏秋兩季,其生命周期可大致分為生成、發展、成熟、消亡4個階段,其強度按中心風速被分為多個等級,在觀測上表現為龐大的渦旋狀直展雲系。成熟期的熱帶氣旋擁有暴風眼、眼牆、螺旋雨帶等巨觀結構,直徑在100至2000 km之間,中心最大風速超過30m/s,中心氣壓可降低至960 hPa左右,在垂直方向可伸展至對流層頂。未登入的熱帶氣旋可能維持2至4周直到脫離熱帶海域,登入的熱帶氣旋通常在登入後48小時內快速消亡。

    熱帶氣旋的產生機制尚未完全探明,按歷史統計,溫暖的大洋洋面、初始擾動、較弱的垂直風切變和一定強度的Beta效應是熱帶氣旋生成的必要條件。在動力學方面,第二類條件性不穩定(CISK)理論能夠較好地解釋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維持。此外,厄爾尼諾、MJO等周期信號,以及全球變暖也被認為與熱帶氣旋的生成頻率有關。

    熱帶氣旋包含大量不穩定能量並可能成為氣象災害,登入的成熟期熱帶氣旋帶來範圍顯著的破壞性強風、大量降水並伴隨有風暴潮、雷暴等次生災害。存在於洋面的熱帶氣旋是航運業的重大威脅。現代業務天氣預報能夠通過衛星遙感識別熱帶氣旋的初期擾動並結合數值天氣預報對其發展和移動進行預報、觀測和預警。WMO的主要成員會對各海域的熱帶氣旋進行命名並面向公眾發布信息。

    •中文名:熱帶氣旋

    •外文名:Tropical Cyclone, TC

    •類型:天氣系統,氣旋

    •出現地點:熱帶洋面,亞熱帶洋面

    •出現時間:夏季,秋季

    •持續時間:小於4周

    熱帶氣旋的體量是巨大的,以其輻散蓋的直徑來說,小的有300--400km,大的達1000--2000km。參與其中的物質是熱帶洋面上的空氣和水汽,水汽中蘊含的潛熱是其能量來源。熱帶氣旋強度的變化主要受水汽供給量的影響,水汽充足的環境中,熱帶氣旋生成的頻次相對高,發展和增強也較快;水汽不充足的洋面上,熱帶氣旋生成頻次很低,沒有生成就無所謂發展和增強了。所以,熱帶氣旋只在地球的幾個區域生成。如:東北太平洋熱帶、西北太平洋熱帶、西南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灣附近、南印度洋、西北大西洋等熱帶、亞熱帶洋面生成。

    當熱帶氣旋移到溫度較低的洋面上,便會因為水汽供應量的減少,而減弱消散,或失去熱帶氣旋的特性,轉化為溫帶氣旋。熱帶氣旋在北半球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以順時針旋轉。

    不同的地區熱帶氣旋有不同的稱呼。人們稱西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例如中國東南沿岸,韓國,香港,日本,台灣,越南,菲律賓等地)的熱帶氣旋為“颱風”,而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的熱帶氣旋則依強度稱為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或颶風(Hurricane)。氣象學上,則只有中心風力達到每秒18米或以上(颶風程度)的熱帶氣旋才會被冠以“颱風”或“颶風”等名字。

    南半球在不導致誤會時,中間會採用“氣旋”(英語:Cyclone)一詞作“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的簡稱。北印度洋地區則慣用“氣旋風暴”(英語:Cyclonic Storm)及相關分級稱呼熱帶氣旋。有傳大洋洲在19世紀30年代以前曾稱當地的熱帶氣旋為“威利威利”(Willy willy),但大洋洲氣象局否定。按現今大洋洲氣象局的用詞規範,“Willy willy”是指塵卷。

    熱帶氣旋生成過程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這是氣象科學研究的重點之一。在全球各主要國家的眾多科學家近100年的觀察、觀測及數值模擬實驗等研究中,目前,熱帶氣旋的生命史分為:生成期、發展期、成熟期及消亡四個階段;而熱帶氣旋的生成分為兩個階段,即氣旋胚胎生成階段及發展階段。熱帶氣旋的能量來源是水汽,較大塊水汽在較大溫差條件下發生冷凝,將引發冷凝區域的低壓,以及由潛熱的升溫作用,促成區域上部的上升氣流加強。區域低壓和上升氣流的協同作用,會引發比冷凝區域大一倍或數倍區域內的擾動。這種擾動具有一定的渦旋特徵,但受到普遍存在的側向風的襲擾,加之垂直溫度梯度很小,平均為0.6-0.65℃/hm,絕大多數擾動不能發展成熱帶氣旋。也就是說,僅靠水汽運動+冷凝擾動生成熱帶氣旋的比率是非常低的。目前的研究認為,中層渦旋(...

    風眼

    風眼是由風眼牆內壁包圍的中心部分。熱帶氣旋是一個自組織的旋轉系統,風眼牆及內壁是由科氏力、離心力及旋體旋轉的協同作用形成的。強度不大時,熱帶氣旋風眼的旋根部附近部分集聚著一些暖濕空氣,由於此時氣旋的抽吸力較小,由旋根部內傳的抽吸力分量也很小,無法將旋根部的暖濕空氣抽乾,強度不大的氣旋的風眼是很模糊的;強度較大時,氣旋的抽吸力也較大,由旋根部內傳的抽吸力分量也較大,把旋根部的暖濕空氣抽吸乾淨,置換為未來得及被加熱的由眼的上部下沉的較冷空氣。此時的風眼從頂部一貫到底,是一個非常清晰的眼。此時風眼中的空氣溫度較風眼牆稍低。

    暖心

    暖心是風眼牆中溫度最高的一片或幾片區域。暖心的高溫度是由同段旋體中旋轉氣體的速差導致摩擦增熱造成的,而速差由同段外緣的冷凝強度決定。從氣旋的整體結構來看,暖心被稱作暖環更合適些。通常,在強度不大時,暖環的位置較低,位於500hPa附近,即5.5km附近;在強度較大時,氣旋可能有幾個暖環,最高的位於200—300hPa附近,即8.5—9.5km附近。

    風眼牆(或稱眼壁)

    包圍風眼的是圓桶狀的風眼牆,是熱帶氣旋旋轉動力形成的部位,是水汽冷凝釋放潛熱進而轉化為旋轉動能的部位,是氣旋的心臟。風眼牆內空氣+水汽的螺旋上升運動是非常強烈的,這是氣旋眼牆中最主要的氣體運動形式,相對來說,眼牆中的對流運動卻不是很大。眼壁可分為三段。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科學家估計一個熱帶氣旋每天釋放5×10至2×10焦耳的能量,比所有人類的發電機加起來高200倍,或等於每20分鐘引爆一顆1000萬噸的核彈。

    結構上來說,熱帶氣旋是一個由雲、風和雷暴組成的巨型的旋轉系統,它的基本能量來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時汽化熱的釋放。所以,熱帶氣旋可以被視為由地球的自轉和引力支持的一個巨型的熱力發動機,另一方面,熱帶氣旋也可被看成一種特別的中尺度對流複合體(英語: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不斷在廣闊的暖濕氣流來源上發展。因為當水冷凝時有一小部分釋放出來的能量被轉化為動能,水的冷凝是熱帶氣旋附近高風速的原因。高風速和其導致的低氣壓令蒸發增加,繼而使更多的水汽冷凝。大部分釋放出的能量驅動上升氣流,使風暴雲層的高度上升,進一步加快冷凝。

    熱帶氣旋因此能夠取得足夠的能量自給自足,這是一個正回授的循環,使得只要暖濕氣流和較高的水溫可以維持,越來越多的能量便會被熱帶氣旋吸收。其他因素例如空氣持續地不均衡分布也會給予熱帶氣旋能量。地球的自轉使熱帶氣旋旋轉並影響其路徑,這就是科里奧利力的作用。綜合以上敘述,使熱帶氣旋形成的因素包括一個預先存在的天氣擾動、高水溫、濕潤的空氣和在高空中相對較低的風速。如果適合的環境持續,使熱帶氣旋正反饋的機制借著大量的能量吸收被啟動,熱帶氣旋就可能形成。

    深層對流作為一種驅動力是熱帶氣旋與其他氣旋系統的主要分別,因為深層對流在熱帶氣候地區中最強,所以熱帶氣旋大多在熱帶地區生成。相對地,中緯度氣旋的主要能量來源是大氣中的已存在的水平溫度梯度。如果熱帶氣旋要維持強度,就必須留在溫暖的海面上,使正反饋機製得以持續。因此,當熱帶氣旋移入內陸,強度便會迅速減弱。

    當熱帶氣旋經過一片海洋,該處海域的表面溫度會下降,從而影響熱帶氣旋後來的發展。溫度的下降主要是因為熱帶氣旋帶來的大風使海水翻滾,海底較冷的海水湧上。較涼的雨水的下降、雲層的遮蔽使海洋減少吸收太陽的輻射,也是表面海水溫度下降的原因。以上因素相輔相成,會使一大片海洋的表面溫度在幾天內急劇下降。

    生成的條件

    引導氣流(駛流)

    熱帶氣旋的路徑主要受大尺度的引導氣流影響,熱帶氣旋的運動被前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主管尼爾·弗蘭克博士(Dr. Neil Frank)形容為“葉子被水流帶動”。

    在南北緯大約20度左右的熱帶氣旋主要被副熱帶高壓(一個長年在海洋上維持的高壓區)的引導氣流引導而向西移,這樣由東向西的氣流稱為信風。在北大西洋,熱帶氣旋會被信風從非洲西岸引導至加勒比海及北美洲,而在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會被信風引導到達太平洋中部直至引導氣流減弱。東風波是這區域很多熱帶氣旋的前身,而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風暴的形成主要被熱帶輻合帶和季風槽的季度變化影響,相對於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東風波形成熱帶氣旋的比例較小。

    科里奧利力

    科里奧利力(簡稱科氏力),是慣性系統(空氣流動為直線運動)在非慣性系統(地球自轉為旋轉運動)上移動而產生的一種現象。科氏力並非真實存在,而是對於一個位在非慣性系統上觀察者而言,會認為慣性系統的行進路徑發生偏移,因而假想出一個加速度,此加速度乘上物體質量便成為一個假想力。雖然科氏力只需要地球自轉就可以產生,不過考慮地球的球體形狀,需要加入一個與緯度有關的

    係數:

    消散原因

    熱帶氣旋一般在以下情況減弱消散,或喪失熱帶特性。 •移入陸地。因為失去維持能量的溫暖海水,而迅速減弱消散。絕大部分的強烈熱帶氣旋登入後一至兩天即變成組織鬆散的低壓區。但是若果能夠重新移到溫暖的洋面上,它們可能會重新發展。移經山區的熱帶氣旋可以在短期內迅速減弱。 •在同一海面上滯留過久,翻起海平面30米以下較涼海水,熱量吸乾,使表面水溫下降,無法維持強度,熱帶氣旋因而減弱。 •移入水溫低於26攝氏度的海洋,這會使熱帶氣旋失去其特性(中心附近的雷暴和暖心結構),減弱為低壓區。這是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消散的主因。 •遇上強烈垂直風切變,對流組織受破壞。 •與西風帶的作用,例如與鄰近的鋒面融合,這使熱帶氣旋轉化為溫帶氣旋,這個過程會持續一至三日。但就算熱帶氣旋完成轉化,很多時候它們仍能維持熱帶風暴的風力和一定程度的降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由熱帶氣旋轉化而成的溫帶氣旋有時風力會達到颶風的水平,嚴重影響美國西岸或歐洲。2006年的颱風伊歐凱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弱的熱帶氣旋被另一低壓區影響,受破壞而成為非氣旋性雷暴,或被另一個較強的熱帶氣旋吸收。

    人工消散

    在1960至1970年代,美國政府曾嘗試以人工的方式使熱帶氣旋減弱。方法是以碘化銀使熱帶氣旋螺旋雲帶的水分過度冷卻,令內部眼牆崩塌而降低其強度。1969年的颶風黛比(Hurricane Debbie)風速因此而下降了30%,但在人工減弱後,該颶風的強度很快便恢復。在1947年,一個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以東的颶風被人工減弱後,突然改變路徑,吹襲了喬治亞州的沙瓦納,釀成災難。因為被人工減弱的風暴有太大的不定性,聯邦政府禁止對在48小時內有10%以上機率登入的熱帶氣旋進行人工減弱,因而大大減少了此後可能的實驗風暴數目。因為發現眼壁置換會在較強的熱帶氣旋自然發生,此計畫最終被放棄。因為被過度冷卻的水分比例太少,以碘化銀人工減弱熱帶氣旋的成效不是十分的大。 其他曾被提出的人工減弱熱帶氣旋的方案包括: •以巨大的冰塊降低熱帶氣旋所經過海面的海水溫度; •在風眼結構形成的初期向其丟下大量冰塊以吸收熱帶氣旋放出的潛熱,阻止潛熱轉化為動能; •以抑制蒸發的物質覆蓋海洋; •用核武炸掉熱帶氣旋; •向熱帶氣旋丟下乾冰。

    負面影響

    成熟的熱帶氣旋釋放的功率可達6x10瓦,在海上的熱帶氣旋引起滔天巨浪,狂風暴雨。有時會令船隻沉沒,國際航運受影響。但是熱帶氣旋以登入陸地時所造成的破壞最大,主要的直接破壞包括以下三點: •大風:颶風級的風力足以損壞以至摧毀陸地上的建築、橋樑、車輛等。特別是在建築物沒有被加固的地區,造成破壞更大。大風亦可以把雜物吹到半空,使戶外環境變成非常危險。 •風暴潮:因為熱帶氣旋的風及氣壓造成的水面上升,可以淹沒沿海地區,倘若適逄天文高潮,危害更大。風暴潮往往是熱帶氣旋各種破壞之中奪去生命最多的。(注意:風暴潮有別於海嘯,風暴潮(英語:Storm surge)是風暴的低氣壓及狂風所引發的持續性巨浪,海嘯(英語:Tsunami)是海底地震所產生的短暫漸進式巨浪,並向陸地沿岸衝過去。) •大雨:熱帶氣旋可以引起持續的傾盆大雨。在山區的雨勢更大,並且可能引起河水泛濫,土石流及山泥傾瀉。 熱帶氣旋也為登入地造成若干間接破壞,包括: •疾病:熱帶氣旋過後所帶來的積水,以及下水道所受到的破壞,可能會引起流行病。 •破壞基建系統:熱帶氣旋可能破壞道路,輸電設施等等,阻礙救援的工作。 •農業:風、雨可能破壞魚、農產物,導致糧食短缺。 •鹽風:海水的鹽分隨著熱帶氣旋引起的巨浪被帶到陸上,附在農作物的葉面可導致農作物枯萎,附在電纜上則可能引起漏電。 •加強季風寒流或大陸反氣旋強度:當熱帶氣旋遇上相當強烈的大陸寒流時,兩者之間的氣壓梯度增加,後者會吸收熱帶氣旋的能量,使寒流增強。

    正面影響

    雨水 熱帶氣旋所造成的人命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但是熱帶氣旋亦為乾旱地區帶來重要的雨水。不少地區的每年雨量中的重要部分都是來自熱帶氣旋。例如東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為乾旱的墨西哥和美國西南帶來雨水;日本甚至全年近半的雨量都是來自熱帶氣旋。 熱量平衡 熱帶氣旋亦是維持全球熱量和動量平衡分布的一個重要機制。熱帶氣旋把太陽投射到熱帶,轉化成海水熱量的能量,帶到中緯度及接近極地的地區。熱帶氣旋亦作為一強烈渦旋擾動,把赤道所積存的東風角動量輸送往中緯度地區的西風帶內。 減低污染 熱帶氣旋強勁的風力,可以吹散高污染地區的污染物,減輕高污染地區的污染程度。

  4. 熱帶氣旋的形成需要多個合適的環境條件配合其中一個環境條件是合適的緯度絶大多數的熱帶氣旋均在離赤道緯度5度以外的地區形成而很小機會出現在赤道附近地方要解釋此現象首先要了解在大氣中有什麼類型的力對熱帶氣旋的形成起著關鍵作用它們主要有三種首先是摩擦力其次是氣壓梯度力以及由於地球自轉而產生的科里奧利力 (Coriolis force)。 以下介紹這三種力的特徵: 摩擦力: 當空氣粒子在移動時與周圍環境中的物質 (例如地面)互相磨擦時而產生的。 摩擦力會使空氣粒子失去動能,並導致其速度下降。 氣壓梯度力: 這是由兩個地點之間存在的氣壓差異而產生的。 空氣粒子由較高氣壓的地區被推向較低氣壓的區域。 當兩地氣壓差異愈大,氣流的速度則愈快。

  5. 天氣 > 熱帶氣旋 > 熱帶氣旋的本質和結構. 熱帶氣旋是大氣中的巨大旋渦不停轉動的暖濕空氣在當中醞釀。 驟看一般書本的插圖,很多人都會錯誤地以為熱帶氣旋像龍捲風一樣,有一個高聳的圖柱狀外貌。 其實,熱帶氣旋更像一個扁平的圓盤,高度只有十數公里,而平面距離卻有數百公里呢! 從太空鳥瞰熱帶氣旋,可以欣賞到風暴的雄偉氣勢。 仔細觀察,可見到風暴中心附近有一片較白的卷雲幔﹣那是從中心頂部向外擴散的高雲。 離開這片盾狀卷雲層又可清楚地看到一些低層螺旋雲帶。 大雨大部份在風暴中心附近及螺旋雨帶中發生。 雨帶隨著風暴環流方向旋轉,一條接著一條地掃過某一區域,受影響的地方有間歇性的大雨。 雨帶接近及經過的時候,風勢疾勁,甚至會有狂風。 當風暴中心移近時,雨勢會變得較持續,而風力亦更趨猛烈。

  6. 1. 當有熱帶氣旋在上述範圍內但在北緯10至30度東經105至125度的範圍以外, 天文台會在每天香港時間04時、10時、16時及22時 (對應觀測時間分別為02時08時14時及20時) 更新該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圖2. 當熱帶氣旋中心位於北緯10至30度東經105至125度的範圍內香港天文台會發出為船舶提供的熱帶氣旋警告, 而該熱帶氣旋的位置及預測路徑圖會每隔三小時更新一次。 熱帶氣旋位置及路徑圖.

  7. 為何熱帶氣旋總是在離赤道5緯度以外形成? 強颱風韋森特 颱風「5-6」 久違的十號風球 多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 2011 年熱帶氣旋季節 颱風約克愛倫及荷貝襲港期間天文台發出的熱帶氣旋警告 怎樣評估熱帶氣旋的強度運用多模式集成技術預測熱帶氣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