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9日 · 1 min read. 19 3 月, 2018 medpartner. 營養補充到底該不該吃? 到底要怎麼吃? 這個問題長年來一直都是民眾關心的重點,也是醫護人員常常會被問到的問題。 對於營養補充的好處與壞處,過去其實一直缺乏完整的研究,主要原因是研究的形式、樣本數、觀察的時間等等因素,導致很難論定吃了到底有沒有效? 但在 2018 年 3 月 6 號出版的最新一期 JAMA 期刊中,刊出了本篇文章: 醫護人員必須知道的營養補充建議 。 這篇研究對醫護人員回應廣大民眾的相關問題很有幫助,因此團隊的醫師與營養師一起整理了這篇研究,希望對醫護人員與民眾都能有所幫助。 營養補充到底該不該吃? 最新JAMA研究怎麼說?

  2. 2019年3月11日 · 下列是第一軌可以申請的 13 項功效: 護肝. 延緩衰老. 不易形成體脂肪. 骨質保健. 調節血脂. 調節血糖. 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輔助調節血壓. 促進鐵吸收. 抗疲勞.

    • 每日飲食指南是什麼?
    • 每日飲食指南之全榖雜糧類變動
    • 每日飲食指南之豆魚蛋肉類變動
    • 每日飲食指南之乳品類變動
    • 找出自己各類食物的建議攝取量
    • 將六大類食物份量轉換成實際食物攝取量

    每日飲食指南是我國依照國人目前營養狀況、最新流行病學研究成果,以及國際飲食趨勢等,提出適合大多數國人的飲食建議。最早的每日飲食指南為民國 64 年的梅花圖型,經過幾次修訂,民國 100 年時已改為如今看到的扇形。與當年的梅花圖型最大的不同,在於後來將運動及飲水加入,強調這兩件事的重要性。而 107 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則是將民國 100 年時六大類食物中的「全穀根莖類」修改為「全榖雜糧類」、「豆魚肉蛋類」修改為「豆魚蛋肉類」及「低脂乳品類」修改為「乳品類」,那麼,這次的修改想要強調什麼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全穀雜糧類食物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能量來源,用「全穀雜糧」取代過去的「全穀根莖」,是為了讓民眾對這一類的食物有更廣泛的認識且避免誤解。這類食物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穀類之外,還包含一些吃起來口感比較綿密的根莖類,例如:番薯、芋頭、蓮藕等。但要注意的是像蘿蔔、洋蔥、薑等雖然是根莖類,卻不屬全榖雜糧類,而是蔬菜類,這主要是依食物的營養成分去劃分;另外,一些富含澱粉的種子和果實也算在此類,包含紅豆、綠豆、皇帝豆、栗子、菱角等。 在全榖雜糧類食物選擇上,由於國人鉀和鈣的攝取量較不足,因此依然希望有 1/3為 未精緻全穀類,以增加礦物質的來源,但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依據國民健康署 2013-2016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若以每日需求 2000 大卡熱量之六大類食物計算,我國 19~64 歲成人每日平...

    豆魚蛋肉類食物是我們身體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在民國 100 年時為了強調以植物性蛋白質為優先選擇,以及較健康的脂肪組成,因此將「蛋豆魚肉類」的順序修改為「豆魚肉蛋類」;在 107 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將蛋往前一個序位,也就是放在肉前,修改為「豆魚蛋肉類」,這是由於近年的研究顯示蛋的攝取對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不具相關性,加上蛋的營養豐富,對於牙口不好的老人家或吃蛋奶素的國人來說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建議一般健康人可以每天吃一顆蛋。 依國民健康署 2013-2016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若以每日需求 2000 大卡熱量之六大類食物計算,我國 19~64 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 6 份有 53% ,在外吃便當其實很容易超過這個量,因為常是一塊排骨或雞腿之外...

    乳品類是重要的鈣質來源,在民國 100 年時為避免國人攝入過多脂肪,將原本的「奶類」改為「低脂乳品類」,但在 107 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用「乳品類」取代過去用的「低脂乳品類」,這是由於近年的研究發現,並不會因為攝取全脂乳品而增加心血管風險或造成肥胖,因此低脂全脂都很好。 依國民健康署 2013-2016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我國 19~64 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到 1.5 杯高達 99.8% ,也就是幾乎大家都不及格啊!大家在點手搖杯或在便利商店買飲料時,建議可以改點有加鮮奶的系列或改拿鮮乳取代飲料,或者是早上點三明治時別忘了加片起司,補足乳品類的含量喔!此外,如果有乳糖不耐症的情形,可以選擇優格或起司等發酵乳製品來替代,以此避免攝取乳糖可能引起的腸胃不適。那如果都不碰乳製品...

    如果你仔細看每日飲食指南的圖,也許會注意到每一類食物的建議攝取量是以範圍呈現,會這麼表示的原因是人們對於營養的需求會因為性別、年齡、身高與體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個人要採用每日飲食指南的話,就得先找出自己的實際建議攝取量,藉由以下四個步驟你就能很簡單的知道自己一天該吃多少食物: 1. 找出健康體重:以表一找出自己的健康體重落在哪個範圍內。 2. 查出活動強度:一個人一天活動量的多寡與熱量需求有關,如果你動得越多,就會消耗更多能量。(想多吃點,就請多活動身體吧。) 3. 確定熱量需求:接著以性別、身高/體重與活動程度就能找出一日熱量需求。 4. 確定六大類食物的建議份數:依熱量需求,查出類食物的建議份數。

    從上面的四個步驟雖能知道各種食物的建議攝取份數,但這樣還是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得再把各類食物的份數轉換成食用量才能真正的照著飲食指南去吃,下列是六大類食物的份數與食用量的代換表: 在選擇上述的食物時,我們還是建議大家選擇「原形」的食物為主,可以的話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油品的選擇,也可以多元挑選,像是橄欖油或苦茶油,還有富含omega-3的亞麻仁油,都是攝取的不錯選擇。

  3. 2018年10月9日 · 舌下劑型藥品的應用特點有以下四點: 藥物需要快速進入體內,像是心臟病發的時候,舌下劑的藥物就能快速發揮作用. 有吞嚥困難的問題. 腸胃沒有吸收不良. 可以避免因為消化而藥效減弱. 從這幾點看來,一般吃保健食品的人們好像沒有非這種劑型不可。 另外,分子量大小也會影響舌下劑的成分的吸收,有研究發現分子量超過 500 的分子就會比較難以被舌下的粘膜吸收,因此也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做成舌下劑型(吞下肚子後還是能由腸道吸收啦…)。 接下來就讓進入主題,膠囊與錠劑的比較吧! 在進入比較之前,先做個說明,在膠囊與錠劑的優缺點裡面有提到膠囊的成本較高,b這裡比較的基準釋容易打成錠劑的配方。

  4. 2017年3月11日 · 研究發現每天多喝 1-3 杯水(研究中的一杯大概是 236.6 毫升),能夠每天減少攝取 68 至 205 千卡路里熱量,除此之外,鈉攝取量可每天減少 78 至 235 毫克;糖攝取量可每天減少 5 至 18 克;膽固醇可每天減少 7 至 21 毫克。 但這項研究的缺點是,回報的方式是透過受試者「自我回報」,所以會有準確的可能性發生。 另外也難以透過這樣的觀察性研究明確斷定因果關係。 所以我們沒辦法斬釘截鐵告訴你,喝水一定可以達到降低總攝食卡路里、降低鈉、糖及膽固醇攝取量的這類效果,但可能會有幫助。 而這篇研究並未發現真的喝到超大量的水的人,對於健康有更明顯的效應。 所以一般還是建議成人每天喝足 2000 CC 左右的水就可以。 如果要喝水減重,何時喝最有效?

  5. 2018年8月13日 · 四大原則要知道. 減肥食品在設計的時候,通常會依據一些原則。 其實不管是在 開發減肥食品 ,或是 規劃減重飲食計畫 時,大多會從以下四個基本架構去發展: 抑制食慾 :增加飽足感、延緩胃排空時間、直接影響中樞神經. 抑制消化吸收 : 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吸收 :抑制相關分解酵素的作用、延緩吸收的速度. 抑制油脂的消化與吸收 :抑制脂肪分解酵素的作用、避免油質與脂肪分解酵素接觸、延緩脂肪酸的吸收作用. 促進新陳代謝 :增加能量消耗、增加脂肪氧化、減少脂肪形成… 減少慢性發炎 :抗氧化、調節發炎反應. 隨便拿起一個減肥食品,如果你去看相關的廣告文宣,它們大部分的訴求都會落在這幾點上,有的產品會主打某一個點,但大多數會走複合路線,也就是同時運用上述兩種以上的機制。

  6. 2018年3月6日 · 1 min read. 6 3 月, 2018 medpartner. 得舒飲食 跟 低碳飲食 、 地中海飲食 都被美國糖尿病學會認定是對血糖控制有幫助的飲食法。 其中特別的是,得舒飲食已經連續八年以第一名獲得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所評選最棒飲食方法 [1] 。 近年來網路上沸沸揚揚都在討論 生酮飲食 ,但許多其他安全、有證據的飲食法卻常常被忽略了。 到底什麼是得舒飲食? 為什麼得舒飲食能夠受到許多營養師及醫生的推崇? 到底有什麼樣的證據支持這種健康飲食? 還有,到底要怎麼吃才算是得舒飲食呢? 今天就讓團隊的營養師與醫師一起帶大家徹底認識得舒飲食! 得舒飲食是什麼?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呢? 得舒飲食是音譯 DASH Diet 中的 DASH 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