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亞瑟·約瑟夫·格里菲斯 ( 愛爾蘭語 : Art Ó Gríobhtha ;英語: Arthur Joseph Griffith ;1872年3月31日—1922年8月12日)是 新芬黨 的創始人及第三任領導人。 1922年1月至8月他擔任 愛爾蘭下議院主席 ,並且是1921年在倫敦締結 英愛條約 時的愛爾蘭代表。 [1] 參考 [ 編輯] ^ Mr. Arthur Griffith. Oireachtas Members Database. [1 June 2009].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18-05-05). 分類 : . 1872年出生. 1922年逝世. 愛爾蘭政治人物. 都柏林人. 愛爾蘭內戰人物. 愛爾蘭獨立戰爭人物. 愛爾蘭眾議員. 威爾斯裔愛爾蘭人.

  2. 亚瑟·约瑟夫·格里菲斯 (Arthur Joseph Griffith)于 1871 年 3 月 31日出生于 都柏林 的上多米尼克街 61 号, [2] 有着遥远的威尔士血统。 他的曾曾祖父威廉·格里菲斯 (William Griffith) 来自卡纳文郡 Rhyd-ddu 的 Drws-y-coed Uchaf ( 1719-1782 ) ,他是一位农民,也是 摩拉维亚教会 事业 的支持者。 他的曾祖父格里菲斯·格里菲斯(Griffith Griffith,1789 年生)首先移居 美国 ,然后移居爱尔兰,他的一些姐妹在那里定居在都柏林的摩拉维亚社区。 [3] 罗马天主教徒, [4] 格里菲斯受过爱尔兰 基督教兄弟 的教育。 在加入 盖尔语联盟 ,旨在促进 爱尔兰语 的恢复。

  3. 阿瑟·約瑟夫·格里菲斯愛爾蘭語:;英語:;1872年3月31日1922年8月12日是新芬黨的創始人及第三任領導人。 1922年1月至8月他擔任愛爾蘭下議院主席,並且是1921年在倫敦締結英愛條約時的愛爾蘭代表。

    • 概觀
    • 基本介紹
    • 背景
    • 戰爭進程
    • 代價與結局

    愛爾蘭內戰(英語:Irish Civil War,愛爾蘭語:Cogadh Cathartha na hÉireann,1922年6月28日—1923年5月24日),是一場1921年12月6日簽署英愛條約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衝突。條約的反對者反對保留英國與愛爾蘭之間的憲政聯繫和北愛爾蘭六郡未被包括於自由邦之內。內戰傷亡遠大於之前的英愛戰爭,並在愛爾蘭社會留下深刻裂痕。它對今日愛爾蘭政治的影響仍顯而易見。

    •名稱:愛爾蘭內戰

    •地點:愛爾蘭

    •時間:1922.6.28—1923.5.24

    •參戰方:愛爾蘭國民軍,愛爾蘭共和軍

    •結果:共和軍戰敗

    •參戰方兵力:國民軍:戰爭結束前約55,000人

    英愛條約的簽署

    英愛條約產生於愛爾蘭分離主義分子(組織了愛爾蘭共和國)與英國政府之間的英愛戰爭(或“愛爾蘭獨立戰爭”)(1919-1921)。條約規定成立自治的愛爾蘭國家,控制愛爾蘭大部分人口與土地,擁有自己的軍隊和警察。但是,它規定這個國家正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一樣,是英帝國中的一個自治領,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而不是像大多數民族主義者推崇的獨立的共和國。條約也規定新的愛爾蘭議會的成員必須宣讀如下的“效忠誓詞”: “我……莊嚴宣誓誠心信服與效忠依法成立之愛爾蘭自由邦憲法,依照愛爾蘭一般公民之職責,與大不列顛及其依附與加入之大英國家聯邦之組成國家,忠於國王喬治五世陛下及其子嗣和合法繼承人。” 該誓詞引起許多愛爾蘭共和派分子強烈反對。在條約之下新的國家不是被稱作共和國而是一個“自由邦”,並且只包括愛爾蘭西部與南部的26郡。剩下的六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然留在聯合王國內。另外,幾個戰略港口仍然被皇家海軍占領。 雖然如此,領導愛爾蘭談判團的共和派領導人麥可·柯林斯,勸說道,條約“沒有給予所有民族渴望和追求的最根本的自由,而是實現自由的自由”。之後的事件最終證明他是對的,自由邦後來演變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共和國。但是,1922年時反條約鬥士們相信條約永遠不會導致愛爾蘭的完全獨立。

    民族主義運動的分裂

    在條約問題上的分裂是非常個人化的。雙方的領導者們在獨立戰爭中曾經是密友與同志,這使得他們為之喪命的意見不和更加痛苦。麥可·柯林斯覺得埃蒙·德瓦萊拉派他當全權代表進行條約談判,是因為他知道英國人不會在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上讓步,他要柯林斯承擔接受妥協方案的指責。於是當德瓦萊拉拒絕支持全權代表們與大衛·勞合·喬治和溫斯頓·邱吉爾達成的協定時,柯林斯深深感到被出賣了。對德瓦萊拉來說,他對柯林斯與亞瑟·格里菲斯沒有徵求他和愛爾蘭內閣的意見就簽署條約感到震怒。 愛爾蘭國會在1922年1月7日以64票對57票勉強通過了英愛條約。條約被批准之後,一個以麥可·柯林斯與亞瑟·格里菲斯為首的“臨時政府”成立,用以將權力從英國政府移交到愛爾蘭自由邦。 由於條約被批准埃蒙·德瓦萊拉辭去共和國總統職務,帶領反對條約的新芬黨派別離開國會。他挑戰國會批准條約的權力,聲稱它的成員違背了他們對愛爾蘭共和國的誓詞。德瓦萊拉之後嘗試改善妥協方案,使新的愛爾蘭自由邦擁有與大英國協的“外部聯繫”,而不是它的成員。更嚴重的是,大部分愛爾蘭共和軍的軍官也反對條約,並於1922年3月軍隊會議上宣布拒絕承認愛爾蘭國會接受條約的權力。反條約共和軍組建了他們自己的“軍隊執行會”(Army Executive),並承認其為該國真正的政府。 但是,雙方都想避免內戰。柯林斯建立了一個“軍隊再統一委員會”(army re-unification committee)來重新統一共和軍,並和德瓦萊拉的反條約政治追隨者們訂立了選舉協定,共同計畫在1922年自由邦的第一次大選中競選,之後成立聯合政府。他也嘗試以同意新國家的共和式憲法(對英國君主一字不提)來換取與反條約共和軍領袖們的妥協。共和軍領袖們如廉姆·林奇已準備接受妥協。但是,共和派憲法因為違反條約條文被英國否決,英方威脅對自由邦實施貿易封鎖,除非條約得到完全實施。柯林斯勉強同意。此舉完全破壞了贊成與反對條約派別之間的選舉協定,雙方在1922年6月18日的愛爾蘭大選中作為敵對黨派參選,雙方都自稱為新芬黨。贊成條約的新芬黨以23 9193票對13 3864票戰勝反條約新芬黨。另有24 7226人投了其他黨派的票,這些黨派都是支持條約的。大選顯示愛爾蘭選民支持條約與愛爾蘭自由邦的建立,以及新芬黨已不能代表全體人民。但德瓦萊拉和他的政治追隨者與大多數共和軍繼續反對條約。有人引述德瓦萊拉的話說:“多數人也沒有權利做錯事”。 同時在麥可·柯林斯與亞瑟·格里菲斯領導下,按照條約成立了臨時政府以建立愛爾蘭自由邦,並組建了代替愛爾蘭共和軍的愛爾蘭國民軍,和一支新的警察部隊。但是,由於當初構想新的軍隊會以共和軍為核心組建,反條約共和軍部隊被獲準接管英國軍營並接收武器。事實上這意味著至1922年夏,自由邦的臨時政府只控制著都柏林和一些諸如朗福德這樣共和軍團體支持條約的地區。 戰鬥最終會在臨時政府試圖在遍布全國,裝備良好與不願妥協的反條約共和軍中維護自身權威時爆發,特別是對都柏林的某一強硬團體而言。

    都柏林戰役

    1922年4月,200名反條約共和軍戰士在羅里·歐康納領導下,占領了都柏林的四法庭,造成了緊張的僵持局面。這些反條約共和派想要面對面與英軍對抗,希望以此團結共和軍的兩大派別對抗共同敵人。但是對那些決心要使自由邦成為現實可行的自治愛爾蘭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一次叛亂行為,不得不“由他們”而不是英國人來鎮壓。亞瑟·格里菲斯傾向於立即用武力解決,但麥可·柯林斯想要盡一切可能避免戰爭,並不去整治四法庭軍營,直到1922年6月受到英方壓力動手。 諷刺的是,英國人被柯林斯下令實施的行為搞得失去了耐心。他在倫敦暗殺了一名英國退休將領亨利·休·威爾遜,因為他負責北愛爾蘭對天主教徒的攻擊行動。 溫斯頓·邱吉爾咬定反條約共和軍對暗殺負責,並警告柯林斯他會使用英國部隊進攻四法庭,除非自由邦採取行動。自由邦政府的最後希望在6月27日來到,四法庭的共和軍營劫持了JJ·“生薑”·奧康奈爾(JJ "Ginger" O'Connell),一名新成立的國民軍將領。柯林斯在給予四法庭軍營離開大樓的最後通牒後,決定結束僵持狀態,用炮擊四法庭軍營使其投降。政府隨後指定柯林斯為國民軍總司令。這場襲擊不是戰爭的第一槍,英軍移交軍營之時,全國各地在支持與反對條約的兩派共和軍之間已經衝突不斷。但是這場戰鬥代表著“轉折點”,雙方全面宣戰,內戰正式爆發。 麥可·柯林斯接受英方提供的火炮供新的自由邦軍隊使用(雖然內維爾·麥克里迪將軍只交出了他在基爾曼哈姆的1 0000發炮彈中的200發)。四法庭的反條約部隊只擁有輕武器,在兩天的炮擊和自由邦部隊的衝鋒(1922年6月28日 - 30日)後投降。激戰直到7月5日仍在都柏林繼續,奧斯卡·特雷納領導的都柏林旅反條約共和軍部隊占領奧康奈爾大街(O'Connell St),引起長達一周的巷戰。這場戰鬥造成雙方65死28傷。死者中包括共和派領導人卡哈爾·布魯阿。另外,自由邦逮捕了500多名共和軍。平民傷亡被認為超過250人。 都柏林的戰鬥停歇之時,自由邦政府已牢牢控制愛爾蘭首都,反條約武裝則分散至全國各地,主要在南部和西部。

    反抗武裝

    內戰的爆發迫使支持和反對條約者選邊站。條約支持者被稱為“條約贊成派”(pro-treaty)或“自由邦軍”(Free State Army),法律上稱作“國民軍”。反對者稱作“反條約派”(anti-treaty)、“非正規軍”(Irregulars)或“共和派”(Republicans),而且繼續自稱為“共和軍”。反條約共和軍宣稱它在保衛1916年復活節起義期間宣告成立,並被第一屆愛爾蘭國會確認,但之後被接受自由邦妥協者拋棄的愛爾蘭共和國。埃蒙·德瓦萊拉宣稱他會像一名普通共和軍志願者一樣為國效勞,並將反條約共和派的領導權交給諸如共和軍總參謀長廉姆·林奇這樣的軍事指揮官。 內戰分裂了共和軍。內戰爆發時,反條約共和軍(集中在南部和西部)數量上超過了支持自由邦的部隊——大約1 5000人對7000人,即超過二比一。(有書面數據顯示1922年早期共和軍的實力超過7 2000人,但大多數人都是在對英停火期間招募的新兵,並沒有在獨立戰爭和內戰中上過戰場)。但是反條約共和軍缺少有效的指揮體系,明確的戰略和足夠的武器。戰爭開始時他們只有6780支步槍和少數機槍。大多數戰士僅裝備獵槍。他們也從英軍手中取得少數裝甲車。更重要的是沒有任何火炮。結果是在整場戰爭中他們一直被迫採取守勢。 相反的,自由邦在戰爭開始之後飛速擴充部隊。麥可·柯林斯和他的同僚們有能力建立一支能制服田野中的游擊隊的軍隊。英國補給的火炮、飛機、裝甲車、機槍、輕武器和彈藥對支持條約部隊幫助極大。國民軍至1922年8月達到1 4000人,1922年末達到3 8000強,至戰爭結束時已膨脹至5 5000人,3500名軍官,遠遠超出愛爾蘭自由邦和平時期所需支持之武裝。柯林斯的最冷血的官兵來自他在愛爾蘭獨立戰爭中指揮的都柏林“現役部隊”(Active Service Unit,共和軍都柏林旅的精銳部隊),特別是他的暗殺“小隊”。在國民軍當中,他們被稱作都柏林衛隊。從戰爭開始到結束,這支部隊捲入數起惡名遠揚的對反條約游擊隊的施暴事件。多數國民軍軍官和士兵是支持條約的共和軍人。但是新軍隊的許多新成員是一次大戰中曾在英軍中服役的失業老兵。前英軍軍官也被招募作為技術專家。共和派利用此事大肆宣傳——宣稱自由邦只是英國的代理人部隊。但是實際上自由邦士兵中的大部分是新兵,沒有在一次大戰或愛爾蘭獨立戰爭中的任何軍事經驗。

    自由邦奪取主要城市

    都柏林落在支持條約派手中,而衝突則蔓延到全國。戰爭以反條約武裝占領科克、利默里克和沃特福德自行宣布成立獨立的“芒斯特共和國”為起點。但是,反條約一方的裝備不足以發動常規戰爭。他們缺少炮兵和裝甲部隊,自由邦卻可從英國獲得。結果是廉姆·林奇不能夠利用共和派初期在數量和領土上的優勢。他僅僅希望“芒斯特共和國”支持足夠久以迫使英國重新就條約進行談判。 但是,愛爾蘭的大城市全部在1922年8月比較輕鬆地被自由邦奪取。麥可·柯林斯,理察·穆爾卡希和歐因·奧達菲策劃了自由邦在全國範圍內的攻勢:派遣縱隊從陸路奪取西部的利默里克和東南部的沃特福德,派部隊從水路奪取南部的科克郡與凱瑞郡和西部的梅歐郡。利默里克7月20日陷落,沃特福德於同日陷落,科克市在自由邦在衢西市(Passage West)從海上登入後於8月10日陷落。另一支去西部的梅歐郡的海上遠征軍使該地區重回政府掌控。某些地區共和派進行了堅決的抵抗,但是沒有一處能夠戰勝裝備炮兵和裝甲部隊的正規軍。自由邦保衛戰中只有一處進行了正規戰鬥,就是基爾馬洛克戰役,發生在自由邦部隊從利默里克向南進軍時。 政府在主要城市的勝利開始了一段非決定性的游擊戰時期。反條約共和軍部隊分散開來,堅持在諸如南部的科克郡和凱瑞郡西部、韋克斯福德郡東部和斯萊戈郡與梅歐郡這樣的地區。零星戰鬥也在丹托克周圍爆發,那裡是弗蘭克·艾肯和愛爾蘭共和軍第四北方師的基地所在。 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八個多月才結束。在愛爾蘭獨立戰爭中是盟友的領導者們被暗殺和處決給這段時期打上深深印記。總參謀長麥可·柯林斯在1922年8月一次反條約共和派的伏擊中於科克郡家附近的花口村(Béal na mBláth)身亡。柯林斯的死使自由邦領導層對於共和派更加懷恨在心,很有可能導致了之後的衝突墮落為施暴與復仇的循環。亞瑟·格利菲斯,自由邦總統,也在十天前腦溢血而死,自由邦政府落到W.T.柯斯格雷夫手中,自由邦部隊則歸理察·穆爾卡希將軍指揮。 1922年10月,埃蒙·德瓦萊拉與反條約派議員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共和政府”作為自由邦之對立。但是,當時反條約一方已經要地盡失,德瓦萊拉的“政府”在民眾中沒有權威。無論怎樣,共和軍領導人對此不屑一顧,把自己的軍事領導看成共和派的即存權威。

    內戰短暫而血腥。許多上層人物犧牲,包括麥可·柯林斯。雙方都有暴行上演:反條約武裝謀殺議員,燒毀多處古蹟;政府正式或暗地處決反條約囚犯。支持條約的國民軍傷亡800餘人,總共4000人死亡。另外有1 200名共和軍被拘押直至內戰結束,大多數在1924年以前仍未釋放。1923年10月至11月,多達8000名共和軍囚犯進行絕食以抗議繼續被監禁。

    但是,愛爾蘭內戰的傷亡是否可能更加慘重仍有爭議。死者人數與當時其他內戰——如俄國內戰與西班牙內戰——相比微不足道。此外,新的警察部隊——“內務衛隊”——並未牽扯其中,意即自由邦可在戰後建立一支非武裝且政治中立的警察部隊。

    愛爾蘭內戰在愛爾蘭民族主義派別之間進行,意味著北愛爾蘭問題被忽略,愛爾蘭得以從更加血腥的基於民族和教派分別的愛爾蘭東北六郡內戰中倖免。事實上,因為愛爾蘭內戰,北愛爾蘭得以鞏固其存在,愛爾蘭的一部分得以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穩定。戰爭使北方聯合派加強了對任何形式的民族主義的偏見。柯林斯直到戰爭爆發之前,很可能直到死前,一直在計畫發動對於北愛政府的秘密游擊戰役,不斷向北方的共和軍部隊輸送武器,直到最後。如果愛爾蘭內戰未爆發,這可能導致南北對峙。結果,反條約共和軍直到在內戰中失敗之後才認真考慮是否在英國統治下的北愛爾蘭進行武裝行動(首個嚴肅的建議在1930年代後期提出)。共和軍北方部隊在內戰中由於柯林斯的政策大部分支持自由邦,超過500名成員加入了新的自由邦國民軍。

    共和派部隊在1922年七八月間放棄據點時,焚燒了占領過的許多建築物和商店。另外,之後的游擊戰也造成重創,自由邦經濟在最初成立的幾年裡發展緩慢。共和派對鐵道系統與公路的系統性破壞對自由邦經濟打擊尤甚。此外,自由邦為戰爭支付軍費另有1700萬鎊。新的自由邦1923年度財政赤字到達400萬英鎊。

    這對新的自由邦是一大困難,也影響到邊界委員會的談判工作,直到1925年才得以解決。自由邦同意放棄對北愛爾蘭民族派占壓倒性多數的地區的領土要求,作為回報1921年停火協定中商定的帝國債務不被要求歸還。

    1926年,在說服大多數反條約共和軍或反條約新芬黨接收現狀、作為演進為共和國的基礎失敗後,德瓦萊拉與艾肯領導的一大派別脫離,重歸憲政體制,創立了共和黨。共和黨成為了在愛爾蘭政治中的占統治地位的黨派,新芬黨反而成為孤立的小黨。共和軍,當時比新芬黨人數更多,更有影響,也仍然保持著與共和黨的聯繫(雖然不是直接聯繫)直到1935年被德瓦萊拉所禁止。

  4. 愛爾蘭內戰(英語:Irish Civil War,愛爾蘭語:Cogadh Cathartha na hÉireann,1922年6月28日——1923年5月24日),是一場1921年12月6日簽署 英愛條約 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衝突。 條約的反對者反對保留英國與愛爾蘭之間的憲政聯繫和 北愛爾蘭 六郡未被包括於 愛爾蘭自由邦 之內。 內戰傷亡遠大於之前的 英愛戰爭 ,並在愛爾蘭社會留下深刻裂痕。 它對愛爾蘭政治的影響仍顯而易見。 名 稱. 愛爾蘭內戰. 發生時間. 1922年6月28日 至 1923年5月24日. 地 點. 愛爾蘭. 參戰方. 愛爾蘭國民軍; 愛爾蘭共和軍. 結 果. 國民軍獲勝. 參戰方兵力. 國民軍 戰爭結束前約55,000人. 共和軍 約15,000名志願者. 傷亡情況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1年12月22日 · 亞瑟·格里菲斯估計在衝突的前18個月中英軍在38720幢民宅進行搜捕逮捕了4982名嫌疑犯進行了1604次武裝進攻洗劫與毀壞了102座城鎮殺死了77名沒有武裝的共和派與其他平民

  7. www.wikiwand.com › zh-hk › 新芬黨新芬黨 - Wikiwand

    新芬黨愛爾蘭語Sinn Féin意為我們自己」),愛爾蘭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政黨由亞瑟·格里菲斯建立於1905年新芬黨是愛爾蘭共和軍的正式政治組織主張愛爾蘭統一新芬黨目前同時參與愛爾蘭共和國和北愛爾蘭議會選舉且均有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