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2 月 1 日. 0. 996. 肝臟是人類全身最大的內臟器官因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通常等到病患發覺有恙時23以上的肝臟早已受傷也因其沉默的特性肝癌長年高居國人罹患癌症的第2名。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約有1萬3,000名臺灣民眾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 臺灣大部分民眾的「肝病三部曲」,通常是患者感染B型肝炎、C型肝炎或大量酗酒之後,部分人會形成慢性肝炎,再演變成肝硬化,最後轉為肝癌的過程。 其中,大眾俗稱的「肝硬化」是指,肝臟由於肝細胞壞死,纖維組織增生,肝臟表面慢慢變硬,凹凸不平的表面乍看下猶如岩石。

  2. 2019年10月1日 · 0. 高齡社會應運而生的各種現象, 即是述說「長壽風險」已充斥在生活周遭。 對個人而言, 伴隨高齡化而生的低結婚率與不婚、低生育率、兩老相互扶持, 或鰥寡孤獨及老年人亞健康狀態等, 直指臺灣面臨「長壽風險」的程度可能比想像中還要嚴峻。 高齡社會帶來的長壽風險, 影響的層面不只對個人, 對社會、對經濟體而言皆產生重大改變, 而生活在現今社會的我們, 是時候該為這樣的改變做好萬全準備。 詳細內容請見↓. 臺灣高齡化亮起的多重警訊. 想想看,扛起退休的自己,現在能做什麼? 第一層與第二層退休金是否足夠? 5關注數字協助檢視. 因應臺灣高齡化,政府祭出相關配套措施. 運用「631法則」,預先規劃退休已是當務之急.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6期.

  3. 2019年10月1日 · 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帕金森氏症是國人相當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約占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12%,且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二 四年臺灣每10萬人就有約85人罹患此症,二 一一年則增加近1倍,其中以60歲以上的民眾為罹患此疾病的高風險群,當來到70歲患病率將會增加為10倍,且伴隨而來的症狀會導致患者的肢體容易顫抖、行動遲緩、肌肉僵硬、缺乏平衡感,又因臺灣人口及結構的老化,導致帕金森氏症的患者愈來愈多,已成為民眾不可忽視的疾病之一。 帕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為全球第二常見的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目前全球約有800萬餘人罹患此疾病,且多發病於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

  4. 2022年11月1日 · 0. 1159. 女星筱蕾在2018年宣布罹患聽神經瘤,也就是腦瘤的一種,雖然經過治療有所康復,在2021年卻又爆出復發。 她近期分享自己的抗癌經歷,包括使用「速鋒刀(Edge)」與自費標靶藥物的經驗,雖然腫瘤還沒有立即縮小,但是身體的不舒服在拔針之後立刻得到明顯改善。 根據衛福部資料,2021年臺灣共計589人因腦瘤過世,位列當年度癌症死因第18位;而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臺灣新增腦瘤病例共計718人,佔據中樞神經系統癌症的90.2%,若將腦膜、脊髓及神經系統癌症也列入,總新增人數則為796人。 而依據美國國家癌症中心資料,預估2022年美國將增加2萬5,050名腦癌患者,預估死亡人數為1萬8,280人,5年存活率為32.5%。

  5. 2021年4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4 月 1 日. 928. 0.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一旦發現有異,往往都到了足以危及生命的時刻,因此肝臟的健康不可輕忽,且身上是否有保險,也往往造成南轅北轍的結果。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臺灣每年約有1萬3,000多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列臺灣主要死因第9名,肝癌則是癌症死因第2名,而除了癌症險理賠肝癌之外,重大傷病險及嚴重特定傷病險也將肝硬化列入承保範圍之內。 肝臟俗稱是「沉默的器官」,因為肝臟是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往往要等到大部分的肝臟受損,才能藉由一些身體警訊得知肝臟出了問題。

  6. 2021年8月1日 · 0. 2022. 雖然臺灣的醫療技術十分先進但即使再優秀的技術有些已經造成的傷害依然無法逆轉比如某些重要神經的傷害肢體的缺損以及某些功能的喪失──也就是所謂的身心障礙或者說失能。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臺灣身心障礙者人數共計119萬7,939人,其中74萬2,808人是因為疾病而失能,先天失能者14萬8,429人,意外失能者6萬361人,交通事故導致失能者3萬9,400人,職業傷害導致失能者2萬7,095人。 另外,有1,027人失能原因為戰爭,可能是戰爭時期存活下來的老兵。

  7. 2019年8月1日 · 7863.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二 一七年「運動現況調查」顯示,國人13歲以上每週規律運動比率,雖已從二 六年的18.8%,上升至二 一七年的33.2%(男性35.6%,女性30.9%),但缺乏規律運動習慣比率仍高達66.8%,顯見臺灣規律運動人口比率仍待提升。 若以年齡區分,40~49歲年齡層規律運動比率最低。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靜態生活是造成死亡的10大原因之一,有超過200萬死亡人數可歸因於缺乏運動習慣,世界上約4分之1的成人及8成以上的青少年身體活動量不足,影響民眾健康並造成公共衛生問題。 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僅次於高血壓(13%)、菸品使用(9%)及高血糖(6%)之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