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於一九八七年四月加入前人民入境事务处,任职助理入境事务主任。他於二 四年十二月晋升总入境事务主任,二 七年六月晋升助理首席入境事务主任,二 九年七月晋升首席入境事务主任。他於二 一二年七月晋升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二 一四年七月晋升入境事务处副处长。二 一六年四月起 ...

    • 概览
    • 简介
    • 曾国之谜
    • 国君列表
    • 考古成果
    • 外交
    • 后裔
    • 曾国古都
    • 历史背景

    周代的姬姓诸侯国

    曾国,周代的姬姓周王族诸侯国之一 [31-32],是周天子分封给南宫氏南宫括后代的封国,又名南公之封地,受封建国在汉水随地。曾国在史书又称为随国,曾国与随国为一国二名,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共七百多年。 [1] [34]曾国作为宗周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 [33]

    曾国的始封国君南宫括,先后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因功绩显赫而受到周成王分封; [2]曾国的建立,属于西周王朝经营南方大策略的重要部分,实现了周王朝对江汉地区的有效控制。 [2] [34]春秋末期,吴王阖闾伐楚,攻占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到曾国(即随国,参见曾随之谜) [3-4],被曾国保护。 [5]曾国历史不多见于传世文献,由最新的随州叶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发现,西周早期的曾国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国被周天子消灭,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

    综合历次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两周之际的有京山市苏家垄文化遗址曾国墓地,春秋早期的有襄阳郭家庙擂鼓墩曾侯墓, [6]春秋中期的有随州枣树林曾侯墓地, [1]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还有随州文峰塔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曾国,可以认定的确有一个曾国一脉相承。

    从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跨越700多年的曾侯墓葬群,分布在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随州市、襄阳市、荆门市等地区,可窥见历史上曾国(随国)所控制的区域。

    2017年,京山市苏家垄墓群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

    曾国的故城遗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曾”名称起源的历史较为久远。关于“曾”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掇续》六二的“左比曾”的铭文,另有“安州六器”中的铭文载:“王令中先省南国,串(贯)行, 在 (曾)”。

    曾都区域内,夏商封建厉国,西周时期有厉、随、唐三国,都在这里建都。春秋桓公6年(公元前706年)所载“汉东之国随为大”,说明曾(随)国成为统汉东诸国抗楚之盟主。后楚于公元前569年灭厉(赖),公元前505年灭唐,战国末灭随,并厉、唐入随,以“随”建县,秦汉因之。晋太康9年(公元288年)置随国,南北朝宋泰始5年(公元469年)升县为郡,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升郡为州。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进爵为王,封地于随,领二十郡。嗣后各朝为州,民国废州为县,是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地。

    近百年来,随州市的曾都区、汉水西岸的宜城、钟祥、武胜关的豫南,先后多次出土有“曾”铭文的青铜器,如“曾侯仲子父鼎”、“曾子仲鼎”、“曾侯白戈”、“曾姬无血 ”、 “曾都尹法之行 ”、“曾孙法之鼎”等。 1978年春夏,曾都区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系列编钟,震动了全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专家们通过对这些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史料进行研究和考证,得出了“曾随合一”的结论,即在2400年前,以曾都区为中心的汉东地带的“随”国即“曾”国,随州城为曾都。

    曾都区历史悠久,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在这里诞生,而被称为我国农耕文化发祥地;因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古墓大型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而被誉为东方古乐乡。从1961年起,境内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砍伐石器工具是“长江流域第一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三里岗镇冷皮垭遗址是江汉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城东西花园遗址被定为“独立的文化类型”。

    考古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

    随州叶家山墓群的考古发掘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曾国并不大,似应仅局限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地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名符其实的汉东第一大国。

    关于曾国其名,在春秋、战国的文献里,都只有鄫国(缯国)记载。但是从宋代开始,却有曾国出土的青铜器在著录出现。近10多年来,在南阳盆地南部和湖北枣阳、随州一带的随枣地区,相继出土了不少曾国的青铜器。特别是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存在一曾国。在考古发掘的卜辞和青铜铭文上面,屡屡可见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而近代战国曾侯乙墓的发现引起考古众多争议,战国之曾与春秋之曾的关系,曾随二国的关系,汉东曾国与中原曾国的关系等,被称为“曾国之谜”。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石泉等主张随国和曾国乃是一国二名。 [11]杨宽、钱林书认为曾国与随国同时并存。

    以“曾”为名的国家,不在传世文献里出现,但屡次在考古发掘的卜辞和青铜铭文上面出现,并可以证明,在汉水以东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据考古学家李学勤著作《新出青铜器研究》(第14和15页)考证:公元1118(北宋重和元年)年,在今湖北安陆地方发现了安州六器。安州六器的铭文表现出周初武丁伐虎方的路线图,经过的地名依次为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安州六器上“曾”字铭文为现今所用“曾”字的上半部分,即“曾”去掉底下的“日”字)、夔(今湖北秭归)、虎方;另外在殷墟“宾组卜辞征伐虎方”中所涉及的地名与安州六器中的铭文吻合,可以证明当时在汉水以东存在一个曾国。此曾国姓氏为何,今不可考,有人认为是姜姓炎裔,有人认为是姬姓。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发现曾侯乙墓,表明在战国初年在汉水以东地区,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青铜铭文上的“曾”字与现使用的“曾”字类似);1979年,随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两件青铜戈,其中一件铭文为:“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铭文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后又多有证据表明此曾国为姬姓曾国。

    不过,随着2014年10月对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编钟180字铭文的解读,可以明确曾、随是同一个国家,破解了困扰史学界36年的‘曾随之谜’。曾侯编钟2013年出土在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上面有180多个铭文,记载了春秋末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这段历史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的是《左传》中保护楚昭王的国家是“随”,曾侯编钟用的是“曾”,“这就证实了,‘曾’‘随’确实是一个国家。”缯国与曾国并无关系。

    根据青铜器铭文,曾国始君是周朝功臣南宫适 [9]的子孙。在历史书籍中一般称随国,青铜器铭文中是曾国。不过,2012年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中发掘了一件带随字的青铜器,即随大司马戈,也说明随是古代就有的说法。从中可以推测,曾是封侯的名称,随是地名。

    •曾伯文,见曾伯文簋。名文,西周晚期人。

    •曾伯宫父穆,见曾伯宫父穆鬲。名穆,字宫父,西周晚期人。

    •曾伯陭,见曾伯陭壶。名陭,春秋早期人。

    •曾伯从宠,见曾伯从宠鼎。名从宠,春秋早期人。

    •曾伯黍,见曾伯黍簠。名黍(雨上黍下),春秋早期人。

    •曾侯马白,见曾侯戈。名马白(马是左尹右马),春秋早期人。

    近年来通过考古发掘,确认的13位曾侯分别为:

    曾侯谏、曾侯犺、曾侯羊白、曾侯仲子游父、曾穆侯、曾公求、曾侯宝、曾侯得、曾侯昃、曾侯与、曾侯钺、曾侯乙、曾侯丙。

    曾楚关系

    在春秋早期,曾国军事实力雄厚,在楚国之上。周天子的几次伐楚战事,分封控制南土的曾国都首当其冲,为中南方诸侯国军的先锋。 [14](详参见词条昭王南征等)

    认为春秋时期,楚随对立,楚武王三次伐随,第三次竟死于军中。而从曾侯乙墓的发现看,年事已高的大国之君楚惠王竟为小国之侯曾侯乙送了一份厚礼,曾侯编钟2013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上面有180多个铭文,记载了前506年时,吴王伐楚,攻破占领楚都城郢后,楚昭王逃到“曾”国,吴军追来,被曾国保护的历史 [5]。(详参见词条吴破楚入郢之战)

    曾国即是随国 [15],前672年,楚堵敖想杀害弟弟熊恽,熊恽于是逃到随国;熊恽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便联合随国人袭击、杀死楚堵敖,夺得国君之位,成为楚成王。

    按《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定海郡侯隋氏通谱》记载,栖霞隋氏起源于随国。《通谱》中还收录了分支族谱中记载的本族人明代平凉知府隋不矜掘井得印的故事,他意外得到了其先祖东汉五原太守随昱的印,而印上的文字也有幸流传下来:“源本漆沮,流分汉东,五原太守随昱之印”。 [18]其中,“漆沮”,按1982年《中国历史地图集》记录,先秦时代漆沮水在今陕西省,也就是考古上的周原地带,附近有周太王的聚邑、岐山等周部族早期活动地点,“源本漆沮”意思就是说源头发源于周族繁衍生息的漆沮水。 [19]“流分汉东”的意义就更明显了,支流在汉水以东,当然就是指曾国(随国),总体意思就是指栖霞隋氏发源于周王室,分支为曾国(随国),这与考古发现的信息验证不谋而合。

    战国中期,曾国被楚国吞并,因曾国在史书和当时实际生活中多被称为“随国”,随作为地名取代了曾作为地名的作用。曾国宗室后裔于是以随为氏,大约在唐代以后(《新唐书·艺文志》卷五十七首次出现隋氏名——太学助教隋德素 [20]),随氏又改为隋氏,这就是栖霞隋氏的由来,也是如今中国绝大部分汉姓隋氏的由来。

    苏家垄文化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苏家垄遗址从2014年开始发掘,确认了这是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特别是首次发现了曾国大规模冶铜遗存,具体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中期之际。2017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命名该遗址为苏家垄遗址 [21-22],苏家垄墓群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古曾国遗址首次被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 [23]。2018年1月1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北京举行,宣布湖北京山市苏家垄周代遗址等六项目当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1973年11月20日,邮电部决定发行《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邮票一套共12枚。其中第10枚“曾中斿父壶”(面值10分)是新中国第一件在“国家名片”上亮相的湖北出土文物。“曾仲斿父壶”与司(后)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一同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1966年出土在湖北省京山市,同时出土了二件,现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巧合的是,第二件(套)在“国家名片”上亮相的湖北文物也是曾国文物,为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邮票1987年12月10日发行。由此可见曾国在湖北文物中的份量。京山曾侯壶与随州曾侯乙编钟和荆州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京山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于2016年至2017年联合对京山市坪坝镇苏家垄遗址实施考古工作,已清理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较大墓葬沿岗地脊顶排列,小墓则在两侧分布,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渐晚的趋势,墓葬之间不见打破关系,反映了较为严谨的墓地布局。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包括青铜器1000余件、玉器300余件、陶器400余件,是同时期器物研究的标型器。其中,青铜礼器多达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是探讨两周时期器用制度的极佳资料 [26]。苏家垄遗址出土千余件青铜器,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有铭文的多达50余件,涉及诸多历史信息,为解开有关中国青铜时代“金道锡行”之谜提供了珍贵实证 [27]。其中,两座大型墓出土四件“曾伯桼”壶,单壶铭文达161字,共644字,极其罕见。

    大家都熟悉曾侯乙,而根据年代,曾伯桼应该是曾侯乙早300年前的先祖。在曾伯桼墓葬中,多件铜器有铭文“曾伯桼”,“曾伯桼”壶铭文有“克逖淮夷”等重要内容。在他夫人的墓中,铜器上有“陔夫人芈克”等重要铭文。铭文之多,在春秋时期青铜器中极为罕见。

    从铭文上看,曾伯桼自述的口吻是“为民父母”,芈克能嫁给曾国统治者,在楚国地位也不低,推测不是公主就是贵族女儿。“陔夫人芈克”铭文簠是现今可见较早的反映曾国与早期楚国关系的考古实证。

    ‘曾伯桼’青铜器群还发现与‘金道锡行’相关重要信息,古人把铜当金,锡是铸造青铜必需的物质,金道锡行就是青铜之路。”“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点评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称,青铜当是重要战略物资,但西周都城及周边并不产铜。一件藏于国家博物馆有“金道锡行”铭文的传世青铜器,指明先秦中国有一条“青铜之路”,但因该器物出土地点不明,学界一直有争议。令人惊喜的是,苏家垄最新出土的“曾伯桼”青铜器群,与该器物比对,铭文均有“曾伯桼”“克逖淮夷”等内容,印证“金道锡行”确实存在,对探讨早期中国青铜资源的流通及周王朝经营南方有着重要意义。

    曾国是周朝开国元勋南宫适之后,建立曾国属于西周王朝经营南方大策略的重要部分,实现了周王朝对江汉地区的有效控制,并控轭当时的国家战略资源铜和锡的流通要道,即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金道锡行”。 [1-2] [15] [27]

    曾国是周代的周王族诸侯国,是周王朝正统的代表,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 [33]自然重视周朝时贵族教育“六艺”之“乐”,也格外维护当时堪称周朝治国基础的礼乐制度。 [28]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和曾侯乙编磬等大型礼乐重器,折射了华夏先祖们,曾创造出的辉煌的礼乐文明。

  2. 秘色瓷器(18张) 越窑秘色,又称秘、秘色越器。. “秘色”一词最早出于晚唐诗人 陆龟蒙 (?. —881年)写《 秘色越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据本百科“秘” 字条 和“色”字条的解释,“秘”字从禾从必,“禾”指 五谷 粮食,“必 ...

  3. 中国瓷器有多牛:300年间在欧洲卖了3亿件.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遭遇内忧外患,深陷亡国危机。. 1856年,大报恩寺塔在清军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毁于一旦,只剩下残砖片瓦。. 1998年,一个酷爱探险的水泥厂老板在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 潜水时,偶然间找到 ...

  4. 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晚清第一名臣”、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国藩原名子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迁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和礼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前往南下主持乡试,途中其母 ...

  5. 毓群,男,汉族,1968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市,中国香港永久性居民,198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十三届执委会副主席,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 ...

  6.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和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均发现汝窑烧造。汝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中华传统制著名种之一,中国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