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行止 , OBE (英語: Lam Shan Muk [1] ,1940年 — ),原名 林山木 [1] ,另有筆名 史威德 , 香港人 ,籍貫廣東 潮州 澄海 。 香港 《 信報財經新聞 》創辦人,長期主持報刊筆政,有「 香江第一健筆 」之美稱。 他早年在 廣東省 汕頭市 澄海區 出生和生活,曾就讀 廣州旅汕學校 和 廣東汕頭華僑中學 [2] 。 他有三名弟妹 [2] 。 父親於1949年赴香港工作,獨留林與母親和弟妹四人在汕頭居住 [2] 。 由於遭逢1950年代中國內地動盪的政治環境,林行止曾與家人流落街頭 [2] ,直至在1960年代來港才得以過上穩定生活。 他在1965年取得劍橋文學及工業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 [1] 。 事業.

  2. 林行止专栏. 加入小组. 创建于2009-06-19 组长: papa99. 林行止,香港著名报人、经济学家、评论家、散文家。 原名林山木,原籍广东澄海。 1940年生,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1969年在香港参与筹办《明报晚报》,任副总编辑。 1973年创办香港《信报财经新闻》,一直是该报《经济短评》的主笔,并在台湾出版一系列政经评论集约40册;同时以笔名史威德在《信报》撰写《欣然忘食》专栏,介绍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已结集出版《经济学家》、《经济门槛》及《投资族谱》3册。 翻译经济理论著作有《现代经济成长》,在《信报财经月刊》及《信报财经新闻》主持两刊笔政长达24年之久,被誉为"香江第一健笔"。 发言规则 2022-01-24 更新. 1. 请勿发布《社区指导原则》不允许的内容.

  3. 2021年7月29日 ·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今天29日宣布擱筆結束其信報專欄。 他在專欄中指,自己在信報不同崗位工作了48年零27天,形容與讀者道別是「健康條件尚可,在大環境仍有選擇自由之下作出的自由選擇。 他稱近半世紀來他直敍胸臆暢所欲言既有精神滿足復有實質收穫身心愉快但願往後也能舒心適意過日子又向信報》「電腦房及編輯部同事道謝。 林:香港股市與西方制度「失聯」 政府有形之手介入運作. 林行止今日在《信報》發表題為「制度有異股市殊途 嚴守法度港股永生」的專欄,提到股市「長期而言」理應向上傾斜,不過世局已變,香港股市與這種趨勢脫鈎的可能性已漸顯露,與西方制度「失聯」,主因在於政府有形之手間接介入市場運作。

  4. 2021年7月29日 · 香港第一份财经报章信报的创办人林行止今天29日在其专栏中宣布搁笔为其48年来香江第一健笔之生涯道别年过八十的林行止在专栏中写道:“在本报不同岗位工作了四十八年零二十七天今天要和读者同侪道别了这是笔者健康条件尚可在大环境仍有选择自由之下作出的自由选择。 他也指近半世纪来,自己直抒胸臆、畅所欲言,既有精神满足,复有实质收获,身心愉快;但愿往后也能舒心适意过日子。 公开资料显示,本名林山木的林行止,于1973年与妻子骆友梅及报界前辈罗治平创办《信报》,至1996年的24年来每天撰写《政经短评》,被誉为“香江第一健笔”,1997年初他停写社论,转写内容不局限于政治经济的《林行止专栏》。

  5. 林行止 , OBE (英語: Lam Shan Muk [1] ,1940年 — ),原名 林山木 [1] ,另有筆名 史威德 , 香港人 ,籍貫廣東 潮州 澄海 。 香港 《 信報財經新聞 》創辦人,長期主持報刊筆政,有「 香江第一健筆 」之美稱。 他早年在 廣東省 汕頭市 澄海區 出生和生活,曾就讀 廣州旅汕學校 和 廣東汕頭華僑中學 [2] 。 他有三名弟妹 [2] 。 父親於1949年赴香港工作,獨留林與母親和弟妹四人在汕頭居住 [2] 。 由於遭逢1950年代中國內地動盪的政治環境,林行止曾與家人流落街頭 [2] ,直至在1960年代來港才得以過上穩定生活。 他在1965年取得劍橋文學及工業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 [1] 。 事業 [ 編輯]

  6. 林行止有「香港第一健筆」的稱號他在信報撰寫的林行止專欄政經短評》,分析評論香港以至世界政經形勢林行止善於把艱深複雜的經濟理論以淺白的文字描述與分析他寫的文章內容不限於政經也包括古今中外各類嗜好所見所聞

  7. 2021年7月29日 · 香港信報創辦人之一的林行止周四在其專欄文章宣布擱筆說自己在信報不同崗位工作48年零27天,「今天要和讀者同儕道別了」。 他雖然沒有詳談決定是否與目前政治氣氛相關,但形容是「在大環境仍有選擇自由之下作出的自由選擇」。 他又説,自己在過去近半世紀能夠直敍胸臆、暢所欲言,「但願往後也能舒心適意過日子」。 林鄭月娥稱國安法不影響自由 評論:事實勝於謊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