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9日 · 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已經不再只有港幣了。. 可能是孩子在外國讀書、或是投資海外物業,甚至是照顧身在外地的父母與親人。. 於是Whatsapp Group的話題嘛,也變得有趣起來。. 向來是緊張大師的Nicole會擔心: 「尋日過咗數,唔知阿仔喺澳洲收到未呢…」. 性急的 ...

  2. 2021年12月22日 · 「市場上有咁多基金…一定要用好多時間去做功課同睇好多財經書…我邊有時間? 「應該從何入手? 唔知最近邊類基金最受歡迎? 「投資基金,係咪要好多資金? 「基金咪就係買唔同嘅股票囉,自己買到咁點解要俾錢揾基金經理買? 事實上,基金這回事,卻與你「如何選擇晚餐」的原理很相似。 1.「我邊有時間研究…」 就如晚餐「自己煮」還是「買外賣」,其實都是取決於自己的「時間」與「廚藝」。 有時間與有心思鑽研投資的,當然自己下廚,但如果平時已經很忙,或者你是投資初哥,可以找專業人士幫忙管理。 餐廳大廚經驗豐富,懂得從世界各地採購最時令、最新鮮的食材,令你只需安在家中就能品嚐又美味又多元化的菜式。 而基金經理就可以幫你將資金分散投資去不同的機會,節省你用大量時間研究的同時,還能減低投資風險。

  3. 2021年6月28日 · 3個技巧輕鬆管理財富. 致富攻略. 儲蓄? 多半從「減少開支」開始。 這讓我想起 Warren Buffet 的一句名言。 “Do not save what is left after spending, but spend what is left after saving.” 一句話,簡單、漂亮地說出「儲蓄」的重點來。 儲蓄並不是「收入 – 開支」, 而是「收入–儲蓄」 = 開支。 難以儲蓄的朋友,當中不少都犯了同一錯誤-『沒訂下明確的儲蓄目標』。 如Michelle的儲蓄念頭由年頭已經萌生,會偶爾提醒自己減少日常支出,有意無意地節省一角幾毫, 但到了年中,積蓄還是相差無幾。 原來,她沒有訂立過每月的目標儲蓄金額, 令自己清楚知道『每個月可以支出多少』。

  4. 2022年10月9日 · 1. 不會錄得(太多)虧損的資產. 銀行存款是終極的防衛資產。 但由於現時利率特低,現金結構性配置肯定會逐步蠶食購買力。 如果投資組合規模超出投資者的長遠需求,一定程度的資本侵蝕或可以接受,以保障投資者大部份現金。 與此同時,就過渡市場風暴的短期避險資產而言,現金仍屬最安全的選擇。 短存續期債券基金或固定年期計劃可為投資組合增添另一重防衛性,而且回報普遍優於銀行存款,但風險略高於現金。 2. 與股票不相關的資產. 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應包括不會與股票同時被拋售的資產。 投資最基本的法則之一,是債券與股票並不相關。 舉例而言,長存續期政府債券可以有效對沖股票跌市。 歷史某程度上可印證這一點:當股市於2017年初遭到拋售,中國在岸政府債券是唯一沒有報跌的資產類別。

  5. 2021年11月12日 · 但為何從不發掘讓自己投資的理由? 如朋友Janice,幾年前開始已嚷著想投資,卻遲遲未有行動。 我調侃她缺乏行動力,她卻打趣地搬出一大堆普遍香港人懶於投資的原因。 這堆「懶」的理由嘛,總是離不開「忙」和「難」。 關於「忙」 「返工成日OT,有時間寧願享受生活/ 陪屋企人,邊有時間鑽研投資? 「時間唔夠用,10萬樣嘢等住我做! 「自己一個住,煮完飯掃完地都要瞓啦! 「要幫個仔對功課…」 「返工咁忙點睇實個市呀…」 關於「難」 「投資咁複雜,一諗到要慢慢學,就想放棄…」 「咁多樣投資產品,揀都有排揀啦…」 「又要睇research又要做功課,點睇得咁多…」 「要成日mon住個市,隨時miss左個入市好時機…」 「一投資就要裝90幾個App,太煩…不了。 懶的藉口很多,那…有甚麼投資的理由?

  6. 最近聽身邊朋友A小姐講身體有小毛病要入院做手術,但她公司份團體醫療保障「claim唔足」…平時touchwood無病無痛的我突然想起,公司給我的團體醫療保障,真的足夠嗎? 一旦突然因大病入院,可能會有「claim唔足」的風險。 萬一被公司解僱,就連基本醫保也沒有… 手停口停之餘,分分鐘仲會將儲蓄一舖清袋 「仔細老婆嫰」,實在不能夠唔未雨綢繆,於是立即做下research,才認識更多醫保產品,發現原來「自願醫保」除了多一重保障之外,還可以扣稅 — 每人可享高達HK$8,000扣稅額 3 。 透過渣打投保指定「保誠自願醫保計劃 1 」,尊享高達50%首年年度化保費回贈優惠 2 。 第2招:合資格延期年金.

  7. 2022年9月20日 · 您仲拖? 懶理強積金 投資組合隨時由賺變蝕 帳戶集中滾存積少成多 你仲拖? 2022年首7個月,港人強積金平均虧損逾$3.3萬港元⁺。 你知道自己的強積金投資組合表現是在平均線之上或是之下嗎? 每年總會收到幾封由強積金信託公司寄來的信件。 打開一看,是來自A強積金信託公司的信。 但驀然一想,現時工作的公司供款帳戶應該是隸屬B強積金信託公司才對? 腦中即浮現一個問題:「自己的強積金帳戶到底有幾多個? 愈怕麻煩,愈易惹麻煩. 大部分對強積金愛理不理的人,都是因為怕麻煩。 皆因強積金雖然是錢,卻是要到退休之齡方可取出的財產(符合法例訂明的特定情況除外),故感覺不是「自己」錢。 「大安旨意」交由各個強積金信託公司自由發揮,誰知,辛苦累積的回報,卻在沒有定期檢討投資組合的情況下,令財產最終未如預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