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軟式乙狀結腸鏡約60厘米,檢查範圍只覆蓋至整段降結腸;大腸鏡長達160厘米,可以檢查整條大腸。 大腸鏡檢查的準確度較高,收費亦相對較貴。 如果腸鏡檢查後未有發現任何瘜肉,可以選擇每5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10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

  2. 2022年10月12日 · 到底什麼是照腸鏡?. 按衞生署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網站說明,腸鏡分為兩種,分別是 大腸鏡檢查 及 乙狀結腸鏡檢查,兩者都屬於可以屈曲的內視鏡,一般會經肛門放入大腸內,讓醫生能夠觀察到受檢人大腸內壁黏膜的情況,整個過程需 ...

  3. 2023年11月17日 · 台灣每年新增1萬5,000多名大腸癌患者,大腸檢查是診斷罹患大腸癌的黃金標準檢查。照大腸鏡會痛嗎?飲食要注意哪些事?多久做一次?完整了解大腸鏡檢查。

  4. 大腸鏡檢查(俗稱腸鏡) 是利用一條直徑約1.3厘米,柔軟而可彎曲的內鏡,由肛門進入大腸內檢查。 醫生在螢光幕可觀察腸內狀況,亦可以同時進行各項治療,例如止血、切除息肉、痔瘡結紮及注射等程序,更可抽取組織作化驗。

  5. 大腸鏡檢查 (照腸鏡) 是利用可彎曲的內視鏡,以診斷下腔消化道。 大腸內視鏡檢查包括迴腸末端、盲腸、結腸各部位。 大腸內窺鏡檢查可以發現病變、細胞異常、切除瘜肉等治療功能。

  6. 2022年5月6日 · 照大腸鏡前有甚麼準備? 為確保醫生可以清晰看到腸道結構,受檢者需要事先「清腸」。 方法是檢查前數天只進食低渣或流質食物,檢查前一晚喝瀉水,清走大便。

  7. 2022年8月25日 · 大腸鏡是現時最常用並直接檢查大腸的方法,透過從肛門插入一條柔軟而可彎曲的內視鏡至直腸,經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至盲腸部位,檢查大腸內壁有沒有異常或病變,如腫瘤、潰瘍或瘜肉等。 什麼情況下需要照腸鏡? 如果有以下疑似大腸疾病或癌症徵狀,應盡快求診,讓專業的醫生評估是否需要照腸鏡 3: 大便出血. 排便困難. 長期肚瀉. 便秘. 體重無故下降. 貧血. 持續腹痛.

  8. 大腸膠囊內視鏡是一款嶄新的內視鏡檢查技術,由數十年前膠囊內視鏡只能應用於食道及胃,及至現時,檢查人士只需透過一顆藥丸般大小、兩端均設有鏡頭的膠囊及細小的數據傳送裝置,醫護人員便可檢視整條大腸內壁的影像。. 一般檢查通常於9小時內完成 ...

  9. 2024年5月21日 · 甚麼人要照大腸鏡?常腹痛是照腸鏡? 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表示,照腸鏡除了及早發現大腸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找出未長成腸癌的腺瘤瘜肉,及早切除,從而避免癌症的發生。因此,並非要去到懷疑自己患有大腸癌才照腸鏡。

  10. 大腸鏡檢查流程是檢查前三天不吃難消化的食物,術前一天六點過後不要進食,要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藥物排泄,排泄到清水樣即可滿足檢查條件。此外,大腸鏡檢查流程要求檢查前的兩小時內不能進食。服用排泄藥物出現強烈反應,要告知主診醫生。1.1.5檢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