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0日 · 回顧10年環境局局長生涯黃錦星推行過不少行山相關的政策例如收起行山徑上的垃圾桶實施易風移俗的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他還提到增設郊野公園加水站也是一項德政既推動走塑減廢又幫到行山人士了解黃錦星的行山經歷大學拍拖帶女友去山旯旮 行大東山迷路難忘一碗熱湯. 黃錦星在紅花嶺上接受訪問他大讚沙頭角海景色漂亮。 (顏銘輝攝) 說到近10年對行山人士影響最大的政策,相信是「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計劃,完全改變香港郊野的風氣及習慣。 好幾年前,當時任職環境局局長的黃錦星到港島行山,「行到某個好高嘅山頂,竟然有三色回收桶! 點解要啲同事幫郊遊人士將留喺山頂嘅嘢拎落山? 我哋就鼓勵同事去開展『自已垃圾自己帶走』。

  2. 2021年4月5日 · 環境局發表新一份環保藍圖局長黃錦星承認要達至中期目標已具挑戰性。 (張浩維攝) 環境局今年2月初發表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下稱新藍圖),中期目標是透過垃圾收費將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棄置量逐步減少40%至45%同時將回收率提升至約55%長遠則透過足夠轉廢為能設施擺脫依賴堆填區直接處置廢物。 黃錦星在藍圖發表日,曾呼籲公眾「向前看」,惟2013年5月推出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下稱舊藍圖),多項減廢目標「走數」,14年後新藍圖能否做到「零廢堆填」,被畫上問號。 黃錦星在訪問中承認,回收率要由大約3成,提升至超過一半具挑戰,其中「廚餘」及「廢膠」更是關鍵。

  3. 2024年2月10日 · 11. 垃圾徵費押後至8月1日實施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大年初一10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政府過去已建立中下游的系統目前只欠市民踏出回收的一步呼籲市民習慣新理念將垃圾視作回收物他又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2017年討論垃圾徵費時獲社會主流支持相信市民可適應,「𠵱家可以逐步逐步適應佢一齊減廢減碳1月26日 垃圾徵費指定袋開賣 . + 3. 近10年空氣質素及人均碳排放有明顯改善. 黃錦星表示,觀察到近10年全球極端天氣更為頻繁,但推行環保的步伐亦繼續向前。 例如香港空氣素質近10年有改善,主要污染物減四至六成;整體人均碳排放,由最高峰的6.2公噸,減至百分之4點幾水平。 不過廚餘只減少約一成,他認為最重要為源頭減廢,呼籲「食幾多買幾多。

  4. 2024年4月9日 · 環境局前局長黃錦星。 (資料圖片) 垃圾徵費草案在2021年通過時任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出席活動時被問到對近日垃圾徵費爭議看法他表示相關政策首董建華政府時已開始討論雖然就制定過程時有爭議但有過半市民支持大方向。 他認為,垃圾徵費對減廢減碳有重要推動力,並由歷屆政府和眾多市民長時間蘊釀支持,呼籲社會要珍惜契機、迎難而上,「如果錯失𠵱個良機,試問大家點樣對得住我哋嘅年青人? 黃錦星又分享垃圾徵費對推動民間設置回收系統的力量很大,指早年鼓勵私人屋苑參與廚餘回收時,只有數個屋苑參加,現時已有逾百個屋苑願意參與。 他補充,其他地方如韓國、台灣等地初期落實垃圾收費,回收配套不比香港好,相關地方同樣需要長時間適應政策。

  5. 2024年3月9日 · 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是一位資深行山友中五時便揹住沉重營具嘗試麥理浩徑全走。 他難忘為尋找地衣挑戰黃龍坑的險峻峭壁,銘記迷霧中在爛頭營小屋喝過的一口熱湯,大力推薦行山為約女仔拍拖的最佳活動。 行山超過40年黃錦星一直崇尚簡樸身上裝備全不是山系名牌腳踏一對不見品牌的運動鞋揹個尋常背囊帶個水樽戴頂太陽帽便在山徑上健步如飛。 他從不講究行山裝備,強調最緊要裝備自己,他認為行山是一項可以訓練身、心、靈的運動。 黃錦星在紅花嶺上接受訪問。 (顏銘輝攝) 記者第一次與黃錦星行山是2019年,當時到大棠出席一項山徑活動,跟住他由燒烤場行到千島湖清景台。 黃錦星那時拿着個水樽輕裝上陣,一馬當先,遠遠拋離其他嘉賓,僅三兩個郊野公園職員跟得上他的速度。 幾年前,記者跟黃錦星到大棠的千島湖清景台行山。

  6. 2022年6月27日 ·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即將卸任副局長謝展寰周五7月1日將擔任新環境及生態局局長黃錦星是問責官員中少有在同一政策局做足十年而謝展寰更是由1985起便入職環境部門至今見證環保政策變化相信二人以至政策局的交接工作順利。 自回歸至今,政府對環境政策的關鍵轉變,莫過於2007年專門成立環境局,加強與環保、可持續發展及能源的相關政策間的聯繫,以助改善環境質素。 十多年來,局方開展大量行動,尤其是惜食減廢,而減廢政策體現於各項措施,不少還是在黃錦星擔任環境局局長的十年間拍板和執行,例如膠袋徵費、四電一腦回收、綠在區區、回收基金等,而垃圾徵費議案在拖拉多時後終在去年獲立法會通過,預料在明年下半年實施。 此外,政府亦為定下電動車普及化、清新空氣、資源循環和應對氣候變化藍圖。

  7. 2021年4月5日 ·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接受香港01專訪時承認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目標有調整空間並透露今年第三季將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將具體講述邁向碳中和目標包括說明如何在供電上做到零碳排放屆時或上調可再生能源目標包括擴大於水塘安裝太陽能板計劃至於會否採用零排放的氫能作發電燃料黃稱當局仍持觀望態度。 有學者批評,本港可再生能源發展落後於不少國家,「好懷疑政府幾有心發展」,認為保守估計可再生能源目標可訂作佔整體發電10%。 黃錦星專訪系列: 黃錦星專訪|焚化爐屬必要 倘垃圾收費「難產」憂減廢事倍功半. 黃錦星專訪|商用車電動化時間表要等多4年 需時累積本地經驗. + 1. 根據環境保護署公布的2018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發電為最大排放源,佔整體排放量超過65%。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