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8日 · 自Bowtie成立以來趙先生一直帶領管理層由最初成功獲得香港首個虛擬保險公司牌照建立團隊產品研發以至現在以純網上營運等里程隨著Bowtie進入另一個階段趙先生將轉以Bowtie榮譽顧問的身份來繼續指導我們並於二零二零年五月十八日辭任Bowtie董事局主席。 與此同時,我們很榮幸地宣佈林嘉言先生將出任Bowtie董事局主席。 林先生是Bowtie創始團隊的重要一員,並負責完成香港永明金融對Bowtie的策略投資。 在履新後,林先生將一如既往,與趙先生及Bowtie管理層緊密合作,帶領及管治Bowtie的發展。 林先生現為香港永明金融人壽及康健業務總經理,擁有豐富的國際人壽保險業務經驗。 林嘉言先生表示:「Bowtie給我的印象是年青幹勁,勇於挑戰及求變,並保持著初創的熱忱。

  2. 2020年4月2日 · 1. 可以分享你和團隊找到現時市場上的主要「痛處」是甚麼嗎? 作為虛擬銀行/保險公司,你的商業模式如何回應這些「痛處」? 香港的保險業多年不變,但其實我們的行為早已改變。 生活中大小事務,不少已可在網上或透過手機辦妥,唯獨保險遲遲仍未跑出。 我和團隊認為香港保險市場最大的痛處是「保障缺口」。 本地保險銷售多年來的着眼點是投資類的產品,市場並非由純保障的產品主導,超過 9 的保費收入都是來自前者。 我們認為香港最需要的,反而是簡單的人壽及醫療保險產品。 利用網上平台及大數據,虛擬保險公司可以迅速分銷簡單而低門檻的保險產品,照顧以往被市場忽略的客戶群,最重要的是去填補市場上的保障缺口。 2. 你認為科技會取代保險代理嗎? 這條問題不易回答。

  3. 2020年9月15日 · Bowtie故事. 【CEO Channel】為何保險創新進展緩慢? 多年來,保險創新進展緩慢。 香港人對保險科技有所需求,但在改革路上卻困難重重,這次就讓筆者說說箇中原因。 作者 顏耀輝. 日期 2020-09-15. 更新 2022-05-13. 目錄. 嚴格法規監管 難以集合人才 市場實際競爭. 難以集合人才. 市場實際競爭. 先說法規方面 ,保險是一個受高度監管的行業。 在香港,保險公司受到保監局的規管,經營業務需要龐大的資金投資,要成立一間傳統的人壽保險公司,資金門檻往往高達10億港元以上。 透過保監局提供「快速通道」,基於產品以及銷售渠道較為簡單,申請「虛擬」保險牌照的最低資金要求相應調低。

  4. 2019年12月2日 · 數碼化保險,有人會理解為網上保險,簡單點說是傳統保險公司將保險銷售的渠道由線下轉移至線上,設立網上平台作直接銷售,或是透過線上平台為旗下的保險代理索取客戶的聯絡資料。 至於虛擬保險,是由零至一,藉着保監局發放的新牌照,在沒有代理、經紀、銀行等傳統銷售渠道及其他制度包袱之下,透過網上科技直接向客戶銷售。 虛擬保險初創毋須面對管治及業務上的舊有系統及制肘,所有基本架構均建基於現代科技,這樣令公司便無後顧之憂,可全心、全意、全速地去創新。 對客戶而言,他們或未必分辨到數碼化保險和虛擬保險的分別,因兩者皆是獲監管機構授權的。 因此,虛擬保險初創更加要集中精力去提供更好的網上體驗,以突顯其不同性。 以基本保障切入市場. 還記得主持的一個問題,是想我們談談有關客戶的痛處。

  5. 2020年5月5日 · 我們意識到只有科技才能起革命。 但要改革百年傳統,談何容易。 某天,我遇上一個保險公司的 CEO,他跟我說:「你哋應該創造一個自己嘅品牌。 如果我喺你哋呢個年紀,沒有受制於科技,我一定會做! 」這句話一直在我心中徘徊。 直至 2017 年 9 月,保監局宣布接受虛擬保險牌照申請。 什麼是「虛擬保險」? 答案是,全程要網上完成,用手機或電腦能即時投保,核保及索償,毋須以代理或經紀銷售。 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自主銷售渠道?

  6. 2021年6月18日 · 香港,2021 年 6 月 18 日 – 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保泰人壽(Bowtie)自去年8月推出 Bowtie 公司醫療保險後,已成功為過百間本地企業提供全面保障,照顧過千名企業員工的醫療需要。. 投保企業當中,Bowtie 發現超過 9 客戶均為之前未有公司醫療保險、首次投保 ...

  7. 2024年2月20日 · 【香港投資入門懶人包2024】即睇8大投資工具、好處及風險. Bowtie 邀請了投資專家萬賢為大家提供香港投資入門懶人包。 萬賢經常被親戚朋友追問,投資方面有何選擇,有時更被「Number降」上身的善信要求指點迷津。 當然,財不入急門,有時因應性格關係,的確「唔係你財唔入你袋」。 市場上的投資門路不少,百貨應百客的心態之下,本文嘗試談談8大投資工具,以及它們的好處與伴隨的風險。 作者 萬賢. 日期 2024-02-20. 更新 2024-04-17. 投資是什麼? 說到投資,萬賢認為,從理論的角度則反而偏向簡單,即在某一領域進行成本投入,在可預見的時期獲得盈利或資本增值,這種經濟行為,我們稱為投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