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月11日 · 足跟痛臨床常見「肝腎不足、氣血瘀滯、風寒痺阻等型,治法方藥如下: 1.肝腎不足者,治宜補益肝腎,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藥用獨活、桑寄生、懷牛膝、杜仲、川續斷、防風、當歸、紅花、桂枝、川赤芍、雞血籐、補骨脂。 2.氣血瘀滯者,治宜暢行氣血,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藥用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益母草、醋香附、醋延胡索。 3.風寒痺阻者,治宜祛風散寒,活血通脈,方用蠲痺湯加減,藥用羌活、麻黃、防風、當歸、赤芍、炙黃芪、生薑、甘草、艾葉。 4.若疼痛較甚,酌加威靈仙、路路通;若伴轉筋,酌加木瓜、白芍、伸筋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2. 2015年1月11日 · 足跟痛的病因病機. 每晚用溫水泡腳有助於局部血循環,以保障足跟部位氣血通暢。. 除年老體虛屬肝腎不足者易足跟不適外,久坐空調環境,缺乏 ...

  3. 2019年11月17日 · 2019-11-17. 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養生之道要求人體要「寒頭暖足」,但現代人多是「熱頭寒足」(上熱下寒)。 其主要表現是熱證與寒證並存:常年上火,總是口腔潰瘍、舌瘡、慢性咽、失眠,同時又表現出很多體寒症狀,如舌體胖大、大魚際發青、下肢冰涼等。 中醫認為,上熱下寒其實有更確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熱」,或「陽不歸位」。 《黃帝內經》裡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體內寒邪過盛,就會把陽氣排斥在外,體寒是上火的根源! 有些人上火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敗火藥,卻常常陷入越吃越嚴重的怪圈,這種情況八九不離十都是上熱下寒。 因為上熱下寒是體寒所致,而敗火藥屬寒涼之物,服用它們只會讓你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中醫認為上火有實火、虛火之分。

  4. 2013年8月28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水療是其中一種物理治療,用以幫助關節炎、長期痛症病人。. 新界西醫院聯網過去由於缺乏水療設施,需要在外租借 ...

  5. 2019年1月27日 · 本病有時可併發惡性貧血,此因患者體內存在胃壁細胞的自身抗體。 現在,在內地多採用中醫中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減少了復發並且無副作用。 本病在西醫治療上手段有限,對降低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 GAb))、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T MAb)、抗過氧化物梅抗體(T POAb)療效不理想;一般多採用口服甲狀腺素片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方法治療,如優甲樂、加衡、甲狀腺素片,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或終身服藥,甲狀腺激素治療雖然能替代性地糾正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減退,但對免疫異常無作用,不能降低患者血清中抗甲狀腺抗體的水平。 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都將加速甲減的發生和發展,一般屬禁忌。 而中醫中藥治療此病時有明顯的優勢,可以從患者的局部病變與全身症狀着手,整體調節。

  6. 2019年6月2日 · 2019-06-02. 湧泉穴位置. 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腎經的第一大穴在足底不在腰人體各器官在足底的定位就是這些器官在足底的反射區在反射區出現的生理變化和病理變化的陽性反應物就是治癒疾病的特效治療點。 春秋戰國時期醫聖扁鵲,精通足底治療術,刺激足底救活了死去三天的虢國太子;東漢神醫華佗編著了《華佗秘笈足心道》,從足底治療全身疾病,救人於分秒之中,治病在點撥之間。 腳雖然位於人體最低處,但它是人體的根本。 一個人的步調如果輕盈則反映這個人精神很好,如果步調沉重,則反映身體疲憊不堪。 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的確可以從足部來調節,足部反射區是「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理論依據。 腎經的第一個大穴,就是湧泉穴!

  7. 2020年6月15日 · 一、瞬間釋放身體靜電。 腳底接地時地表負離子經由腳底湧泉穴和皮膚進入身體啓動身體自我調節與療癒機制調節體質趨向中性。 接着人體因電位失衡所產生的健康問題即可獲得緩解。 二、接地時,人體會立即釋放身體的靜電,大地游離電子瞬間進入身體,並在體外形成「電離子保護罩」。 接地同時使人體和大地電位平衡,啓動人體的自癒力。 接地好處如下: .排除人體靜電囤積,減少靜電觸電的現象。 .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血液含氧量,啓動人體自癒力,趨向自然健康。 .調節趨向中性體質,調節自律神經,好睡眠,穩定情緒,增進免疫功能,加速傷口癒合,緩解發炎疼痛,緩解神經疼痛提高腦神經傳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