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23日 · 我們人類的腰頸椎,由於活動度大,讓我們能靈活地做出各種姿勢,相對的,它的磨損率也較高,因而容易有退化的情形出現。 今天,咱就來談談頸椎的問題。 「長骨刺」和「椎間盤突出」 如同腰椎,頸椎也是由椎間盤、椎體一節一節構成的,所以,也會像腰椎一樣有椎間盤突出、骨刺等問題。 基本上這些病都算是退化性疾病,跟長年地使用耗損有關。 所以年紀大、脖子姿勢長期不正確的,頸椎就比較會發生問題。 尤其是現在3C產品氾濫,走在路上幾乎人人低頭看手機(對! 就是你現在在做的事! ),或是長時間使用電腦,長期下來也容易加速頸椎退化。 Photo Credit:問8. 上圖是一張頸椎未有明顯退化的X光片。 人類的頸椎共有七節,白色箭頭所指的為第二頸椎的「椎體」。

  2. 2023年5月5日 · 頸椎關節退化 是因年齡增長、過度使用、外傷等原因造成頸椎椎間盤退化、骨質增生等症狀。這些變化會導致頸椎疼痛、僵硬、頸部肌肉無力、手部感覺異常等症狀。本文將介紹頸椎關節退化的原因、症狀、診斷方法和治療選項。

  3. 2021年12月6日 · 由於民眾普遍認為頸椎退化只會造成手麻腳麻、四肢無力、走路不穩等,認為只會有典型運動、感覺神經症狀,而沒有頸椎退化也會造成影響全身的「非典型」交感神經症狀的觀念,即使磁力共振或X光影像上已發現明顯的頸椎退化或錯位,也無法和病人的「非典型症狀」關聯在一起。 當有頸椎退化時更應提高警覺. 其實類似個案並非少見,許多患者因為非典型的症狀表現,始終無法找對醫師看對病,讓患者在各科間奔波難以得到妥善的治療,所幸女患者最後從復健科轉診骨科後,也確實從磁力共振發現頸椎5/6 、 6/7 節椎間盤退化,確認診斷為「頸性眩暈」,患者經過手術後恢復的狀況良好。 簡瑞騰提醒:「當民眾本身已經有頸椎退化,又出現一些非典型症狀,還是可以朝頸椎治療的方向著手,積極找出病因,也能擺脫久病不癒的困擾。

  4. 針對頸椎間盤突出或退化最常見的外科手術,是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及融合術 (ACDF)或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ADR)。 外科醫生會由頸椎前面開刀進行手術,將問題椎間盤的上下脊椎骨融合一起或置換一新「關節」。 手術後患者只需留院觀察一晚 ,大約三至四星期便可康復。 甚麼是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及融合術 (ACDF)? 椎間盤切除術就是把椎間盤切除。 此術可於脊椎任何一個位置進行,亦即從頸部 (頸椎)至腰背 (腰椎)。 在頸椎位置,醫生會由頸部前面進入,通過喉部抵達破損的椎間盤。 把頸部肌肉、氣管和食道撥開,就能接觸椎間盤和脊椎骨。 對於頸部位置,由前面進入的方案會比從後路著手較為安全及方便,因這樣無需干擾脊髓、脊椎神經及強壯的後頸肌肉 [1]。

  5. 頸椎常見的退化性疾病: 頸椎間盤病變 (Cervical Disk Disorders) :有彈性的椎間盤連接椎體。 使頸部可以做有限度的活動,同時也充當避震器的角色,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不正確的使用或外力的傷害都是產生頸椎間盤病變的原因,關節炎也會導致椎間盤退化和骨刺增生。 一旦壓迫神經,便會引起疼痛。 椎間盤病變最常見的表現是一開始只是間歇性的頸部酸痛,接著是頸部、手臂麻痛加劇、無力、下肢僵硬、協調障礙,如果不處理甚至會癱瘓。 掌管四肢和軀幹的所有神經由腦部發出以後都必須經過頸椎這個通道,一旦頸脊髓受到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的壓迫,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6. 頸椎過勞易提早退化. 尤稚凱醫師 曾在門診收治一名長期左臉麻痛的中年女性,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頸椎的五個小面關節皆長骨刺 (亦即骨質增生),頸椎退化相當明顯;此外,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頸椎第二與第三節之間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屬於頸神經叢之一的耳大神經的源頭,因而引起左臉腮腺部位的麻痛。 脊椎穩定三大關鍵:椎間盤、周圍韌帶、小面關節. 為何頸椎不穩定會走向退化? 尤醫師 指出,穩定頸椎有三大平衡要件:1. 椎間盤像是上下脊骨之間的彈簧,負責吸收壓力;2. 周圍韌帶除了連結椎骨,也有的與椎間盤緊緊連結,發揮固定作用;3. 小面關節位於椎骨後方關節突的銜接處,負責控制頸椎運動的方向,也是穩定頸椎的關鍵助力。 椎間盤、小面關節、及周圍韌帶,是穩定脊椎的三大助力。 圖片/菁英診所.

  7. 針對頸椎間盤突出或退化最常見的外科手術,是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及融合術 (ACDF) 或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ADR)。 外科醫生會由頸椎前面開刀進行手術,將問題椎間盤的上下脊椎骨融合一起或把椎間盤置換。 手術後病人只需留院觀察一晚,大約 3 - 4星期便可康復。 甚麼是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及融合術 (ACDF)? 椎間盤切除術就是把椎間盤去除。 切除術可於脊椎任何一個位置進行,亦即從頸部(頸椎)至後腰(腰椎)。 在頸椎位置,醫生會由頸部前面開刀,通過喉部接觸破損的椎間盤。 把頸部肌肉、氣管和食道撥開,就能接觸椎間盤和脊椎骨。 對於頸部位置,由前面開刀的方案會比由後面著手較為安全及方便,因這樣可減少對脊髓、脊髓神經及強壯頸肌的干擾。

  8. 2016年1月29日 · 頸痛 / 頸椎退化. 相信大部份人都試過頸部酸痛和僵硬,它有時只在後頸部份出現,有時連肩膊兩側、上背、前臂、 甚至手指也會受到牽連。 嚴重時更感到頭痛、暈眩、嘔心等情況出現。 當患者移動或轉動頸部, 尤其作出後仰或側彎的動作時,頸部的痛楚更會增加。 頸部的構造. 常的頸部有一個後凹的弧度。 它是由七節脊椎骨組成,用來支撐大約 15-17 磅重的頸部 ( 圖一 )。 椎骨與椎骨之間有一層軟骨,有避震作用。 而每節頸椎都依靠韌帶彼此銜接,最外層覆蓋著強而 有力且彈性極佳的肌肉,令到頭部和頸部能移動或轉向各個方向 ( 圖二 )。 頸椎中間是空心的,內部含有脊髓,是大腦與身體之間傳遞訊息和命令的管道。 而每一節頸脊髓 又分出一對脊神經,它是用來掌管兩邊上肢與頸、肩的感覺和運動功能。 頸部酸痛的成因.

  9. 平時要積極改善生活習慣與姿勢以預防頸椎病: 1.坐姿正確. 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注意坐姿要正確,並且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頸肩,讓頸肩部的肌肉得到放鬆。 2.活動頸部. 工作1-2小時左右,讓頭頸部向前後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活動範圍為準,緩解頸椎關節的疲勞。 3.調整睡姿. 睡覺時不要側睡或趴睡,應以平躺的姿勢,讓頸椎有地方支撐,頭部、頸部、胸部的肌肉也不會被扭轉,是處在平衡的狀態,各處的關節會放鬆,能避免壓迫到神經根造成疼痛。 不要使用過高的枕頭與過軟的床墊等。 4.避免損傷. 減少急性頸椎損傷,例如避免猛抬重物、緊急剎車等。 5.防寒保暖.

  10. 2019年10月8日 · 頸椎退化性疾病需知. 頸椎節段的脊椎除了穩定地負擔整個頭顱部的重量以外, 每節脊椎骨間之椎間盤又要負責足夠的頸椎活動度。 要「穩定」又要「靈活」,對一個人體構造設計來說,功能是相抵觸的。 當靈長類在演化過程中,從四肢著地到決定站立起空出雙手做事,就會面臨頸椎退化性疾病的困境。 由於隨著年紀增長, 富含水份的椎間盤會隨著退化而流失水份及彈性。 當一個人長時間低頭,會使頸椎之間的軟骨-椎間盤承受過大的壓力, 進而加快這個退化的進程。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行動網路的普及,現代人習慣長時間低頭對頸椎使用上的負擔, 使得頸椎退化性疾病的發生明顯地年輕化。 當頸椎開始退化,經年累月承受過大壓力,會導致椎間盤退化及突出,或是脊椎椎體旁的贅骨增生 – 即我們平常所稱之骨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