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7日 · 片拍攝時間長達10年拍攝初衷是透過紀錄學校重建和學生的成長經歷探討教育的意義本校感謝擔任本片導演的張婉婷校友監製黃慧校友及她們的製作團隊在資源極有限的環境完成艱巨的拍攝亦要感謝片中6位年輕校友多年來的參與

  2. 2024年3月13日 · 【明報專訊】鄧梓峰化身家長,跟一班年輕主持廖儀、嘉雯、胡美貽、施焯日與蔡景行等,2022年中開始主持無綫J2節目《關注關注組》,持續關注網絡平台各大關注組,已播出近90集。 節目透過蒐羅網絡上各類有趣或奇特的關注組,包括美食、娛樂、運動、興趣,甚至感情話題,深入了解後,「fact check」谷內情報,家長鄧梓峰與一班後生仔女以不同角度提出意見與討論。 童年回憶返晒嚟. 施焯日與蔡景行屬《關注組》行動組,出外實測谷內情報,這對「日行」孖寶每次出動覓食勝在唔怕醜又搞笑,有時面對未必配合拍攝的侍應或收銀員,二人會自娛一番。 兩人試過走入茶餐廳外賣「黯然銷魂飯」,問收銀姐姐這個飯是否有廚師的愛? 對方沒好氣回答:「你去問廚師有冇愛!

  3. 2024年3月18日 · 【明報專訊】《妍雅集42周年慈善晚會2024》前晚舉行,歷屆港姐盛裝出席,朱玲玲、趙雅芝與鄭文雅打扮高貴優雅現身,艷光四射。 陳法蓉近日成熱話人物,因當年參演電影《賭俠》飾演「龍九」一角,被指與《亞洲超星團》男團LOONG 9團名相似,被網民取笑。 她笑言看到網民的惡搞片笑到流淚,覺得Loong字好潮,現在無人講Dragon Year,會講Loong Year。 記者:柯美. 攝影:鍾偉茵. 妍雅集主席李潔瑩與老公黎諾懿、朱玲玲、趙雅芝、鄭文雅、向海嵐、王愛倫、陳法蓉、劉倩婷、翁嘉穗、李美珊、岑杏賢、莊思明、梁凱晴、陳楨怡、唐麗球、楊思琦和張名雅等前晚出席慈善晚會。

  4. 2021年1月31日 · 【明報專訊】有「七彩影后」之稱的粵語片女星周坤玲,活躍於1950及1960年代,後淡出娛樂圈返美國生活。 數十年來鮮有周坤玲的消息,前日facebook的「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有人留言:「周坤玲小姐去世。 」上載一名網民於去年9月的帖文截圖,內容提到周坤玲逝世的消息,稱她是著名電影明星,1946至1964年間拍攝近200部電影。 記者昨日聯絡稱周坤玲為「Aunt Pat」 (周坤玲英文名Patricia)並發布有關死訊的網民,對方沒有回覆,但有關帖文被刪掉了。 美國出道封「七彩影后」 一班粵語片迷獲知周坤玲死訊感可惜,留言懷念,又有說96歲是高壽。 有網民稱周坤玲是當代紅星,是粵語長片的靚女前3位;有提到周坤玲跟張瑛於1955年拍攝港版《後窗》最經典。

  5. 2017年10月6日 · 【明報專訊】憑日劇《雛鳥》及《過度保護的加穗子》而爆紅的24歲男星竹內涼真,劇集一部接一部,他跟役所廣司及山崎賢人合演TBS電視台新劇《陸王》在本月15日首播前,日本雜誌《女性Seven》今期率先踢爆他跟女團「害羞救援JPN」22歲成員里里佳秘密拍拖,早前更相約到東京某高級酒店歡度春宵,翌日才前後腳離開。 據知情人士透露,竹內涼真過往亦經常出入女友香閨,關係似乎相當穩定,不過,女方所屬事務所隨即否認戀情,指二人只是普通朋友。 無論如何,緋聞曝光肯定對竹內的人氣造成負面影響,有傳不少女粉絲已決定取消訂購他的2018年月曆,以示不滿。 今日相關新聞. 》 竹內涼真緋聞曝光粉絲心碎. [ 顯示全部題目 ]

  6. 2020年9月22日 · 科研是志業,中文是興趣,摯毅希望在大學副修中文,中大中文系享負盛名,因此選讀中大,「不到外國 (升學),因為在外國大學讀不到中文」。 不到海外升學的另一原因,是不捨得香港,「生於斯長於斯,愈在苦難其中,就愈喜歡這個地方」。 秘訣. 語譯文言文:三部曲、兩大法. 三部曲. 原句:《陳諫議教子》:「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齧傷人多矣。 (1)配詞. 文言詞彙多用單音節,白話文則多雙音節詞,要讀懂文言文,可按上文下理,把單字配成詞,這有助掌握字義: 「宋朝的陳諫議家中有一匹頑劣的馬,性格暴躁,不可駕馭,馬蹄咬傷人多。 (2)轉次序. 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常前後顛倒,因而造成閱讀困難,可嘗試調動字詞,使句意變得通順:

  7. 2017年5月11日 · 【明報專訊】聯合醫院腎科專科門診醫生涉開漏藥及延遲通報,兩名涉事的副顧問醫生及腎科部門主管事隔逾一個月都沒有現身交代事件及道歉。 2013年瑪麗換錯心 團隊主動致歉. 今次聯合團隊的處理,與在2013年瑪麗醫院換心團隊移植錯誤血型心臟一事對比強烈,當年瑪麗醫院心胸外科主管區永谷及葛量洪醫院心臟內科主管范瑜茵,都出席記者會及主動現身致歉。 據了解,今次涉事的聯合醫院腎科部門主管是思豪醫生 (圖)。 2015年,該院跨部門腎科團隊曾獲醫管局頒發「傑出團隊」獎項,曾首創24小時腎科熱線,社康護士往家訪以指導首次家居腹膜透析,2006年研發全港首個腹膜透析接駁輔助系統——腹膜透析中接系統等,該團隊的團長為當年任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思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