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日 · 補價後的住宅價值(after value),各區每方呎由3159至7478元不等,較一年前減約38%。 因補地價後價值的減幅高於補價前,令工廈轉住宅的實際補價金額亦大幅下挫,若補價後樓面不變下,部分地區如東九龍,其減價更高達48%。

    • 從《為何你負擔不起一個家?》說起
    • 香港的「房屋-金融反饋循環」
    • 深層次土地問題

    放眼世界,尤其年輕一代,難以自置居所已成普世現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Josh Ryan-Collins在其小書Why Can't You Afford a Home?提出「房屋-金融反饋循環」的新穎論述,剖析現時銀行及土地在經濟中的角色,來說明這道傳統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註1)。有別於香港空談供求的偽命題,這論述是研究西方國家大量歷史經驗的成果。作者先釐清土地的獨特性,再以大量歷史證據和經濟數據,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今天見到的危機及一些相應措施是如何出現的。 西方政府二戰後為重建社會,採用凱恩斯經濟政策,組織經濟需求、提高就業來建立強健福利國家。增加自置物業率是需求管理的重要一環。1970年代末後,經濟結構重整繼而衰退,戴卓爾夫人一句斷言「別無選擇」,新自由主義興起,強調市場經濟的個體力量。公...

    金管局今年3月說,本港家庭負債(包括住宅按揭、信用卡及其他貸款)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自2020年上半年的85.2%上升至下半年的90.2%,創出高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月公布香港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指出本港財富分配偏向於高入息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債務與收入比例已很高,若出現嚴重壓力,債務比率會顯著增加。金管局的「匯思」不直面事實,卻為家庭負債比率飈升「洗白」,竟說「不能單看家庭負債比率」,還需「看家庭的資產狀况」。這與2017年着重風險的警告脫節;當時負債比例已高達68.3%。 財政司長陳茂波同出一轍,提到市民置業負擔指數在今年第一季上升至約73%,顯著高於過去20年47%的平均數,他不指出如何減低這方面數值,卻只強調「政府會繼續在造地建屋的工作上加大力度」!議員質詢樓價過高,陳更只指出市民...

    有評論說,「房屋-金融反饋循環」是建基於新自由主義的論述,而西方國家在房屋問題上沿用福利政府政策,與香港的本質大相逕庭(註2)。另外,循環理論脫離在地的考量;只有在其論述樓價上升,催化全球投資者搜尋收益更高但安全保值的房地產作為投資對象時,香港這類國際大都會才出現在循環理論的論述中。例如,前述書中建議政策改革時,提及港鐵發展物業的例子,但膚淺地忽略其引起的諸多社會問題。也有建議可從文化角度探討物業擁有率從1970年代開始不斷上升的現象,導出深入民心的購買房屋是我城的希望機制(註3)。2000、10年代響徹全城的《地產霸權》一書也提出引進公平競爭及開徵土地稅。 無疑,很多坊間論述都從西方角度想像及理解問題,盲目強調資本的單向邏輯,形成先進的西方經濟體及落後的發展中經濟體或「南北對立」的二元對立...

  2. 2024年3月11日 · 【明報文章】財政預算撤辣,樓市受刺激稍見活躍,連日來在新聞中都見入市個案,有買家說有信心樓價已見底,所以無懼入市。買樓是個人決定,旁人無謂多言,但樓價是否見底,則屬客觀問題,可以討論。我沒有業內靈通消息,也沒有業界利益,我有的是常識,會看大趨勢。

  3. 2024年5月1日 · Since the scrapping of all property cooling measures was announced in the Budget, property transactions have notably risen over the past two months. The private flat price index in March as released by the Rating and Valuation Department showed a slight

  4. 2024年3月22日 · 英文. 2024年3月25日星期一. Editorial :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GSH Units. 圖1之1. 【明報專訊】KAI CHUEN COURT, a 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Scheme (GSH) estate in Diamond Hill, has been embroiled in quite a lot of negative news since new apartment owners began to move in in the middle of last month.

  5. 2021年6月17日 · 到底新移民在香港住屋方面的情况如何? 要了解這問題,不同於一般研究只重視近年數據,橫跨兩個年代(1996到2016年)的追蹤研究更能完整反映不同移民身分者在香港的住屋權屬情况及變化,但首先需了解香港「新移民」的構成及香港住屋權屬分佈與變化。 住屋權屬的分佈及變化. 簡言之,香港住屋權屬現時主要分四大類別:出租公屋、自置資助出售房屋、自置私人房屋、租住私人房屋。 而港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擁有者」、大業主和發展商,掌握土地發展的步伐與方向。 1980年代起,包括公屋和以「居者有其屋計劃」為主的資助出租和出售的房屋便成為差不多一半香港居民的住所。 資助房屋能使市民每月省下數千元生活費,亦助市民更易實現置業階梯。

  6. 2020年11月19日 · 【明報專訊】疫情下網購成趨勢,帶動電商生意急增,香港寬頻(1310)亦加入市場分一杯羹。集團推出網購平台「HOME+」,以不會向商戶收取上架費或年費,只採用收入分成收費吸納商戶,似有意硬撼港視(1137)旗下HKTVmall。與HKTVmall一手包辦宣傳及物流不同,HOME+標榜與香港寬頻現有客戶「共享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