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24日 · 源自佛教的正念進食Mindful Eating)是指百分百專注於食物的進食過程,吃飯時除了要慢慢咀嚼細味、以感激的心情欣賞食物,還要念及食物與世界的關係,如可持續發展性、對社會的影響等。 慢食促進消化. 在心靈層面以外,正念進食亦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慢慢咀嚼的過程中,食物被充分嚼碎,澱粉質能被唾液中的澱粉酶分解成較細的分子,幫助消化。 另外,進食時大腦會接收到飽足感的訊號,減少繼續進食的慾望。 吃得太急,訊號還未傳到大腦,變相吃多了也不知道。 一粒提子乾的覺悟. 要體驗正念進食,可以先嘗試「提子乾修行」。 慢慢品嚐一粒看似微不足道的提子乾(或其他乾果果仁),不少人發現「我從來沒發覺提子乾味道這麼好! 」「跟我從前吃的味道非常不同。 」「吃了這麼多年提子乾,第一次覺得錢花得這麼有價值。

  2. 2017年4月20日 · │女生香港地. 女生. 知性女生. 【女生香港地】壓力爆煲! 感受聲音治癒的威力. 撰文:林芷欣. 出版: 2017-04-20 13:35 更新:2020-05-28 18:04. Sound Healing(聲音治療)漸漸冒起,愈來愈多女生對Singing bowl(頌缽)感興趣,銅碗子有大有小,發出的圓渾聲響,到底是如何撫平身心? 「基本上9成來尋求聲音治療的都是女生,大部份人源自釋放壓力,也有人想療癒情傷。 」Jennifer是本地聲療師。 淨白的環境,最適合前來尋求治療的你,身心放鬆。 (黃寶瑩攝) 喜歡Singing bowl的你,絕對會樂而忘返。 (黃寶瑩攝) 「基本上9成來尋求聲音治療的都是女生,大部份人源自釋放壓力,也有人想療癒情傷。 」Jennifer是本地聲療師。

  3. 2016年7月8日 · 靜觀(Mindfulness),專注感受當下一刻和身體各種反應,放下過去和未來的煩惱和擔憂,防止負面情緒累積,長時間練習,可助人放鬆心情,紓解平日壓抑的情緒。 不過,每當提及靜觀時,都容易被人冠上「堅離地」的稱謂,總覺得事不關己,而拒絕深入了解靜觀為何物。 不過,靜觀其實是可以隨時隨地,適合任何人士進行的活動。 「靜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讓你突然間變得心境平和,做設計這一行,很多時都會遇上與客人之間意見不合,練習mindfulness之前,我很容易在腦中不斷回想爭辯的畫面,接下來幾日的情緒都受到影響,但練習mindfulness後,我慢慢發現,我可以較快將自己從負面情緒抽離。 」設計師林偉雄(Hung),練習靜觀已有幾年時間,而他的另一身分,是Café 330的品牌及餐廳設計師。

  4. 2017年7月13日 · 心理醫生傳授「Self-care」最大原則 :不靠物質、不應與人比較. 每當說到要寵愛自己(Self-care),大部份女性其實比男性更深明此道。. 不論是閒時吃頓英式下午茶,或是買一雙漂亮的高跟鞋作獎賞,都像是自我寵愛的表現。. 不過,有心理醫生卻提點女士們 ...

  5. 2016年12月13日 · 為甚麼理論解釋不了生活? 布迪厄告訴你的實踐、場域與慣習. 撰文:張恩源. 出版: 2016-12-13 18:46 更新:2017-05-04 15:33. 你有沒有考慮過,為甚麼再複雜精巧的理論,也解釋不了(更別說指導了)你全部的生活? 為甚麼人和人之間的審美品味會有這麼大的差別,以及這些品味為甚麼會有「高級」和「低級」的區分? 為甚麼讀大學時有些人可以瀟灑自如就全面發展,而有些人付出全部努力也只能勉強應付? 法國社會學家與思想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的研究與思考對我們回答這些問題或許會有些啟發。 實踐理論.

  6. 2020年7月1日 · 人實現心靈自由的方法並不是擺脫因果,而是要去理解事物出現和消失的原因。 即使你當下追溯不了某個事物的來由,但只要你認識到命運自有規律性,那心靈就可以對變化感到安然,不會被情緒衝動擺佈,下錯誤的決定。 斯多亞哲學家、羅馬賢帝奧列里烏斯(Marcus Aurelius)(資料圖片) 奧列里烏斯與另一位晚期斯多亞思想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甚至提供了一些可以實行的修養和思想方法:要認識事物都受著因果律而生滅;每日出行前和休息前,都應該花時間沉思有什麼東西是自己可以施加影響的,有什麼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對前者按美德盡力而為,對後者則默默承受,不喜不恨。

  7. 2020年7月2日 · 不光如此,從搜索引擎時代到 AI 時代,速度與智能都在預示著一個普通人——無論主動地還是被動地——在未來會擁有愈來愈多的「空閒時間」。 在我們面前更大的挑戰將不再是如何高效利用時間,而是要用什麼去填滿這漫長的一生。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看到「找到內心真正的寧靜」有多麼重要。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流浪者之歌》(遠流) 赫塞第一部長篇小說《鄉愁》出版於1904年,那時他二十七歲,還在德國。 此前他已經出版了幾本詩集和散文集,可惜都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鄉愁》獲得成功後赫塞就搬到了博登湖邊居住,開始了他專注創作的生活。 最後一部《玻璃珠遊戲》出版時,時年六十六歲的他已在瑞士盧加諾湖邊隱居了十幾年。 從一個湖邊「回」到另一個湖邊,這條生命軌跡竟多少契合了他眾多小說人物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