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6年12月3日 · 周壽臣的孫子周振威跟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鄭宏泰並肩合作近日完成香港大老——周壽臣一書為了把阿爺的威水史發揚光大留傳後世同時獻給當年跟阿爺一起留美幼童的子孫們更帶同記者搭車遊壽山村道探望阿爺故居。 大個仔要獨立. 周振威是周壽臣長子周日光之次子,尚有一兄振方及兩弟,分別是振榮及振民,現在大家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了。 他跟阿爺周壽臣一樣,當年遠赴美國留學,但比阿爺幸運,留學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理想——入讀牙科,同時又得到阿爺大力支持。 「我提出去美國留學,阿爺也主張。 當時大約1947年,赴美國前夕,阿爺訓誨我要勤力讀書、工作,並說若需要錢,可以寫信給他。 但我沒有,阿爺已經幫我出了一筆學費,不好意思還『攤』大手掌問他拿錢,他當時已經約九十歲了。

  2. 2018年6月30日 · 歷史與空間:「紫陽羽翼蔡元定 書若蜉蝣且說塘西花月痕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八十三) 古典瞬間:文藝腔 浮城誌:已讀即回 豆 ...

  3. 2018年11月28日 · 「君子」和「仁」是儒家思想追求的理想人格,因此古人提倡「孝」一來是為了使家庭和諧,二來是為了國家安穩,三則是為了成就理想人格。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向父母行孝呢? 行孝可以分為多個層次︰「孝養」、「孝敬」及「孝承」。 孔子的學生喜歡向其問孝,因材施教的孔子往往能給學生一些新的衝擊。 只養不敬 無異犬馬. 子游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從孔子的回應可見,「孝」的最基本條件,就是能夠供養父母。 世人都認為供養父母就是盡孝,但在孔子的眼中是不足夠的,因為「養」只是基本,而且心中要帶有「敬」,這樣才能區分出「養」父母和「養」犬馬的差別,因此,除了「孝養」,更要「孝敬」。 孟懿子也曾向孔子問孝。 子曰:「無違!

  4. 2021年4月6日 · 2021-04-06. 禪悟居士,正職與玄學、術數無關,信奉藏傳佛教,自初中開始在「玄學發燒友」父親耳濡目染下接觸面相、紫微斗數、八字等知識,再經父介紹認識了教授佛法之恩師,除學習佛學之外,恩師亦傳他文王卦及陽宅風水至今35個年頭。 2013年通過禪定,悟得前所未有的契悟,終明白了五行與際遇實相之間的關聯性,像石破天驚一樣,整合了一套獨一無二、與宇宙本體相應的禪悟姓名學,依此因緣,祈以公開部分千古未傳姓名學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 facebook: 禪悟-千古未傳姓名推命學. 本文將與大家探討張姓的特質,張姓繁體字筆劃十一劃而簡體字則是七劃。 新中國成立後,內地全應用簡體字,由於簡繁體筆劃不同,因此,在現今而言,內地張姓的人,屬火,是理想主義及完美主義者。

  5. 2020年4月14日 · 2020-04-14. 這書分析恩與仇的觀念頗為細緻。 作者提供. 黃仲鳴. 疫監無聊,翻書取娛。 左翻翻右翻翻,忽然翻出《書劍恩仇錄》,這是金庸的武俠處女作,已看過兩遍了。 一次是舊版本,另次是新修本。 翻頁之時,腦中乍閃,何書尤其是武俠技擊書,有哪一本不是糾纏於恩與仇之間? 腦中又一閃,閃出《中國古代恩仇觀研究》來。 尋之,獲;看之,爽。 作者傅開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這是部學術書,將恩與仇的觀念細細寫來,頗得益也。 《書劍恩仇錄》甚至後來的《碧血劍》、《射雕》三部曲等,都將國仇家恨描述得入木三分,無此恨無此仇,或報恩赴義,就沒有如此蕩氣迴腸的說部,迷倒千萬人。 除武俠外,古代的《水滸》、《三國演義》、「三言兩拍」都環繞這主題。

  6. 2012年10月20日 · 瀛台泣血記一書是以光緒出生到光緒二十六年一段時間為背景具體敘述王府生活宮中生活並涉及國家大事。 德齡是光緒二十九年春天進宮伺候西太后的,書中寫的她進宮前、宮中和王府的事,很明顯地不是她親身經歷的回憶。 當然,並不能以這一點為理由斷定她的著作不可信,而是從她所寫的內容具體分析,有些是她聽來的誤傳,有些是她對於事物本身不了解而加以設想的,也有不少是憑空創造的。 她對於當時的很多大事和大人物也不清楚,例如,她書中說李鴻章是軍機大臣、康有為是道台、光緒大婚禮之後過了一年才選妃等等,都不是事實。 她敘述帝后生活細節,如光緒皇帝、皇后並坐在太和殿受賀;光緒帝被幽禁在瀛台,每晚私自進宮和珍妃相會等,也都是無中生有。

  7. 2012年8月1日 · 解構七十年代的香港神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呂大樂在香港書展. 「我在1970年考『升中試』,同年9月開始唸中學。 中學、預科、大學的求學階段,在1970-1981年間度過。 可以這樣說,自己的青年成長時期,都在七十年代發生。 」——呂大樂《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自序 文、攝:梁小島 部分圖片選自《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繼《唔該,埋單! 》、《四代香港人》之後,香港知名學者、社會學家呂大樂的論文集《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後文簡稱《七十年代》),於今年香港書展面世,再次對當代香港社會的建構與形成進行探討和挖掘。 和前兩部一樣,雖說是學術文章,但論述和筆調都更接近社會觀察筆記。 為什麼是「七十年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