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創傷性關節痛分為半月板撕裂及退化性關節炎,成因與行山人士不慎失足跌倒或於不知不覺間扭傷有關。 在治療膝關節痛的方法上,物理治療師可使用的方法眾多,包括有手法治療、超聲波治療、電療及協助患者進行拉筋動作。 患者回家後,亦可透過冰敷,紓緩傷患部位的不適。
      www.am730.com.hk/column/健康/行山傷患系列-上-創傷性膝關節痛/349861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6月22日 · 骨科專科醫生楊仕俊指膝蓋痛是現時行山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很多人行了一段路或行多幾次山之後便發覺上山下山時膝蓋會不舒服慢慢演變到上下樓梯都痛甚至蹲下起身也會痛楊解釋行山有很多上坡下坡膝蓋在屈曲的情況之下承受的力量大大增加軟骨會開始磨損或發炎慢慢一用力做動作就會痛。 楊提醒,軟骨一勞損就不能回復,如果發現有膝蓋痛問題,首先要減低活動量,另外要處理發炎痛症的問題,如食消炎止痛藥,醫生通常都會建議患者做物理治療,目的為強化四頭肌,因為大腿四頭肌愈強壯,膝蓋受壓便減少。 常見行山傷害:「拗柴」

  3. 2023年10月23日 · 有人說行山遠足對膝蓋好但又有人說會傷及菠蘿蓋」,到底誰對誰錯其實行山和其他運動一樣若果姿勢和肌力不好就會容易受傷想避免成為傷膝人士healthyD特意請來物理治療師吳俊霆Elton為大家講解行山的4個免傷要訣減少行山初哥的受傷

  4. 2020年3月6日 · 行山最常見的勞損是膝痛若是膝部外側受損可能與髂脛束磨擦症候群ITBFS有關。 髂脛束位置: 一條在大腿外側連接髖關節與膝關節的纖維束在近端連接臀大肌及闊筋膜張肌。 下坡或行樓梯時 膝上大腿骨外側痛. ITBFS亦可增加髖骨大轉子(大腿上部外側骨頭最突出的地方)磨擦,形成勞損。 若是長途行山,患者於中途已可出現痛楚,特別是落斜及急步落樓梯時,膝部須微屈及伸直,疼痛便會加劇,多於山路訓練及長距離比賽常見。 熱身不足、行得急所致. 由於熱身或訓練不足,導致在山路上走動時要多用外側肌肉;如果是上斜或行得急,可使髂脛束受磨擦及勞損。 假如四頭肌(覆蓋整個大腿正面的肌肉,包括股直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和股中間肌)不夠力,情況將更嚴重。 行山勞損二:膝部前方勞損. + 1.

  5. 2021年10月4日 · 行山常見創傷包括急性創傷及關節痛: 1. 急性創傷包括因滑倒而扭傷正副韌帶閃傷令前後十字韌帶受損以及扭傷導致半月板撕裂。 如患處持續腫痛,經醫生臨床診斷及磁力共振造影確診後,可考慮接受半月板修補或韌帶重建手術。 如情況許可,亦可採取保守療法,透過藥物、物理治療及休息以改善病情。 2. 膝關節痛. 行山會令膝關節受壓,長遠使軟骨磨損。 以華人而言,磨損主要集中於內側及髕骨(俗稱「菠蘿蓋」)後軟骨,特別是落山時,壓力一下子集中於髕骨,軟骨容易磨蝕,長此下去會令骨骼失去保護及緩衝,引起關節痛,令患者行動不便,影響日常生活。 現有技術暫時未能有效修補軟骨,坊間的所謂「補充劑」亦未必有效。

  6. 2022年11月29日 · 創傷性膝關節痛分為半月板撕裂及退化性關節炎成因與行山人士不慎失足跌倒或於不知不覺間扭傷有關。 在治療膝關節痛的方法上,物理治療師可使用的方法眾多,包括有手法治療、超聲波治療、電療及協助患者進行拉筋動作。 患者回家後,亦可透過冰敷,紓緩傷患部位的不適。 不少行山人士以為出現膝痛後只要在家休息一至兩星期便可令病情改善。 其實,這類痛症若沒有得到適切治療,或有可能為雙腿帶來更多勞損。 所以,最穩妥方法,還是盡快求醫,進行治理。 於下一篇,莊子老師將繼續講解餘下兩個由行山帶來的身體傷患。 倘若各位讀者在運動後或日常生活中出現各類肌肉或關節問題,感到煩惱,歡迎大家以WhatsApp方式向莊子老師查詢哦! (二之一) WhatsApp:https://wa.me/85230015876.

  7. 要訣1. 行山要靠腰行山遠足對足部的耐力要求較高因此建議大家在行山前應加強下肢鍛鍊減低受傷風險如做半蹲或箭步蹲等熱身運動或對大腿肌肉腰腹肌肉進行其他負重訓鍊。 要注意的是,參加長途的比賽,如苗圃越野馬拉松和樂施毅行者,需要長時間行走12小時或48小時,參加者最少要在6至8星期前開始鍛鍊。 要訣2. 行山要有姿勢! 姿勢不良容易受傷、引發勞損及痛症。 行山時經常要上樓梯,膝蓋很容易會內旋(膝蓋向內傾)而受傷。 平時可以請朋友留意自己在上樓梯時,膝蓋有沒有向正前方,如發現有問題,應找專業人士協助;鍛鍊下肢包括臀部,也可以避免膝蓋內旋的問題發生。 另外,懷疑有其他因不正常足形、不良步姿的問題,也應找專業人士檢查。 要訣3. 行山要有自知之明.

  8. 2020年5月22日 · 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多見於行山跑步健身打球等經常運用膝關節的運動表現為膝蓋前方和膝關節周圍疼痛。 患者於上落樓梯 (下樓梯尤為明顯),彎膝下蹲時感到痛楚。 由於膝痛與運動有一定關連: 運動越頻繁激烈膝痛就會越明顯因此髕股關節疼痛症又稱為跑者膝」、「跳躍膝」。 膝痛是活動軌道出現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膝關節的結構。 膝關節由大腿骨(股骨)、小腿骨(脛骨)和膝蓋骨(髕骨)組成。 股骨的末端有一條骨溝。 當膝關節活動的時候,髕骨會在骨溝上滑動,形成膝關節的活動軌跡。 當我們的運動量過大; 或平時缺少訓練而突然做劇烈的運動,例如爬山,都有機會令髕骨「出軌」,不在軌道上滑動。